APP下载

初中几何整体性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0-09-10邱刚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8期
关键词:策略

邱刚

摘要:整体性教学运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呈现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结构,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有效提升教学质量。鉴于目前初中几何教学内容“碎片化”、教学方式“单一化”的现状,教师应结合初中几何的内容特点,整体导航,为后续学习定位;结合学情巧妙整合,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及时梳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键词::整体性教学;初中几何;策略

整体性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以一定的教学策略呈现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结构,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理解知识点,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形成知识整体系统。"整体教学"中的"整体"包含了知识上的整体、结构上的整体、方法上的整体、思维上的整体、记忆上的整体等。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整体教学"用整体的方向决定局部的思路,再从局部出发逐步构建整体,能从多种角度弥补学生知识遗忘的问题,合理的整体性教学设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一、初中几何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的“碎片化”

在目前的初中几何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先按教材顺序一课一课地教,一个单元以后进行总结、归纳、提升。这种“先分后总”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知识的内在关联性,教学内容以孤单个的、孤立的知识“碎片”形式呈现,形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状态,导致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

(二)教学方式的“单一化”

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导致教师习惯于只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运用,忽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路径和方法。学生习惯了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运用“类比”等方法自主地研究结构相似的知识,难以实现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学习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学习兴趣降低。

二、整体性教学对初中几何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教师深研教材,提升教学能力

初中几何是在小学时期对图形有一定程度感官认识的基础上,系统学习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几何知识。从知识难易程度上看是从简入繁、从易到难;从整体上看,这些几何知识中无论是知识点的延伸、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思维模式的拓展都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整体性教学理念有利于教师站在高处,注重不同几何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联系从整体把握不同的知识内容,促使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传统分散、零星的课程安排,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主动构建,促进深度学习

整體性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割裂的教学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从整体角度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而且能为学生的主动思维提供框架支撑,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初中几何是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重在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依赖于死记硬背和模仿。整体性教学有利于开展自主、有序、高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把握几何知识的本质规律,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三)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提高教学质量

整体性教学依据系统论的原理,使学习者从整体上认识问题,然后具体学习各部分知识,最后又综合为整体,这种“整体-部分-整体”式的学习方式能给予学生一个既变化又有规律可循的知识整体。因此,整体性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核心关键能力,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提升教学质量。

三、整体性教学理念下的初中几何教学策略

结合初中几何内容的特点 基于整体性教学理念的初中几何教学方式应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模式进行。

(一)整体导航,为后续学习定位

初中几何的内容主要是平面几何,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树立研究平面几何问题的逻辑思维体系,从知识和方法的角度引导学生形成整体意识。从知识的角度,引导学生站在“高处”,纵观全局,了解初中平面几何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的类型。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学习导航仪,为后续学习定位。从方法来看,研究初中几何的基本思路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用合情推理发现结论,再用演绎推理证明结论,并按照三角形、四边形、圆的顺序展开相关内容。

(二)巧妙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几何教学主要是对具体知识的研究,也就是从整体到部分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情巧妙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教材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部分,主要内容是点、直线、射线、线段、角等基本几何概念,在学生理解“角”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将七年级下册的“余角、补角”和“对顶角”这部分内容提前安排,让学生对“角”的知识有一个相对较为完整的认识。又如:将九年级下册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提前安排九年级上册的“相似图形”之前,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推证“平行线份线段成比例”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不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思维体系,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三)及时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整体-部分-整体”中的第二个“整体”就是在掌握具体知识基础上的再次深度融合与升华。一部分教学内容完成以后,引导学生作精练而深刻地总结,这个过程应具体而深入,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一个章节或阶段性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在学生自主梳理、总结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理清知识之间的逻辑,促进知识模块化,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和思维体系。

结束语

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教会学生学习,是新时代的要求。整体性教学理念,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学生的知识建构能力和系统性思维水平,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廖平.基于整体性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67-68.

[2]余作信.几何概念整体性教学尝试[J].江西教育,2001(05):49.

[3]许金山.刍议初中数学整体性教学[J].数理化学习,2013(11):69.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