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安全教育有效性的方法探究
2020-09-10常宝
常宝
摘要:安全重于泰山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句话,人只有拥有生命,才能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小学校园管理工作中,更加要重视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施,以此来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能够把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做损害自己身体的危险事情,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笔者是一名小学教师,本文主要是对提高小学安全教育有效性的方法展开研究,希望对校园管理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鞋;安全教育;有效性;方法
安全教育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会影响上千万家庭的稳定、幸福,各个小学要加强对安全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视。最近几年,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越来越高,对于小学安全管理工作来讲,需要积极去面对这些挑战与问题,结合校园实际情况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制度与策略,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知识体系,让小学生拥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当前的小学安全教育活动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学校管理层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
在小学校园中经常会看到各种安全制度、规章,比如,《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安全管理制度》等,但是依然会出现一些安全管理问题,出现以上现状的主要原因为,学校管理层的安全管理意识比较差,只是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文化教育工作中,缺乏对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由此可见,学校管理层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校园安全管理意识,才能够让各项制度、规章落实下去,真正保障小学生的生命安全。首先,学校管理层需要对学校学生、校园环境展开全面的考察与分析,以此来构建校园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可以结合校园宣传栏、学校网站、学校广播来开展安全教育管理宣传工作,设立完整的考核体系与安全教育制度,并且要全面监督教师对于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实质量,把安全管理工作引入到教师的年终考核体系中去。其次,需要构建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制度,任何一个教职工、部门都要对安全管理工作加以重视,把安全管理教育学科内容渗透到一切教育活动中去,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让各个学科教师都具备较强的安全教育意识与能力。
二、开展多元化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在小学安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仅要向小学生灌输安全教育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善于把安全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融合起来,小学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够加深对安全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且增强了安全教育实践活动的趣味性,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去,提高小学安全教育质量。首先,在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之前,学校与学科教师需要全面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身心发展规律,设定多元化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开设安全实战演练实践活动、安全教育辩论赛实践活动、安全小报活动、安全主题班会活动等,以此来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安全教育技能与理论知识。其次,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安全教育专家,来校园开展讲座活动,普及更多的安全教育知识,也可以让教师投入到专门的安全教育企业去培训,从中来学习消防灭火等安全教育知识,这样才能够充分保证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提升教职工的安全教育意识。
三、开展家校联合教育
要想让小学安全教育工作全面落实下去,仅仅凭借学校、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教师要注重开展家校联合教育。首先,学校要增强学生家长的安全教育意识,当前很多家长的观念、理念非常落后,虽然较为关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却不懂得如何正确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对于家长来将属于一个教育盲区,导致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完全交给了学校。教师需要让学生家长意识到,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家长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承担一定的安全教育职责,这样才能够为孩子构建一个安全、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家长有针对性、有目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学校可以对学生家長开展集中式的安全教育培训,让家长掌握系统的安全教育知识,随时和学校保持沟通与联系,为开展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奠定一个稳固的基础。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也要多多向孩子普及安全教育知识,无时无刻把安全两个字挂在嘴边,以此来增强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安全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转变理念与模式,选择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遵守安全制度、规章,增强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其次,学校需要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共同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模式,在共同努力之下,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越. 交通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唐山市实施“金色少年交通安全知识系统教育”见成效[J]. 今日中国论坛,2007(Z1):142-143+138.
[2]邓大翠,关聪. 小学教育教学与食品安全管理——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1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