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文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影响

2020-09-10许润憨邬建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许润憨 邬建忠

摘要:时代发展到现在,文化越来越受重视,文化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可以让教育更加丰富与充实,也可以让学生的发展更有层次和内涵,还可以让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基于此,在高中时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县域文化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单纯的物理知识没有温度,但结合了县域文化的物理知识却可以给学生带来触动,让他们对物理学习产生新的认识,也对文化产生新的理解。不过,要想让县域文化与高中物理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教师还需要先对县域文化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了解,文化与物理的融合应当巧妙且自然,切忌生搬硬套,让学生感觉到生硬与违和,如此不仅达不到二者结合的目的,还容易让学生产生一些误解。因此,教师可以将我们河曲县的县域文化从导入、案例、扩展等角度融合进物理教学中,本文会从以下几个部分入手来对县域文化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影响进行研究。

关键词:县域文化;高中物理;教学

一、县域文化融合在物理导入中,烘托课堂氛围

县域文化可以融合在物理课堂导入中,让课堂氛围积极活跃起来。以往常有学生抱怨高中物理无趣又难学,其实不是高中物理无趣,是教师没有将高中物理的趣味凸显出来。学生喜欢趣味性的事物,教师应当在物理教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物理学习是有趣的。为此,教师可以将县域文化中较为有趣的内容加入到物理课堂导入中,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改观,并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积极的学习。

例如:在“时间与位移”的教学导入中,我融入了河曲县的河灯节文化。展开来说,在刚刚上课的时候我就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即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中元节,或者是鬼节?学生对节日很感兴趣,尤其是鬼节这种带有一丝神秘色彩的节日。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热烈讨论,趁此我在教学课件上展示了我们河曲县的河灯节图片,河灯节融入了鬼节文化,图片一展示出来就引起了学生的关注,我告诉学生我们要从物理的角度,也就是从时间和位移的角度来探索河灯在放下水后的运动情况,假设水流速度是匀速。很多学生都觉得这样的学习角度较为新奇,他们对河灯的漂流情况非常关注,因此对时间与位移的学习也就积极了起来。由此可以看出,结合了文化的导入可以让物理课堂热闹起来,让学生活跃起来。所以,教师需要巧用县域文化进行物理教学导入。

二、县域文化融合在物理案例中,深化案例探究

县域文化可以融合在物理教学案例中,深化学生对案例的研究。在平时的物理案例研究中,经常有学生抱怨案例沒有新意,他们对案例的探究热情较低。鉴于此,教师可以用县域文化来装点案例,给案例赋予文化的厚重感。为此,教师可以将县域文化作为案例的背景,让学生在文化背景的带领下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案例的探究中,教师也可以将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在案例条件中,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来求解相关文化内容,这会增加案例趣味,还会加深学生对文化认识。

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案例中,我融入了我们河曲县的护城楼文化。具体而言,在引导学生学习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之后,我将设计好的案例展示了出来,即: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河曲护城楼,是一座平面方形的超级大楼子,通高12米有余,底宽约20米,南墙中部开辟拱门,两旁各有一个箭窗,其余三面墙上均设有一字排开的五个箭窗。矗立在城墙北侧,像是城池的守卫者。试想一下,在战争时期,如果你是护城士兵,要靠投石来阻止敌军入侵, 一块重1.5千克的石头,从城墙上抛下到落地,需要多长时间?掌握了这个时间,可以更好的把握投石的时机。这个案例融合了河曲护城楼的相关内容,有文化性,也有趣味性。我让学生将石头的运动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来进行计算,学生的计算积极性较高。通过这样的案例探究,学生可以同时收获知识与文化。

三、县域文化融合在物理扩展中,强化物理实践

县域文化可以融合在物理教学扩展中,强化学生在高中物理中的实践学习。在高中生的物理学习中,实践一直以来都是他们较为薄弱的方面,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发展有所影响。将县域文化与物理实践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走出物理课堂,带着对县域文化的好奇主动进行实践学习,在实践中积极思考,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开始实践之前,学生需要制定一定的计划,计划会让实践更为顺利。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结束之后,我让学生亲自到生活中去体验摩擦力。并且为了提升学生的体验兴趣,我特意给他们展示了几种不同的路面,而河曲文化就融合在这些路面中。展开来说,我在课堂给学生展示了河曲的窑洞、四合院、平方院以及新民宅等图片,从图片上学生可以看出路面的不同,有土路面,也有石板路面等。土路面与石板路面的摩擦力是不同的,这一点学生知道,但他们对土路面与石板路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没有概念,他们对摩擦力的认识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我给学生展示的图片上有关于河曲的窑洞、四合院等的介绍,我不要求学生在课下真去实地观看这些地方,只要求他们到不同的路面上去感受摩擦力,并对自己的感受进行一定的对比。如此可以让学生对文化进行一定的了解,又可以让他们对摩擦力有更深的感受。

综上所述,文化可以给物理课堂带来活力,教师应当有效地将县域文化与高中物理教学进行融合。并且,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将县域文化与物理进行结合的意识,让他们在生活中看到与文化相关的内容时,能想到物理学科,同时也让他们在学习物理时,联系到相关文化。这样可以让他们的学习更有内涵,成长更有厚度。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学中的辩证法思想.《考试周刊》.2011年80期.张传义.

[2].高中物理学案的优化设计.《才智》.2013年33期.潘秋平.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高中物理实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