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幼儿园编织活动探究
2020-09-10左苹
左苹
摘要:幼儿园的教育特色活动应结合学生当下的年龄段来进行安排,同时也要使学生可以学习到相应的文化知识,打下民族自信的基石,将文化知识难度高与幼儿身心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关系打破。因此需要教师开展基于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文化,享受文明。本文以编织活动为主要探究方向。
关键词:特色文化视域;幼儿园;编织活动
引言
目前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幼儿园主题活动推进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结合教师的实践教学,以为幼儿成长构建文化基石,感受国学魅力,发现生活乐趣为目标,以编织活动为范例来开展活动,对问题进行汇总以及革新。希望可以为丰富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幼儿主题活动发展提供一些经验之谈。
一、特色文化视域下的编织活动所出现的诸多问题
(一)活动准备不充分,细节处理不到位
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多方面的事项,例如需要使用的工具是否齐全,环境的创设是否合理,理论内容的叙述是否充分具体,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等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会出现许多失误,这是由于教师对于活动项目的流程及认知不够深刻,故而在细节化的处理上会有遗漏,建议教师可以在执行过程中保证大框架完整,多细化活动细节,加强学生的体验感。[1]
(二)理论与实践的不平衡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常常需要平衡理论与实践之间,合理分配时间。但是事实上,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全面致使其无法完全吸收领悟理论知识,部分教师就忽视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以实践入手,学生完成作品却无法领悟文化,属于本末倒置。还有部分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践方面的空间,导致学生纸上谈兵,对于文化的领悟也不深刻,不符合新课程体系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要求。课堂上的理论与实践的时间分配问题还需教师多加考量,争取平衡。
(三)忽视本土文化,没有形成特色
教师在主持活动的时候,很容易将活动项目本身作为教学主体,而不是活动项目背后的意义,这属于教学目的不明确。基于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幼儿园教学发展应与本土文化多加结合,努力融入地方特色,带领学生感受中国的文化之美,开阔学生的审美感知及动手能力,而非简单的做一个玩具。
二、基于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幼儿园编织活动
(一)了解中国刺绣魅力
在开课前明确教学目的——让学生欣赏、认识中国刺绣文化,由于课堂上的时间很短,而一副绣品从选品到刺绣完成至少需要三个小时,故而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请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绣品。那么本堂课就是需要以理论为重心,再留出部分时间给学生做体验,教师可以邀请有兴趣的学生下课后自行发挥,不作为课堂作业,仅作为兴趣。在置办教学用具的时候教师也需要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例如身处江浙沪一带的可以选用江南烟雨图,身处西北一带的可以挑选大漠孤烟图,诸如此类,务必以最直观的印象让学生将作品与身处的地区联系起来,方便学生更好地感知地域文化魅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采用纪录片恢弘的场面来打开学生对于中国刺绣的文化兴趣以及了解,再采用PPT的形式来播放古今中外的优秀绣品,开阔学生对于美的认知,能更好地将中国美与世界美做对比,做融合,有助于其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最后教师分发教具(十字绣),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将未完成的作品留白给学生,请学生在课后自由创造。
(二)将编织与节日联系起来
教师在教学之中可以将主题活动与节日挂钩,帮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内涵。以编织课为例,教师可以将中国结与春节联系起来,中国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在春节时分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挂中国结以求祈福驱邪,中国结的种类繁多,寓意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春节,以学生耳熟能详的节日作为切入点,引出中国结,诱导学生描述中国结与春节之间的联系。例如春节有着诸多习俗,请学生描述其以往过春节时家中常出现的物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通过学生的发言自然而然引出中国结。再为学生展示不同样式的中国结,介绍它们的含义,如方胜结寓意一路平安,如意结寓意万事称心,双喜结寓意双喜临门。最后教师为学生分发教具,教授学生编织中国结的多种方法,由学生自行选择,编织一个漂亮的中国结作为课堂作业,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交给父母来进行评价。本堂课最好设置在临近春节时分,受到氛围感召,学生的感受力也会上升,对于教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升。[2]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教师的实践经验总结,对基于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幼儿编织活动进行了探究改良,提出编织活动的具体实践流程与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评判标准上,幼儿的身心构建不如成人,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鼓励教学为主,将学生的体验感放在首位,以强有力的体验来带动学生的自主探索兴趣,普及中国文化内涵,打下审美基石,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参考文献
[1]王铭妍.中班幼儿编织特色区域活动的实施策略[J].教育界,2020,000(024):78-79.
[2]江晓凤.特色文化视域下的幼儿园编织活动[J].科普童話,2019,000(020):P.1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