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思想政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案例

2020-09-10屈均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9期
关键词:弘扬中华民族思想政治

屈均梅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就需要抓好思政课,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思政教师,因此,教师要切实提高课堂趣味性、提升学生自主性,摆脱以往学生对思政课枯燥无趣的刻板印象,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

本文以《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七课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例,试图来解决这一问题,正努力通过教师备课时另辟蹊径,反复进行问题的提炼,采用有效地给学生设“套”的方式,把学生引进预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感悟,及时对课堂生成资源进行重组、开发和利用,以此培育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例述说

环节一:师生诵读——入新课

这是一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观摩课。在导入新课时,我采取分享我最喜欢的对联并引导全班同学齐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时,缓缓道来:“我喜欢这对联的原因是作为中华儿女,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关心热爱祖国,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那么我们一起来探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环节二:合作交流——探新知

在引起同学注意时引导其结合教材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以培养学生预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小组品读古代名言并讨论这些名言体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小组代表分享后教师总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引导同学结合历史所学和查阅资料分享新民主主义的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精神。师生共同总结这一时期民族精神的特征和共同内涵。

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全国人民进入新时代,向着中国梦大踏步前进,这更加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小组讨论导学案合作探究中的材料,来总结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师生观看习总书记谈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视频,强调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由此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并学会归纳、总结,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三:课堂小结—— 知爱国

引导学生明白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有新的时代任务需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高擎民族的精神火炬。在学习和生活中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播放时常为3分钟的音乐《我和我的祖国》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书写内容,最后为引起共鸣,师生面对党旗宣誓实现情感价值观的升华。

环节四:拓展作业—— 写未来

此环节分为三部分,一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基础检测——课堂练习,二是强化巩固的课后提升练习,三是体现开放性和探究性的课后拓展。

二、课例剖析

本框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点在认同、践行。“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框的教学难点。本框中所选取的材料及视频,具有时代性,突出主题,能结合当前“疫情、抗美援朝、嫦娥五号等精神”这些最新最近的时政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祖国。

整个课堂通过教师提前有效设疑,学生借助导学案进行学习预习,不仅让学生有话可说,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点评和总结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还启发学生思考、感悟,从而解决了本框的难点“在实践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之后通过情感升华产生共鸣,达到教学目标。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和多种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受到了听课教师的认可。

三、课例反思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本应是一个富有情感的、生命力的互动过程,因此我们不能把它当作一台机器,就教材“教”教材,总让它在不停地重复着同样的内容。落实新课改理念更需要老师不断与时俱进,富有创新思维,能用多种方式来引导我们走进不同的课堂, 体验不同的情感,感受不同的学习快乐。

1、精选问题,叩击“心门”

学生习惯了普通“说教式”的教学情境,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审美疲劳”与“视觉疲劳”,有时也不愿思考,因为他们知道教材中有这些理论知识。这样的课还怎能吸引学生?更谈不上“以生为本”的理念。 所以,设置有效问题一是可以避免课堂无效提问,二是选取新、奇、妙的情境素材,能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牢牢抓住学生的眼、学生的脑、学生的心。这里的“新”,是指材料新,设问新,不落俗套。“奇”的是不常见,又想见。“妙”指的是问得妙,答得妙。

2、层层预设,渐入佳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只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没后续的精彩,课堂就出现“戛然而止”的尴尬局面。有效“设套” 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同学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入自我求知的境界。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自我感悟,引导正确的情感认同,从而达到“解套”的效果。

3、敢于“造势”,才能“成势”

一方面,教师的设问要选择最佳时机,即在适当的时机呈现问题, 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情境。当学生的思路受阻时,教师要看准时机,把握火候,在问题的关键点上加以“点化”,用语言的燧石去敲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 由“山重水复疑无路”引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思维境界。这就是敢于“造势”。另一方面,设计新颖别致的情境导入,把时事与课堂教学内容融合, 引导学生关注热爱生活;创设广泛的交流、合作、探索的空间,带领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个性化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问题、热点问题进行剖析。教师要善于用“心”施教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成势”。

4、懂得顺势,感悟升华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教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其实也是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会变得有爱心、同情心,有责任感。例如,在本节课结束时,带动全班同学面对党旗宣誓,此时,教师在“顺势”的同时, 也助其情感升华,有德育的培养及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从而落实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总之,要改变大家对政治课的传统印象,就需要把平常的课上出不平凡的味来,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趣味性;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备课,不断反复提炼课堂中的问题,避免无效提问;真正落实习总书记在3.18讲话中对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師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总要求。努力做到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积极教育引导学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培养有情怀、有信仰、有理想、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晓林.求是[J].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9

[2]邢叶红.道德与法治《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案例.江苏:2018(21)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旧城中学

猜你喜欢

弘扬中华民族思想政治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
做人美德
On the Application of CLT in Teaching of Listening & Speaking in Rural Middle Schools of China
季札挂剑
弘扬国学文化 畅游艺术天地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