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幼儿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2020-09-10张宇
张宇
摘 要:国民教育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是立国根本,由此可见国民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而幼儿教育是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幼儿的启蒙教育,对其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农村,因为思想理念的落后,没有教学条件和教学师资导致现階段的农村幼儿教育存在许多问题,这对农村孩子一生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本文分析了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以及农村幼儿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政府加大重视与帮扶、提升农村幼师专业素养、转变农村家长思想观念。希望能对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的问题;幼儿教育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4-0107-02
基金项目: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度青年基金项目“河南省农村学前儿童生存状态的研究”(2019-QNJJ-018)
幼儿学习是实行素质教育的第一步,国家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已经下达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良好的教育开端可以对幼儿以后的学习发展产生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也同时迅速发展。但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国的幼儿教育却发展缓慢,特别是我国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发展更是落后。这种情况与我国要求的教育政策不符,本文将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和解决现有问题的策略进行论述。
一、现阶段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教育资源匮乏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十分不理想,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农村资源匮乏。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经济水平普遍偏低,所以教育资金缺乏。教育设备、资源也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帮助幼儿学习的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等基本没有,不能给幼儿学习提供良好的设施环境[1]。此外,除了公共资源的缺乏外,幼儿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设备也十分匮乏,有的村庄甚至没有台式电脑。在如此匮乏的农村环境下,幼儿教育的展开十分艰难。涉及需要多媒体演示的地方,因为多媒体设备的缺乏而无法展示,使教学效率无法提高。此外,因为农村的条件不佳,无法吸引高水平的教育人才,也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增添了障碍。
(二)教学内容陈旧
陈旧的教学内容,压抑幼儿的天性,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国家教育相关部门虽然重视幼儿教育,却没有将幼儿教育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中,所以导致家长对幼儿教育不够重视,尤其是农村家长对农村的幼儿教育。但无论是城市的幼儿教育还是农村的幼儿教育都存在一个现象,那就是教育内容“小学化”的趋势。我国教育的思想偏应试教育,所以幼儿教育的教育内容也变成“要求认多少字”“背多少诗”。幼儿时期正是爱玩的阶段,可是幼儿教育的内容却是枯燥乏味的。活泼好动的幼儿,却要反复学习各种枯燥乏味的知识,容易让孩子们在幼儿时期便厌倦学习。幼儿教育是孩子们一生学习的开端,陈旧的学习内容给幼儿学习的开端带来了消极作用。
(三)教育模式单一
幼儿教育形式单一,没有趣味性,师资力量也较为薄弱。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知识的教授一般是老师的讲授模式,没有任何趣味性,没有利用好农村的先天资源,没有引导孩子们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如摘苹果、给蔬菜浇水、饲养小动物等。农村幼儿的单一教育形式,不符合幼儿的天性发展,无法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学效率不高。此外,因为农村的经济落后而吸引不到高水平的幼教人才,一些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水平不高,并不具有教学资格。由于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从而使幼儿的早期学习内容不够充分。农村的幼儿上小学会落后于同龄的城市孩子。
二、农村幼儿教育现存的问题
(一)思想理念落后
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缓慢最基本的原因便是思想理念的落后性。农民的传统观念十分落后,限制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传统的小农经济便是自给自足,通过自己生产来满足自身消耗。农民对于家里幼儿的教育也延续了这种理念,认为幼儿教育所需要的知识,自己教授就可以了,不需要将孩子送进正规的幼儿园[2]。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来说,大多数家庭都抱着能省一笔是一笔的想法,可以自己带孩子,并不希望另外花费一笔钱来进行幼儿教育。传统的农业思想制约着农民,使其无法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二)经济结构落后
我国现阶段的城乡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这是一种发展极不协调的经济结构,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比,农村的经济十分落后。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读书是农村孩子走出农村的唯一办法。但是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村孩子所享用的教育资源不充分,致使农村孩子的学习之路十分艰辛。而且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作用,农村户口的农村孩子如果想要在城市安家落户也是困难重重。
(三)农村幼儿教育不被重视
在农业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农民思想理念落后,不重视孩子的幼儿教育,制约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各乡级政府、县级政府应该倡导农民们改变思想理念,传播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农村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学习的公共场所建设缺乏、管理人员不足等问题都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并积极制定解决方案。系统管理制度的缺乏让农村幼儿教育得不到基本保证,各级政府应积极制定管理策略。
(四)师资力量薄弱
在农村的幼儿教育结构中,很少特意聘用高质量的幼师,幼师水平较低,缺乏优质幼师。这是农村幼儿教育滞后的重要原因。农村的幼儿教育机构基本都是私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的管理者一般是以盈利为目的。管理者并不注重教育质量,且尽可能压低建设成本。接受过高水平特别教育培养幼师的聘用费用高,所以私立幼儿园更愿意聘用低水平、低素质的幼师,如刚刚从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资质不够的人员等,这样幼儿园的投资可以大大减少。给予幼师人员的工资福利都相对较低,以此来减少投资成本。而低水平、低素质的幼师对幼儿教学缺乏耐心,教育水平也不高。这种幼儿教育不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除此之外,农村幼儿教育的师资流动性非常大。因为农村幼师无论是薪资还是工作待遇都远远赶不上城市的幼师待遇,所以现有的农村幼师随时可能跳槽到其他福利待遇更好的行业中。幼儿园的孩子们由于老师不固定,时常转换,孩子们还要重新适应老师的改变,不利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了满足幼师资源的需求,现阶段有很多附属小学的幼儿园的教师都是从小学转岗而来的,如2011年,我国专门培养了一批幼师资源输入中西部农村幼儿园,而这批幼师大多都是小学教师转岗从事幼师的。
三、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策略
农村幼儿的教育对于农村孩子的未来发展十分关键,所以必须重视农村幼儿教育。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但可以促进农村孩子的身心发展,还可以从源头上改变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为新农村的发展提供基本的智力基础。著名美国博士苏珊?纽曼曾说过“学前教育不是保姆,而是消除儿童贫困,从根本上切断国家贫困”。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对国家的整体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加大重视与帮扶
建设农村幼儿教育需要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央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制度,下达到各县级乡级政府。政府应该在农村的幼儿教育中起到引领作用。首先,设置相应的农村教育发展策略。我国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相对缺乏,更遑论农村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了。关于幼儿教育质量政府也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幼儿教育管理性差,各级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不重视。其次,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建设正规的公立幼儿园,提供公共教育场所,如建造图书馆、美术馆,并且为幼儿园添加像多媒体、电脑等设备。良好的教育资源可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添加教育资源后,各级政府应该定期考察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学环境,并对已有的教学环境进行评估,对存在的不足提供改进意见,引领公立幼儿園继续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幼儿教育中存在的差距。最后,政府应该强化农村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国家政府应该注重幼儿教育人才的培养,为偏远农村培养输送幼儿教育人才。同时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为幼师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幼师流动转业[3]。
(二)提升农村幼师专业素养
除了政府方面的努力外,幼师资源本身也需要进行一些改进。农村的幼儿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幼儿的教导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爱心。这项工作并不容易,需要幼师发自内心的热爱这份工作,富有爱心。建设良好的农村幼儿教学环境,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使幼师们没有薪资待遇方面的顾虑。此外,幼儿教师应该进行专业的教育水平培训,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并且定期进行幼师考核,对幼师现存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目的是使幼儿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三)转变农村家长思想观念
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家长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的农业思想制约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使其明确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大力传播幼儿教育重要性,让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前教育进行投资,减少幼儿教育的发展障碍。除此之外,家庭氛围对幼儿的生长发育也起到重要作用。提高家长的素质,倡导家长对幼儿给予专注和关爱。鼓励农村家长们多拿出时间与孩子沟通,在孩子们的幼年生活中给予充分的关爱,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建立和谐的家园共建模式,提高幼儿成长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幼儿教育的发展事半功倍。
四、结语
我国的幼儿教育有分化趋势,城市的幼儿教育发展情况良好,但是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却十分落后。城市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家长的重视程度都远远高于农村的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对于孩子的影响却是一生的。接受落后农村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无论是走出农村,还是留在农村继续建设,其早年的幼儿学习经历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其以后对于幼儿教育的思想理念。从而代代相传,国民的整体素质就无法提高。所以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发展过程中,幼儿教育至关重要。只有给予幼儿教育以足够的重视,才能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班兰美,贺敏超.浅析农村民办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2(12).
[2]王建明.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2):5.
[3]曾晓林.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J].老区建设,2010(12):57-58.
(责任编辑: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