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工程文化建设与实践
2020-09-10傅学强
摘要:新工科建设的提出为工程教育和实践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高校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训练中心不仅是理工科高校实施工程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更是培养大学生工程文化、工程素养的教育基地。因此,加强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工程文化建設,对实训教学的开展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实践教育基地的独特功能,西安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通过加强工程认知文化、创客文化、社团文化及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建设一个具有工程特色文化的工程创新实践平台,将文化与科学进行有机的结合,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Abstract: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for implement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ut also an educational base for cultivating engineering culture and engineering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 culture in the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unique function of practice education base, xi 'a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by building hall culture, cultural corridor, and training rooms,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ulture of engineering innovation practice platform with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ulture and science, 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quality applied, compound talents.
关键词:工程文化;工程素养;创新能力
Key words: engineering culture;engineering quality;innovation ability
0 引言
新工科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前沿科技发展动态,而且应具有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工程文化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以及“潜移默化”的过程,营造工程文化环境,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工程文化素养[1]。
工程文化是工程、科学及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2]。近年来,工程文化逐渐被高校及企业所关注,工程训练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教育平台之一,是高校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石。各高校也在纷纷探索工程训练中心的环境建设,而环境建设的内涵比较丰富,从不同视角有不同划分如软、硬件环境、育人环境、人文环境、管理环境、创新创业环境等,只有将人文文化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工程训练中心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让学生认知工程的含义,了解工程文化,理解工程,热爱未来可能所从事的工作[3]。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以及工程训练中心以准工业现场的环境,积极探索工程训练中心特色文化建设,包括软硬件建设、管理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文化建设等。目的是通过中心工程文化建设,激励实践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型实践教学的实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创新型实践教学提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工程文化,创造具有科学内涵的实践环境,促进中心的科学发展。
1 加强工程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加强工程训练中心的工程认知文化、创客文化、社团文化及企业文化建设是实施工程教育主要组成部分。4个文化建设对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文化育人作用,对实训教学的开展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要求“促进文理交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国内各个高校不断加强工科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但是针对文、理等学科专业,工程素质教育却很少,造成工科学校培养的文、理科学生与文科学校培养的差异不大[4]。因此,国内高校积极开展工程认知教育,并成为人才培养研究新热点。
2015年教育部明确指出加强高校创客空间和众创空间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优势,加快构建一批大学生的创客空间,为创新创业搭建新平台,培育创客文化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工程素养、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5]。
学生社团不仅是高校课程教育和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实践平台,更是高校的大学生精神和校园文化的载体。通过组建学生社团,正确引导学生社团组织发展,通过开展特色的社团活动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科竞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有益价值观念渗透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为大学生以后就业提供有利保证[6]。
2 构建工程训练特色文化体系
工程训练中心是高校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面向学校机械类专业、非机械类工科专业及理科、文科专业开展“机械制造基础工程训练”、创新训练、创业训练等教学工作。随着教育部新工科建设以及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兴起,工程训练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新工科建设需要新的实践教学平台,需要建设新型实践教学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也需要工程训练中心作为教学训练平台。如何建立新型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模式,适应新工科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工程训练中心面临的重要课题。
2.1 工程認知文化
工程训练的基本教育功能主要是面向大学本科理工科类的学生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理工科的学生要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人文社会学科的学生要加强工程素质的培养。工程教育涉及广泛的知识(工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多种意识的养成(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交流沟通、竞争意识、领导能力),因此工程实践教育具有通识教育属性。工程训练教学环节涉及各种专业课程,尤其是面向工程教育各专业的实践性课程,新工科要求培养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快速学习的能力、可迁移性能力以及解决大工程的能力。
2.2 创客文化
工程训练以培养“工程素质、工程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其目标与创客教育的主要目标一致,在工程训练实践过程中引入创客教育,以创客空间建设为载体,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整合教学资源,在现有工程训练条件与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合科技孵化、先进加工制造、创新创业实践等多元化发展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因此,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是发展创客教育,培养创客文化的重要平台。
以工程训练中心为依托,结合学校相关创新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校内的工程实践和创新教育基地优势,成立创客空间。通过建设开放的实验制作环境,以“兴趣”驱动,以“创造”为核心,以项目驱动为导向,以竞赛为载体,通过项目与兴趣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课外创新热情。创客空间以创客文化、创客意识、创客思维的教育方式为指导,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客活动,将创客文化融入到大学校园生活中,充分发挥其交叉项、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管理能力。
2.3 社团文化
社团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校园文化的载体,更是学生开展文化的纽带,是高校大学生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媒介,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将跨越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创新个体,在兴趣、爱好的驱动下,组成学生社团,形成优势互补的参赛团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竞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实现多元知识的集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交流能力。
2.4 企业文化
工程特色文化中积极引入6S管理制度,在各实训室悬挂“清理、整顿、清扫、安全、规范、素养”等 6S 管理制度,融合了企业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文化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内在的行为尺度,成为学生的行为规范与标准。让学生真实体验到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将企业管理、技术、技能等内容涵盖在工程实践环节,让学生一进入实训室就能感受到生产车间的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素养,建立起良好的实训秩序,确保实训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在安全文化方面,各实训室需悬挂相关规章制度及设备简易操作指南,构建一个具有安全保障的工程训练体系。对于工程训练中心中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设施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均应分布警示线,通过各种设备和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在实训室醒目处悬挂“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自大意”、“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等安全警示、标语、标识,让学生处处能看到安全警示,时刻注意安全,为大学生提供一种正确的安全素质导向,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结束语
在“新工科”、“大工程”等现代工程教育理念下,工程文化是工程训练的灵魂,蕴含着科学追求、行为规范以及人文关怀等精神因素,具有显著的目标导向、凝聚功能和激励功能。从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历程及发展看,以工程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工程训练工程认知文化、创客文化、社团文化及企业文化等内涵建设,将工程训练中心建设成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的实训教学平台,是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个完善的软、硬件的创新生态环境和创新实践平台,对实训教学的开展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柯红岩,钱大益,刘云,等.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328-330.
[2]佚名.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5.
[3]廖冬梅.综合性高校工程认知与基础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22(3):128-133.
[4]韦相贵,傅水根,张科研,等.加强工程训练中心3个环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0):193-196.
[5]黄海龙,李元.工程训练平台创客空间的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5):178-179.
[6]陈勇,宫政,苏艳琴.8S管理在装备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0):193-196.
————————————
作者简介:傅学强(1983-),男,山东博兴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实践教学研究与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