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问题研究

2020-09-10奇永忠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安全问题

奇永忠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铁路交通建设项目的增多。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对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不断关注和重视,对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关于“如何加强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风险管控”这一话题成为了铁路运输行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就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引言

调车工作是一项由多工种联劳协作的复杂工作,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调车事故总数仍占行车事故总数的70%左右。调车作业惯性事故分为冲突、脱轨、挤道岔、机车车辆溜逸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调车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不尽相同。如何改进调车工作组织,有效防止调车事故,确保调车作业安全,对提高调车效率,扩能增效和降低运输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影响调车作业安全因素分析

(一)时间因素

一是夜间发生调车事故的比例比昼间大。夜间特别是下半夜时段内,因人的生理特性,极易造成人员疲倦、安全意识下降,导致偷懒、人员不到位、简化作业程序等违章行为的发生,成为事故隐患。如张家界车务段2014年“12.21”事故、2017年“3.27”事故,都发生在夜间;二是交接班时间前后发生事故的比例较大。此时,作业人员会发生一定的心理变化,如有的交班人员为追求任务快速完成,简化作业程序,而接班人员刚接班未能进入工作状态,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增大了安全风险。

(二)调车作业环境

一是昼间调车信号灯容易反射阳光,影响调车作业人员视线,从而不能很好确认信号显示状态。二是非正常天气,如暴雨、雪、大雾天气,信号灯光、现场设备设施瞭望均受影响,不能很好的确其状态。

(三)设备因素

导致调车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设备陈旧老化,作业中设备无法正常使用;设备发生故障,影响甚至中断调车作业进度;作业场所照明不足,作业人员瞭望距离不够,增大了安全风险;设备配备不到位,如有的尽头线无挡车器,土挡无夜间防护灯等。

(四)人为因素

铁路机车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确保人和设备的标准配置,同时安全风险的存在也与二者存在密切关系,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存在缺失性及问题,机车安全作业的风险就会相对增加,安全作业的指标也就无法完成,这不仅会影响驾驶效率,更严重的还会直接造成生命及财产损失,因此机车乘务员作为关键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素质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机车乘务员在作业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负责态度,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可以接受工作的枯燥及乏味;其次,乘务员还应当随时做好接受作业调度的准备,随时上岗,克服压力及工作环境;最后,乘务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及掌控能力,并能通过信息判断行车条件,为机车的安全行驶夯实基础。通过对以往机车实践操作数据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机车行驶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大多来自于人为失误所引起,这是因为机车乘务作业需要乘务员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并且能够运用自身专业能力熟练操作机车,在发生紧急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将问题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扫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机车行驶效率达到最佳水平,所以这就可以进一步说明,人为因素能够对机车运行安全提供重要保障,而素质高、能力强的乘务员也就是安全性保障的直接作用力,一旦其素质低下,对作业安全来说无非也是埋下了重大隐患。

二、加强调车安全对策措施

(一)优化人员结构,强化业务培训

一是优化调车人员结构,每个调车组由一名业务能力比较强的调车长带领开展调车作业,患有调车禁忌证的调车人员逐步向行车岗位等劳动强度低的岗位调剂,新入职人员及时补充到调车岗位二是创新培训方法,利用DJK调车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及微机监测系统对作业过程进行还原,作业完毕后,车站管理人员及时组织当班人员对调车作业进行共同分析,查找作业人员的习惯性违章及作业标准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督促作业人员学用规程、杜绝违章,标准化作业。三是发挥培训考核的作用,对学岗人员每旬考核一次,拉开收入差距,以激励学岗人员学习业务的积极性。

(二)提高设备安全保障能力

要加强无线调车灯显设备、STP系统的推广使用。改善以往调车作业存在的信息不透明、完全依靠人员保证的状态,实现机车和地面间站场信息、调车机车状态、调车作业计划等信息的实时传输和显示,有效防止调车作业中的“挤”、“冲”、“脱”等事故,既保证站内调车作业的安全,又满足铁路发展安全高效的要求。要强化作业记录仪、岗位视频监控系统等设施建设,确保形成包括检查现场作业人员执行标准化作业情况,监督单岗人员上道作业前联系、执行横越线路及行走路线图规定情况,以及对停留车防溜设撤工作等全过程真实有效的音像资料,为安全监督部门实现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三)建立规章整合制度

要下决心大气力解决规章、文电多与有调车作业规范不明晰不系统的矛盾,做到每半年对相关规章、文电有关调车内容进行归纳、整合,遴选重点编制《调车人员学习小手册》,帮助他们从耗时费力找书籍、零打碎敲学文电中解放出来,达到在系统学习中能够把握重点、在坚持学习中落实岗位要求。

(四)协调改善作业环境

一是加强与设备管理单位联系沟通,定期开展联合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作业环境存在的问题;督促设备管理部门做好维修保养工作,针对部分线路树枝侵限问题,工务部门一时无法解决而又危及作业人员劳动安全的情况,车站组织管理人员对侵限树枝进行砍伐和清理,消除调车作业过程中劳动安全风险。

(五)铁路机车乘务员作业安全评价研究的指导思想

1、安全评价的方法。就目前而言,模糊综合评价法相对于其他方法还是比较成熟的,它的应用面也比较广。模糊综合评价法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具有较高的科学严谨态度。它主要是多因素分析方法,测取数据非常轻松。在铁路机车乘务员安全作业评价工作中,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一系列优点都展现出来,因此采用这种方法才是作业安全评价的主要方法,它联系实际,进而构成安全评价模型,最终达到作业安全评价的目的。(2)安全评价的关键。只要运用科学知识和手段,对既定系统或作业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和推断,把安全中的一些非量化的问题采取量化的方法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做出估计和评价,就可以将安全从抽象概念化为一个数量指标,从而为安全管理、事故预测和方案优选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机车乘务员作业安全评价的关健是确定每个指标在整个安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也就是确定哪个指标对机车乘务员作业安全影响更大些,那些指标相对要弱一些,从而为反映机车乘务员作业安全的多项指标的信息汇集铺平道路,达到从整体上反映被评价机车乘务员作业的安全情况。

结语

调车作业是铁路运输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为了保证铁路调车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调车作业人员根据调车作业安全风险的类型,针对性地提出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这样一来,一方面为大大提高调车作业安全风险环节的管控力度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为最大限度地保证铁路调车作业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起著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铁路运输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刘连珂.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防控机制研究[J].铁道货运,2019(7):46-50.

[2]赵鹏.强化铁路调车作业安全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分析[J].减速顶与调速技术,2018(3):5-7.

[3]冯文成,孙自庆,余向晖,等.铁路调车作业安全管理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8,32(3):63-65.

猜你喜欢

安全问题
浅谈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对策
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问题研究
浅析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安全问题
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措施
探讨化工设备设计中的注意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计算机硬件设计安全问题研究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