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2020-09-10蔡建伟

高考·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洛神赋美术作品人文

蔡建伟

摘 要:随着当前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成绩至上的评价标准已经被摒弃,高中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促进学生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以往作为副课不受重视的美术课程,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要求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美术鉴赏课作为高中美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其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探讨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术鉴赏课;人文素养

引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鉴赏美术作品,获得最基础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够通过美术作品鉴赏,陶冶情操,学习与继承美术文化,树立多元化的美术理念,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美术鉴赏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放到重要位置,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关注,充分发挥美术鉴赏教学作用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教育对美术教学的关注度不足,对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度更低,导致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首先需要加强对美术鉴赏教学的关注。一方面,高中学校需要正确认识开展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要性,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高中美术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适应当前时代教育要求,为学生创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术鉴赏课程,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美术鉴赏学习中,并能够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多方面收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追根溯源,探究美术作品背景

美术是一种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艺术,不同时代的美术作品,包含着不同的时代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也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优秀的美术作品中都能够体现出特定的文化背景,而通过追根溯源,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环境,是学生真正进入到作品中,切实体会其文化内涵,提升人文素养的基础。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美术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将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向学生传递,引导学生加深对美术作品的艺术体验和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例如,在鉴赏《人面鱼纹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引导学生对人面鱼纹的来历进行大胆猜想。然后,结合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与学生进行共同欣赏:《人面鱼纹盆》是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珍品,在原始社会,渔猎是人们生存的主要方式之一,对鱼的关注度非常高。加上原始人对大自然天然的敬畏心理,科学匮乏,不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从而巫术盛行。在这样的时代文化背景下,人面鱼纹则很可能是原始巫师的在施行巫术时所佩戴的面具,而人面鱼纹盆则可使是施行巫术所使用的一种工具。如此通过对美术作品背景的探究,使学生能力立足于特定的背景去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内涵,同时又可以站在现代角度认识到作品所代表的文化艺术价值,从而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同时,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文化素养。

三、鉴赏经典,深化作品文化内涵

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中外美术名家经典作品的鉴赏教学。名家经典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最佳证明,是一种文化、一个时代或者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精华之作,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同时,名家经典作品中,往往还蕴含的较强的教育意义。鉴赏经典,通过深化作品的文化内涵,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今中外美术流派众多,名家经典代表作也非常多,例如梵高的《向日葵》、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图》等,一幅图所展示的是一个美术世界,学生在鉴赏不同的作品中,能够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形成多样化的审美愉悦。例如,教师让学生鉴赏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是一幅批判封建设立与资本家对普通劳动人民剥削与摧残的现实主义油画,画中苦役劳作的艰辛跃然于纸上。教师在作品鉴赏过程中,为学生讲解作者一生所遭受的艰难困苦,以及对绘画不放弃的精神。同时,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作中,更是体现了人与残酷无情的黑暗命运和社会的搏斗,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人文主义及民主主义的追求。通过了解画作中深刻的文化意义,作品所带给学生视觉与情感上的冲击更加强烈,对其中蕴含的豐富的人文主义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结合文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合理结合文学作品,对于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与文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教师让学生鉴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时,结合曹植所作《洛神赋》,进行文学与艺术的共同赏析。《洛神赋图》是依据《洛神赋》而创作的,在《洛神赋》中,关于女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形态,“转眄流精,光润玉颜”的神韵,在《洛神赋图》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将洛水女神生动形象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将《洛神赋》结局进行修改,最终使有情人成眷属。通过结合文学作品,学生的美术作品的意境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更好的掌握美术作品的创作技巧,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结: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美术鉴赏教学重要性凸显,对于提升学生美术鉴赏与审美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高中美术教师必须重视美术鉴赏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园园.高中美术鉴赏课“活”起来的实践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2):158-159.

[2]林伟.贯穿文化主线促进文化理解——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1):72-74.

猜你喜欢

洛神赋美术作品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临帖赵孟頫《洛神赋》
是谁又懂“苟活”——品读舞剧《洛神赋》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人文社科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