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

2020-09-10孙涛胡月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6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初中体育教学构建策略

孙涛 胡月洲

摘要:在中学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实施青少年学生健康促进专项,需要完善体育课程开展政策制度,需要学校强化体育教育,需要教师深化健康教学开展快乐体育课堂,保障学生健康成长。让学生在中学阶段以健康的体魄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基于此,以下对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引言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问题。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建设者,是国家发展的根基,让中学生养成健康的体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增强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是社会发展、学生个人发展的共同需求。

一、体育课程评价应关注生命发展

教学评价是拉近师生关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评价期间,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进步状态,学生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在乎认可以及尊重。在对学生实施教育评价时,教师不能过于片面,而是需要站在生命发展观的角度上,予以学生全面的观察分析。具体来说,在教学评价期间,教师应注重落实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多元性原则。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教师所选择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可以对学生实施评价,那么反过来,学生也可以对教师实施评价。比如教师教学内容的好坏,教学速度的快慢以及教学难度的高低。师生之间彼此交流,相互协调,共同进步,也有助于和谐关系的形成。第二,差异性原则。每一个初中生都会有独特的个人特点以及较为明显的个性,并且其所展现出的体育学习能力及体育学习效果也会存在较大的不同。在对学生实施评价时,教师需要基于学生个体的基础状态,为其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借此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以及焦虑感,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以及温暖,从而能够更加稳定更加自信地投入体育学习活动中。第三,及时性原则。评价的主要目的既包括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促使其达到和谐状态,同时也包括要推动学生在体育领域更好的发展。所以每一堂课结束后,教师都需要组织学生展开教学总结及教学评价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发现自身在体育学习中的不足,然后对其优化调整,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可采取情境教学模式。初中生具备独特的心理特点,如喜欢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设立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探究欲望,积极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其次,初中生也是贪玩好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适当融入游戏元素。因为在体育课程中会涉及大量理论教学和动作练习,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所以在加入游戏元素以后,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竞争意识,学会团队协作,能够取得显著教学成效。最后,结合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体育课程具备其独特性,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在室外进行教学,如遇到天气较差难以进行室外活动时,教师就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室内进行教学,教师在室内带领学生观看精心制作的课件,完成课前预习,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三、因材施教

事实上,每个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锻炼的程度不同,最后形成的体质情况以及学生所掌握的体育技能程度也不尽相同。在这样的不同当中,初中体育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给予重视,并在了解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时,以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类。其次,因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也不尽相同,此时教师就需要将学生的与众不同寻找出来,并利用引导和带动的方式,对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进行有效发挥。如在训练学生跳高时,很明显,个子越高的学生所占优势就越大,此时教师就要在发挥此类学生优势的同时,对学生给予相应的激励和表扬,以此挖掘出其在相关训练中的所在潜力。再如乒乓球的训练,个子矮的学生其实占据的优势更大,此时教师就可以对此类学生给予激励,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训练学习中。总之,每种体育运动所对应的人群其实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以此为基础,对学生之间的不同特点和长处进行发现和发挥,同时以学生的身体条件为前提,对与其相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和训练。然后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應该通过适当的鼓励和奖励,对其训练自信心进行培养和树立,使得学生能够在扬长避短的情况下,对体育运动中的快乐进行感受。如此就能够在学生的快乐学习中,实现其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增强。

结束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改革教学方式,不断地创新教学的理念,拉近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使两者可以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相互交流。只有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达到和谐互动,其才会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进而有效增强自身的学习效果及身心素养。在与学生交流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沟通的平等性,也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尊重,进而促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身于活动中,推动自身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旭.初中体育篮球课堂的和谐教学法分析[J].体育风尚,2019(03):172.

[2]周在兵.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科普童话,2016(32):122.

[3]陈善科.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新课程(中学),2016(04):170.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初中体育教学构建策略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互动载体探析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
漫谈班级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