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
2020-09-10李君
通讯作者:李君,1976年12月,女,汉族,江西丰城人,现任职于孙渡街道卫生院,工程师,防保科长,本科。研究方向:传染性疾病控制。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流行传染病的有效控制和预防方法并观察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地区1959名成年人结核病、乙肝的地区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本地区自2019年1月起开始启动流行传染病的综合防控,对比综合防控前后本地区结核和乙肝流行疾病的发病率情况。结果:综合防控后流行传染病、结核病和乙肝的地区发病率均较综合防控前显著下降,且综合防控前后结核病、乙肝的地区发病率对比中差异显著,P < 0.05。结论:通过开展流行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有助于降低地区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
关键词:流行传染病;预防;控制;效果
一、前言
流行传染病即传染病在群体当中出现流行的过程,是由病原体自感染者身体排出后通过传播途径侵袭下一易感者,进而造成新的感染,与此同时流行传染病处于不断发生和发展的动态化过程。流行传染病的发生往往需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人群,各个环节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联系[1]。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群流动性的不断增大,特别是人们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这些均是导致流行传染病可能实现大范围传播的重要原因[2]。对于流行传染病若未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非常容易导致暴发流行,同时也将产生严重的危害,对于社会生产、生活秩序产生影响,也对人民的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3]。例如暴发于2019年末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造成全球范围大流行,截至2020年7月10日全球已累計确诊超过1200万,累计死亡人数已超过55万,所以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迫在眉睫。以下将进一步分析对于流行传染病的控制与预防方法。
二、资料以及方法
(一)临床资料
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地区1959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男1021名/女938名:年龄18~89岁,均值为(42.6±13)岁。对于危害性较高的结核病和乙肝的地区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
(二)方法
本地区自2019年1月起开始启动流行传染病的综合防控,具体方法如下:
1. 预防为主,全民参与
(1)预防为主
现阶段,我国对于流行传染病的主要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群策群力以及因地制宜,从而不断发展完善三级保健网,通过综合防控措施来遏制流行传染病的发展。特别是在疫情还尚未完全爆发前,对于易感人群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例如通过强化健康知识宣传来改变群体的卫生习惯和行为,进而切断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利用形式多种多样的宣教形式,如大众媒体以及专业讲座等,提升人民群众的预防知识水平。第二,应该强化人群免疫,通过进行免疫预防是抑制传染疾病大范围流行的有效措施,如脊髓灰质炎以及天花等,通过进行免疫接种能够有效控制此类疾病的流行性发展。第三,还应积极改善地区卫生条件,例如对于水源进行重点保护,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饮用水。还需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强化粪便的无害化科学处理,继续强化食品的监管力度,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流行传染病的产生与传播。
(2)需要强化传染病的监测
对于传染病进行监测的主要内容有传染病发病情况、监测以及死亡情况的密切监测。除此以外,还应掌握病原体的基本特性、传播媒介和动物宿主的分布与病原菌的携带状况等。人群免疫水平以及人口资料情况等都是进行传染病监测的重要内容,在必要情况下还可针对流行因素以及流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防疫效果进行评价。目前,我国主要开展常规报告以及哨点监测从而对传染病进行监测,其中常规报告中主要包含三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即甲类、乙类和丙类;
2. 对于传染源、易感人群及传播途径的防控措施
(1)传染源防控
对于感染者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以及早隔离。另外针对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例,需要严格依据防治法规开展分级管理,例如对于疑似病例需开展医学检查、隔离以及随访。对于疑似的甲类传染病例应该在指定场所进行隔离、治疗以及观察。对于疑似乙类传染病例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化的治疗以及隔离。针对病原携带者需加强登记、随访以及管理,直到该病原携带者的病原体检查连续2~3次呈阴性。对于密切接触者需要加强检疫,此类接触者的检疫期应该由最后的接触日期开始,直到该传染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在动物传染源的防控中,针对危害性高以及经济价值相对较小的情况需要进行彻底消灭。而针对危害性较高的野生动物以及牲畜等,需要采取深埋、捕杀以及焚烧等处理措施。而针对危害性相对较低并且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情况,需要加强隔离和治疗,同时还应加强家畜、宠物的接种以及检验检疫[4]。
(2)传播途径防控
针对污染源环境需开展全面的杀毒和杀灭病原体,例如,粪便属于肠道流行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需要针对污染物品和环境进行强化处理。呼吸系统传染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痰和空气,所以加强通风以及空气消毒非常关键。血液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注射器以及性活动,所以,需要大力推广避孕套的安全使用,同时杜绝注射器出现公用的情况。
(3)易感者防控
首先是免疫预防,主要的措施有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其中计划主动免疫是一项效果比较理想的防控传染病流行的措施,特别是在流行病的传播期间通过进行被动免疫,有利于对易感者发挥保护作用,并且也能够提供良好的保护性抗体。其次是药物预防,属于应急措施,然而药物预防的时间相对较短,同时效果缺乏稳定性,容易出现耐药性,所以存在一定的应用和推广局限性。最后是个人防护,针对接触病原菌传染者需要加强操作规范并开展严格的防护。
(4)传染病暴发的紧急预防
当地的地区政府需要快速动员并组织相关力量开展防治,在上级政府批准后可以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如停止人员密集区域的相关活动、关闭集会、影院以及集市等,学校、商店以及工厂等可进行停课、停业以及停工,对于受到病原体污染的水源可进行封闭。
3. 建立健全传染病的长效防控机制
针对流行传染病进一步强化监测力度是实现传染病有效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措施,例如,对于发病情况、临床死亡情况和传染病致病源进行密切监测,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的防控和预警机制。例如,传染疾病的防控体系、全面建设以及信息情报系统的全面建设以及公共卫生救助体系的建设等,对于国外输入性的传染疾病还应加强监控避免出现流行传播。
(三)评价标准
对比综合防控前后本地区结核和乙肝流行疾病的发病率情况。
(四)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 ±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综合防控后流行传染病结核病和乙肝的地区发病率均较综合防控前显著下降,且综合防控前后结核病、乙肝的地区发病率对比中差异显著,P < 0.05。如表1.
四、讨论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传染病表现出明显的复燃迹象,其诱发原因较多,例如病原體变异以及滥用抗菌药物等,特别是抗菌药物存在的耐药性情况,诸如疟疾、结核病菌、流感以及霍乱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除此以外受到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流行传染病出现死灰复燃的迹象,与此同时还出现了新型的传染病,其传播性更强且危害性更高[5]。有报道指出[6],近20年来全球新发现的地区传染病种类高达30余种,例如2003年爆发的“非典”,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以及艾滋病的全球流行趋势等,均给人类的健康安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对于流行传染病加强预防和控制势在必行。与其他疾病相比,流行传染病具有更加显著的特点,例如病原体能够通过传播途径进一步传给他人,同时流行传染病的特点还体现在流行性、地方性以及季节性等方面。在对流行传染病进行预防及控制中,还需结合新时期流行传染病的实际特点来加强综合防控,积极动员全社会进行广泛参与,从而提升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对于流行传染病进行长期防控。然而可以相信伴随着医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流行传染病的治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7]。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通过开展流行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本地区成年人结核病和乙肝病地区发病率与防控前相比得到明显降低。这提示,积极开展综合防控能够遏制流行病的传播与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健康与安全。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开展流行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有助于降低地区流行传染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赵锦玲,王月萍.HIS系统传染病报告管理模块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0,31(07):506-507+549.
[2]Gallagher. Correctional Health Care Services: Mental Health, Infectious Disease, Dental Care, Addiction Treatment[J]. Taylor & Francis, 2020,38(3).
[3]邴清.流行传染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探讨[J].名医, 2020(04):49.
[4]蒲懿,陈菲,李力,王旭,严云鹰,张琪明,张燕燕,陈超亿,杨旭,胡志,郝模,蒲川.云南与广西两地传染病防控管理与监控机制可行程度的文本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19,22(06):477-481.
[5]王姣.合肥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试点工作效果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9,30(06):33-36.
[6]汪邦芳,卢洪洲.高致病性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例[J].上海预防医学, 2019,31(12):1027-1030.
[7]何高奇,边晓晖,孙菲,卢兴见.基于传染病机制的突发事件下群体情绪感染模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44(06):909-917+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