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体系下高中数学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

2020-09-10朱礼强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3期

朱礼强

摘要:随着新课改、新高考的来临,教师的发展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多种专业知识,还需要教师所教的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对于数学教师,还需要MPCK(Mathematic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也就是特有的学科教学知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知识,随着教师专业化意识的提高,数学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的发展,简称MPCK将受到格外的关注。本论文旨在研究数学教师的MPCK的发展研究。

关键词:MPCK,年轻教师,老教师,教学知识的对比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学校教师的努力。而每个学校的教学工作都是由教师完成,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的种类和水平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而仅仅具备数学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来组织、呈现数学学科知识,这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面对的挑战。

美国学者舒尔曼(Lee Shulman)“针对美国教育研究中所存在的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分离的现象提出了“缺失的范式”,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的概念,而PCK就是代表“学科教学知识”;MPCK(Mathemat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是数学教师特有的学科教学知识,它具有情境性、数学性、教学性的特点”,Fennema和Franke指出教师的知识在课堂里教师做了什么和学生最终学到老什么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从PCK的涵义来界定MPCK,PCK是教师独有的用学生能理解的方法来表述教学知识3。MPCK是由MK、PK、CK三要素组成的,MK是指数学学科知识,PK是指一般学法知识,CK是指情景知识,“这三要素是以恰当的方式融合在一起,不是简单的叠加,它不但具有四要素的本源功能,而且作为知识综合体,拥有综合化、高效化、立体化的效用”。

童莉在2010年概述了MPCK的内涵、特征以及结构,并探讨了MPCK的发展途径。李渺、宁连华在2011年认为MPCK是由(1)数学学科知识(Mathematics Knowledge),简称MK);(2)一般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简称PK);(3)情境知识(Content Knowledge,简称CK)这三部分融合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要综合运用这四类知识,如果这四类知识的交集越大,那么教师的MPCK就越丰富。所以国内研究者都注重教学中,數学教师是如何呈现知识的,是如何帮助学生走出知识的困境。

近几年,研究者已不单单进行MPCK的理论研究,很多学者已经开始实践研究,开始在教学的过程中研究MPCK,这些研究主要包括:

胡典顺(2011 2012)从MPCK的视角出发剖析了几个解题案例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指出应该在教师培训中从MPCK各种成分的角度向教师演绎数学知识的本质,发挥MPCK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汪恩〔2013)分析了勾股定理在内容、方法、技能和情感上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并从MPCK的视角出发给出了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勾股定理的教学策略,重新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了教学设计。

上海青浦实验研究所(2007)以一节数学课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后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比了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科教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童莉运用个案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对比的研究范式。

她研究了在教学过程中用的知识向教学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指出了MPCK发展策略。李渺(2013)用一节数学课的教学案分析出在教学交流中优秀教师的做法有:学生大胆提问、大胆设想。主张把时间还给学生。

根据上面的研究,还有一些研究这根据理论研究的方法来研究PCK的本质、结构、内涵,并指出教师发展MPCK的方法和路径。本研究基于上面研究者的方法,从MPCK的三大要素来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分析对比两类教师的MPCK的差异,所以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比较两类教师的MPCK,即(1)数学学科知识(Mathematics Knowledge),简称MK);(2)一般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 Knowledge,简称PK);(3)情境知识(Content Knowledge,简称CK)。数学教师需要综合运用MK、PK、CK这三类知识,才能把学术形态的MK转化为学生接受的教育形态的MK,即数学教学知识。

江苏省从2018年实行新课改的背景下进行的,而明年江苏省高考最新改革也将出台,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的数学教学知识的比较研究更能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新课程标准在全面实施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MPCK,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培养新一代人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不少地区、学校极力实行宜文化课堂,来提高教育质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有练习、发言、讨论的机会,把着眼点放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上,多给学生创造机会来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MK、PK、CK这三大元素因教师的智慧和讲授环境的提升而提升,进而改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崔六顺.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学周刊:中旬,2010(7):94-94.

[2]刘陆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江苏省镇江心湖高级中学 江苏省镇江市 2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