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困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2020-09-10吕沛宇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3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学困生教学效果

吕沛宇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关注“学困生”,了解每位“学困生”情况,思考转化“学困生”方法,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学习效果。

关键词:“学困生”;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高策略

对于不同的“学困生”,根据其造成的原因进行教育教学,才能有效转化。现将我以前在一线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善于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帮助找回自信心

“学困生”在班级中,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往往受到同学的冷眼,如果教师不加以保护,情况会变得更加恶劣。时间长了,大部分“学困生”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其内心总是认为,数学这一科,自己学不好,不知不觉间,自己就会为自己贴上“学困生”的标签。因此,教师要善于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是能力,也是一份责任。我对“善于”的理解是:能发现每一位“学困生”自尊心的脆弱点,也能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保护。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要从细微处着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例如,班中有一位名叫黄彩虹的同学,数学成绩差,她有一个细微的动作被我留意到了,每次考完试以后,总是把试卷分数的一面折起来,不让其他同学看到,连同桌也不能看,哪怕是我评讲试卷第一面时,也是用书本盖住分数的。之后,每次考完试发试卷回来的时候,我只念一些考得比较好的同学名字和分数。我只想更大程度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争取更大的机会。接着,谈谈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学困生”自信心的缺失是因为学不会、学不好造成的。自信心从哪里失去,那么我们就从哪里找回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鼓励之外,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按照每一位“学困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来安排任务。有一次,我点名叫四名同学上到讲台来完成黑板的习题,好中差的同学都有,每个同学完成习题的难度都不一样,学习成绩好的,习题相对难一点,更加注重思考能力。四名同学中,有一个名叫吴灿明的“学困生”,我让他完成的习题是一道仅仅将书本的例题稍改了数值的题目,他没有让我失望,完成得很好,虽然用的时间多了一点,当时,我就大力的表扬了他。之后,我常提问他,渐渐加大一些难度,引导他去理解和作答。结果,一个学期过去了,收到良好的效果,成绩比之前增加了二三十分,更可贵的是他整个人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独立学习的能力也变强了,更积极,更活跃了。

二、做好对“学困生”旧知识的补救,对新知识的把关

数学“学困生”没有掌握好旧的知识,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这是形成“学困生”的重要因素。当我们上一节新课时,涉及到哪一些旧的知识,教师要心中有数,上新课时可以试探性问一些旧知识,同学是否掌握了,掌握的程度如何,如果掌握的不够好,讲新课前,可以适当进行一下回顾,或者在讲新课时进行渗透,不能让旧知识成为学习新知识的拦路虎。同时,根据个体情况,对“学困生”进行旧知识的补救,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加速“学困生”转化。

对于数学“学困生”,课堂上完全接受新知有一定的困难,那么我们在讲完每个重难点后,都需要了解清楚学生掌握情况,尤其是“学困生”掌握的情况。通过提问、习题进行了解,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补救,未掌握较多的,调整教学方法,重新讲解,未掌握较少的,可以个别进行辅导。我还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学困生,在各方面帮助他们,以达到共同进步。

三、树立“学困生”正确学习意识,提高学习的兴趣

主动学习,才是教育教学的根本,只有主动学习,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助于转化“学困生”。如何让学生做到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

1.学数学有用。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时,我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充分兼顾“学困生”。在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后,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一个数学问题研究的大致过程,我又组织同学们到学校操场上,让他们在操场空地上设计一个面积是40平方米的花坛,可以有多种设计方案。我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学生好中差都有,他们相互帮助,相互协调,既兴奋又积极,一边测量,一边记录,一边设计,显得十分投入,最后竟设计出十几种图形优美、很有创意的花坛。让“学困生”在积极参与中,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2.学数学有趣。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好玩”里的《有趣的推理》时,我是以游戏导入的,通过观看游戏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需要用一些已知的信息進行分析、判断、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推理的趣味性,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淘气、笑笑和奇思作为情境的主角,设计了生动的问题情景,并有意识的拉近问题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认真倾听,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对“学困生”着重引导他们如何利用表格整理信息,叙述推理过程,体现表格的优越性。“在确定一项的同时,就否定了其他的几项”,将“确认”与“排除”交替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最优化的解题方法。因为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推理策略、有不同的推理方法,但它们都有共同的一点就是——找到突破口(肯定句)。这环节让“学困生”能够较为清晰的说出推理过程,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成功愉悦,又激发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同时,要着力纠正“学困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很多“学困生”学习成绩不好,是有不良的学习习惯。通常表现在:不习惯预习、作业的格式随意变、上课没有记录、只会读不会思考等等,大多数“学困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良学习习惯,平时教师要多留意,发现了情况,马上跟进进行纠正,多提醒,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要警惕新增不良学习习惯的产生和形成。

参考文献:

[1]徐长梅.探索低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途径和方法[J].名师在线,2018(31):33-34.

[2]崔建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小学科学,2013(5).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镇盛镇中心学校 广东省茂名市 525000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学困生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