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里,藏着一个故事
2020-09-10
豆苗儿们,你们知道吗?在一年中的所有节日里,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可见这个日子的重要性。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特别的节日吧!
节日档案
清明节 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中国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之一,民间习惯在这一天祭祖和扫墓。清明节后来与寒食节习俗相融合,逐渐发展成现代的清明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快到了,在今天的网络直播课堂上,班主任李老师问同学们:“清明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呀?”
松子儿同学说:“清明节是纪念祖先的日子。”
小蘑菇同学说:“清明节可以去踏青,因为天气暖和了,人们可以到外面锻炼身体。但是最近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我们还是尽量少出门。”
笑笑同学说:“老师,我会背诵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李老师告诉同学们:“清明节,人们会给祖先扫墓,到郊外荡秋千、放风筝、拔河等。由于今年情况特殊,这些活动就不能像以往一样进行了。但是我们可以采取在网络上祭掃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哀思。另外,为表达全国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清明节当天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清明节前后我国南方地区的雨水也会增多,农民伯伯要管理好地里的农作物。”
紧接着,李老师又讲起了清明节的由来。
“说到这个节日的由来,不得不从寒食节说起。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因为国内发生政变,离开国土十九年,历尽艰辛。在重耳漂泊逃难的途中,有一次没有东西吃,饥饿的时候,追随他的臣子介之推就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煮汤给重耳喝。多年以后,重耳返回晋国当上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对当年的追随者一一进行重赏,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什么都没说,悄悄带上老母亲回家乡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去了。晋文公得知后连忙率人到绵山去找介之推,无奈绵山山高林密,众人连续寻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后来有人向晋文公建议:火烧绵山,逼出介之推。晋文公相信了这个人的话,放火烧山。但介之推宁愿跟母亲被烧死在山上,也不愿意下山。最后,母子俩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晋文公万分懊悔和痛苦。后来他为了纪念介之推,将绵山改为‘介山’,并把烧山这天定为寒食节,规定在这一天不许烧火,只能吃冷饭。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上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老师讲完这个故事,网络直播课也结束了。可是同学们还沉浸在这个感人的故事中……
清明节到底在哪一天
清明节作为节气,是根据每年的春分来计算的。春分随着地球自转变化,地球每天的自转并非24小时,而是23小时56分4秒,每四年就会累计增加一天,从而影响节气的时间。春分在阳历3月20或3月21日,往后数15天即是清明。所以清明节在阳历4月4日到6日之间。豆苗儿们,今年的清明节在4月4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