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丛书”中历史类畅销书选题分析
2020-09-10王博涵
摘要:甲骨文的选题多为兼具严肃文学性和大众可读性的学术类作品,出版物全部为外国作品的译著,其图书选题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采用文本研究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其选题的三个主要特点:他者视角与本地化译介相辅相成;兼具通俗与学术,可读性强;既叙述历史又贴合时事热点。以期为其他引进版历史类图书的出版提供参考。
关键词:甲骨文丛书;历史类畅销书;图书选题
能把厚重的学术著作做成畅销书还让读者读得津津有味,估计在当下出版市场里,最有代表性的书系就是“甲骨文丛书”了。从2013年创办至今,甲骨文做出了像“地中海三部曲”、《空王冠》、《天国之秋》、《金雀花王朝》等多本让人留有深刻印象的“学术畅销书”。作为社科文献出版社内一个新兴的出版品牌,甲骨文的图书是兼具严肃文学性和大众可读性的学术类作品,出版物全部为外国作品的译著,因此,其选题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本文着重分析社科文献出版社的“甲骨文丛书”中历史类畅销书的选题策略,以期了解其作品广受读者欢迎的原因,为其他引进版历史类图书的出版提供参考。
一、历史类畅销书的定义
何谓历史类畅销书?要想解释清楚,首先要对畅销书这一名词做出清晰的界定。关于畅销书,学界的观点也是众说纷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定义。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销量。顾名思义,畅销书就是销量较大的图书,可是究竟具体多少才算销量大尚无定论。在一年一度的中国书刊发行协会举办的全国优秀畅销书评比活动中,历年入选的图书畅销书的最低标准是销售量在2万册以上。任《中国图书商报》首任总编辑的郑士德先生曾说“超过平均发行数的书,都可称为畅销书”。
其次是内容主题。畅销书的内容呈现出大众文化的许多相关特点,如畅销书的内容一般符合近期时事,满足了追求热点与娱乐的大众体现了“时尚性”;畅销书一般采用通俗易懂的图书叙事手法,更加贴近大众的阅读水平和风格达成了“故事性”的特点。
最后是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虽然经济效益往往是出版社策划畅销书所追求的首要目标,但一本文字质量欠佳,思想内容歪曲的图书,如果仅仅靠市场炒作达成表面上的畅销,其广泛的传播度会为其低劣的内容推波助澜,给读者和出版社本身都带来糟糕的负面影响。
历史类图书在根据《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划定的二十二类图书中,与“地理”一同划分为K类,K0-K7代表历史类图书。因此,综合以上以及之前文献中对畅销书的定义,认定历史类畅销书为销量高于同类图书平均发行数,内容主题通俗大众,阅读门槛不高且传播正确的历史观点或历史知识,达到良好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图书。
二、甲骨文历史类畅销书选题分析
自2013年甲骨文出版第一本图书《罗马帝国的崛起》至2019年末,已正式出版图书共151种169册。比起过于一本正经的学术著作,“甲骨文丛书” 更加通俗易懂,其出版物紧贴社会热点,也有一定的深度和知名度,拓宽了历史类学术著作的领域,通过翻译出版这类著作,将学科的最新方法和成果传播出来,满足读者的兴趣,同时也对我国的学术发展有所帮助。
如何在全球图书市场中选取最适合“甲骨文丛书”的图书,对其进行翻译、编辑、出版,需要他们对图书的选题有比较好的把握和预判。从已经出版的和拟出版的书目中,可以略微了解其选题内容的特色。
对近八年历史类畅销书的选题分析,是建立在历史类畅销书排行榜的基础上的。其中以当当网2016-2020年每年历史类畅销书排行榜数据为主,以京东历史类畅销书排行榜数据为辅。本章采用文本研究和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对甲骨文已出版的历史类畅销书的选题现状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
通过对历史类图书市场的大环境观察,最终选定当当网评论数大于6000的作品为历史类畅销书。除去哲学类、宗教类等其他选题,甲骨文历史类图书占总出版数的80%以上。在收集数据过程中,笔者发现“甲骨文丛书”系列几乎每本都在1000评论以上,且评分全部高于四颗星,由此可见其出版物的水准和质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标准,符合畅销书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标准。
总结甲骨文历史类畅销书选题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他者视角选题与本地化译介相辅相成
近八年甲骨文历史类畅销书主要信息中可以清晰的看出,在23本畅销书中,描写重要历史事件,特别是重大历史战争的,如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十字军东征等图书共计12本,占近半数。例如虽然太平天国运动相关的选题层出不穷,包括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兴亡史》,红旗出版社推出《天平天国兴旺录》等。但甲骨文的《天国之秋》作为一本外国人写中国历史的书,从不同视角来了解历史,尝试重现当时的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这不仅包括被卷入冲突的中国人,还有冷眼旁观的、火上浇油的掀起别的战争的外国人,通过详实的数据与理性的人物研究来展现战争的面貌。
同时其原著有主副标题,主标题直译为《太平天国之秋》,副标题直译是《19世纪中国、西方以及太平天国内战的传奇》。而最终大陆的版本译为《天国之秋》,因为向国内读者解释太平天国似乎无关紧要,且这样的书名更加富有诗意。
甲骨文的译者相较于其他出版社更是特色鲜明,他们选择较为年轻的、没有名气,甚至没有经验的译者。因为年轻译者往往没有被传统的框架困住,语句的通俗化使得讀者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因语言产生的障碍。主编董风云曾说,他认为品质就是认真,态度决定一切,译者对于自己选择图书往往充满热情,所以格外认真。甲骨文目前的当家译者陆大鹏就是如此,最初毫无翻译经验的他因为《地中海三部曲》与甲骨文结缘,与之合作的八部作品全部畅销。
(二)选题兼具通俗与学术,可读性强
学术出版在长久以来是晦涩、无聊的代名词,在图书市场中的销量一直处于劣势地位,本身受众群体小且入门门槛高等原因使得大部分学术书处于进退维谷的窘境。一般的学术出版图书,作者往往只顾将其技术性语言发挥出来,且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深度思考,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图书的文采性和易读性。甲骨文在寻找选题的过程中,将学术作品语言的通俗性放在靠前位置,所以他们的选题总是面向更为广泛的受众群,既尊重思想的原创性,又重视学术思想的传承。
如《地中海史诗》三部曲,曾获得《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主要描述了发生于1453年的一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著名战役-君士坦丁堡之战,该作品不仅叙述严谨,细节描述和人物刻画也生动传神。这部作品作者创作的方式有别于传统历史的叙事方式,带给了读者另一种阅读历史的体验。
(三)选题既叙述历史又贴合时事热点
在学术理论出版领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品牌出版的《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主要研究了视觉文化问题,虽然是学术类图书,但内容与读者的日常生活主题娱乐与童年切身相关,同时在这个消费娱乐文化泛滥的年代,引发了大众的思考,因此这本书被打造为畅销书和长销书。一本既赋予逻辑性、又贴合热点的图书十分更难能可贵,“甲骨文丛书”的热点内容选题策划就深谙此道。
如《郁金香热》讲述了17世纪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购买热潮,并解读了背后的金融现实。2015年5月该书出版时正处于年初股市最热的时期,通过这一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行为来照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金雀花王朝》的选题亦是如此,这两年比较火爆的HBO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剧本是受到金雀花王朝晚期历史的启发,因此由电视所吸引的观众开始将宫廷历史剧的喜爱延伸至历史的关注,使这本历史读物也乘上了热销的顺风车。
三、小结
通过以上对于其历史类畅销书选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甲骨文工作室的学术畅销书出版在于其真正认识到畅销书实质上也是有文化内涵的书,畅销书既反应了文化需求又符合读者的阅读兴趣,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甲骨文工作室能够根据自己的出版定位和目标坚持选择具有文化价值的选题来出书,努力通过高品质的内容出版,使得把畅销书打造成长销书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胜龙.现代图书编辑学概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200
[2] 郑士德,中国图书发行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921.
[3] 董风云:做一本让更多人爱看的社科书[N/OL].方所文化,2016-08-17[2020-06-17]. https://www.sohu.com/a/110962826_394924
[4] 刷新你的历史观:學术也畅销?国外历史学术作品走红中国[N/OL].华西都市报化,2016-05-22[2020-06-20]. https://www.sohu.com/a/110962826_394924
作者简介:
王博涵,(1997—),女,汉族,山东省济南市,研究生在读,青岛科技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