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文旅
2020-09-10
抗疫发展两不误 文旅扶贫新探索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使人类告别野蛮与愚昧,形成民族、国家、社会的精神支柱,催生了无穷无尽的创新力、创造力,推动人类社会从蛮荒进入高度发达的文明阶段。文旅要想走出干篇一律的困境,必须彰显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案例一
“尼西黑陶”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由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都吉古村土陶山特有的红土与白土混合制作而成。2008年,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藏族文化的象征,黑陶制品在藏族聚居区被广泛地使用。在金沙江、澜沧江流域,考古学家曾发现2000多年前的黑陶器皿。2000多年来,藏族的民间艺人孜孜不倦地用双手传承着悠远的黑陶文化。
尼西黑陶至今仍然使用世代相傳的古老工艺制作和烧制而成,其工艺流程包括采土、晒土、筛土、制胚、镶瓷、阴干、磨光、烧制等。从最初的采集陶土到陶品的问世大约需要一个月。
黑陶的原料位于两公里外,一种是分布于地表之下的红色黏土,另一种为灰白色的粉状土。调合好的陶土需要不断地捏、锤、敲、打使之成型,最后架起松柴点火烧30分钟左右,再于木渣堆里闷上30分钟,黄褐色的泥土就会魔术般地变成黑色。
尼西陶器的特点是肚大口小,选料精,做工细,表面勾勒出简单花纹图案或镶嵌上各色瓷片作装饰,是当地群众喜爱的日用器具。目前当地的土陶已有80多个品种,分为生活用具、宗教用具、工艺品三大类,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黑陶是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结晶,兴起于公元前25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这种纯手工制作黑陶制品的特点是黑、薄、光,在不同光线下能呈现紫、靛、银等色泽,有“黑如漆、光如玉”的美誉。
小小的黑陶到底是如何走出了大山,成为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中国旅游集团方面表示,自定点帮扶香格里拉以来,已经通过一系列宣传的帮扶和扶贫线路的打造让更多人把目光聚焦到香格里拉。其中,中国旅游集团打造的“时光之礼”旅游线路直接把尼西黑陶制作当成产品中的特色体验项目,来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大学一毕业,我就回来了,要把父亲的手艺传下去。”在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尼西乡的汤堆村,藏族黑陶烧制技艺有悠久的历史。拉茸肖巴的家就住在尼西乡一个黑陶作坊里,这个满手泥浆、一身书卷气的藏族小伙子一边做着黑陶,一边说道:“尼西黑陶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咱们村170多户人家都在做黑陶,有70多户都是跟着我们学做这个来补贴家用。每户做黑陶年平均收入约八九万元,随着收入的提高,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在家乡从事陶艺。”
案例二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素有“苗疆圣地”之称,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展示中心”,是中国苗族银饰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县有高山茶园16万亩,年产优质茶叶4000吨、产值过10亿元,茶叶产业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和85%的村,茶农达7.8万余人,占农业人口的70%。雷山县借助西江千户苗寨的影响力,加快建设国际知名苗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同时,通过茶旅融合助推脱贫攻坚,打造“全国旅游名县”“贵州茶叶大县”两张名片。
以往提到贵州省雷山县,很少有人知道那里还是一个茶叶产区。2019年,吉利控股集团打造的“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开始重点推进雷山茶旅文化帮扶项目,构建了“资金+项目十品牌+管理+技术+市场”的全产业链帮扶新格局,帮助雷山云尖公司当年实现营业额逾500万元,盈利近80万元。
吉利的雷山帮扶项目中充分体现了“创新”二字,比如委托娃哈哈以雷山夏秋茶作为茶饮原材料,研发一款全新的绿茶纯茶饮料,填补了雷山县夏秋茶无人采收、无人加工的历史空白;还与“抖音”、网易严选等电商平台合作,实现销售额近300万元;此外,还邀请媒体、用户、消费者代表到雷山茶园、茶厂实地探访,既打造了“高山云雾出好茶”的文化,也创新了消费扶贫的模式。
司徒小镇,以乡村人文演艺模式的探索为契机,推进司徒村成为首批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
司徒村村民原创的乡村创意演艺剧场已成系列,先后问世的有《千年铁魂》、《又见老山西》、《梦回老山西》、《巡游老山西》等项目。开创了农民原创、农民演出、农民经营、农民管理的发展模式;打造了国内首家自创、自编、自导、自管、自营的乡土人文创意项目;成为了乡村旅游演艺项目投资收益“3年破亿”的国内经典案例。
投资开发了诸多商业休闲消费业态,经过市场的检验,大获成功。如六尺巷、素宴席、儿童研学基地、老年大学康养基地、市民农场体验基地、滑雪场、晋商家宴、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园等休闲商业街区、坊区、园区、社区。实现了晋城市民与河南游客共享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效应:晋城及周边城市的市民休闲消费人数100万人/年,河南城市群的游客旅游观光人数300万人/年,来自全国各省区游学考察与交流学习1000多场/年。
司徒村区域发展模式值得借鉴,比如:创造了司徒村基层党建引领、农民集体参与、全员股权激励的开发模式;创造了山西省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产业模式;创造了以司徒村为中心,带动6村共建、联动23村合作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模式;创造了乡村振兴示范带、特色小镇实验区的村镇联动经济体模式;成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经典案例,成为了司徒村党支部书记周小明发起并联动7村基层党总支合作共赢的示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