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内容教学思考
2020-09-10朱凡涛
朱凡涛
摘 要:先秦诸子选读是对学生视野的拓展,文化涵养的提升,但是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区,就这些问题产生根源进行剖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选读;教学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对拓宽学生视野,丰富高中语文教学内涵,提升学生传统文化涵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仍存在认识误区和操作不当的问题。
一、实际教学中的操作误区
1.把选修课上成了必修课
《先秦诸子选读》在选入教材时,根据先秦诸子典籍的特点和课程设置的宗旨,精选了《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各家经典26篇,内容丰富、风格迥异,通过学习、感受、积累,可以使学生体会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博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较大的误区,那就是有一部分教师将选修内容上成了传统的必修课,并坚持做到每篇精讲、精读、精练,这样细致的教学过程与选修内容设计的初衷相去甚远。
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适应课程改革需要,在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取得教学相长的双重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多样化的阅读,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提出有个性、有创意的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环节,使他们学会:鉴赏-思考-领悟,积累-整合-感受,以此为目的进行教学,《先秦诸子选读》才能真正发挥选修课是为必修课补充延伸的作用。
2.把选修课上成了复习课
《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要求是:“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在广泛涉猎和阅读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想。”。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无视教材设计者的初衷,将《先秦诸子选读》阅读文本作为文言文延伸训练和复习的素材,忽略了诸子选读的诵读要素。“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充斥着课堂,将选修课不折不扣地上成了复习课。
这种不注重学生阅读体验过程,简单集中恶补式的教学法是应试教育惯性化的结果。这种教学法非但不能培养学生古文阅读鉴赏的能力,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诸子散文美的熏陶。因而实现学生在广泛涉猎和阅读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思想的教育目标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3.教师的喜好剥夺了学生对文本的选择权
选修课和必修课在难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和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段特点,对教材进行筛选,杜绝从教师的喜好出发决定教学内容的倾向。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本位教学,只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互动,选修课才能充满灵性。因此,还文本的选择权给学生,教师给予学生科学指导才是上好选修课的不二法门。
4.教师的一言堂压制了学生的话语权
对于《先秦诸子选读》教学,每个教师都应该深入理解“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真正的内涵,改变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摒弃教师的话语霸权,杜绝一言堂,充分认识“课堂主体是学习,而不是教授”,始终贯彻选修课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课堂应以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为主要形式,教师要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知,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点,做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师生共同发展。
二、《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设想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什么、怎么教是我们探讨的课题,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最重要。
1.正确处理好“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新课程既强调基础性、均衡性,又注重选择性的特点。高中阶段开设必修课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最基本的语文内容,使全体学生都能具备必需的语文素养;选修课的学习,则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让具有发展潜能的學生学习一些较深的内容,从而发展专长。选修课程应当以必修课程为基础,必修课程的开设应当为选修课程的开设创造条件。在教学操作中,选修课应有别于必修课,既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复习课,也不能将选修课上成讲座课、鉴赏课。
2.正确处理好选修课“学与教”的关系。
在日常教学中,选修教材容量大、授课时间紧,六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难以完成。基于此,教师对选修教材的处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通过训练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认识到学生学教材内容,未必就是教师要教完教材内容。长期以来,教与学停留在“教”的层面上,教师以本为本不敢越雷池半步,没有深入思考怎样去用教材教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是从教师预设的教学任务出发,还是从教材内容出发,还是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是坚持统一要求和步骤,还是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是“教”决定“学”,还是“学”决定“教”,结论一目了然。
3.正确处理好选修课“活与度”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新课程选修教材教学的导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通过训练使他们敢问善问,有宽广的多元文化视野,学习如何阅读鉴赏,探究表达和交流的多种方法,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正如新课标指出的:“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学会放弃自己的个人喜好,善于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导引学生善问细问,使选修课教学“活”起来,同时,又要考虑如何使课堂探究、相互交流“活”而且有度有量,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做到“活”而且度量适中,又不喧宾夺主。
4.正确选择好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
针对选修课程的不同模块,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的重在实际操作,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有的重在发挥想象和联想,注重情感与审美的体验;有的重在思辨和推理,强调理性和严谨。”。所以选修课特别需要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选修课教学时应学会“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辩证思想,以内容定方法,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