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
2020-09-10梁丽梅
梁丽梅
摘 要:微课程是一种线上教学的形式,它是以短小视频为主,其中也会有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做辅助,本文主要从对高中数学微课程的理解与认识出发,对如何做好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具体制作做了详细的阐述,从而希望为微课程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
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微”时代随之而来,它对于原有的学习模式具有很大的冲击作用,而且对原有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也有很大的变革作用。微课程提倡一种短、平、快的学习方式,它对在线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贡献,这种学习方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推崇,以下是我对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些看法。
一、对微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微课程从某种视角来看,指的是以微视频为主,辅之以一定的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它的优点是它可以单纯地讲一个知识点,可以是某一科的知识,也可以是某章节的习题,实验,或者是生活中的一些知识,还可以是有关职业培训。它主要的特点是播放时间短,内容也短,比较容易操作和应用。
之前的教学资源对老师比较适用,它的内容一般都是一个小节的内容,比较完整,所花的时间也比较长,而我们的微课程形式和此大有不同,它每个视频的时间一般是五分钟,内容一般是涉及某个小知识点或者教学设计中的一部分,主要结合的是学生的具体发展程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借此,教师通过做“微课程”,也提高自身专业的发展,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二、高中数学微课程的设计
(一)最好做好微课程的模块规划
教师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模块要很熟悉,对于每个知识点都要熟记于心,对于每个模块的知识点都要有自己的分析,做好每个模块的教学设计,并且能够形成整体、系统的课程设计单元,我们知道,课程设计一般有以下几个类型:解题演算型、专题复习型、知识讲授型等,比如在数列这一模块知识中,微课程的课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方法篇:数列的相关概念、通项和前n项的求导方法。习题篇:有关课后习题的讲解以及典型例题的讲解。专题学习篇:有关数列求和与推导专题讲解。拓展篇:对数列的相关知识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此外,在具体规划时,应该根据模块的特点进行具体的设计,比如圆锥曲线这一章中,课程设计可以有:图形演示篇:对于课后习题需要画图进行讲解,让学生们对于圆锥曲线的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也便于教师期末复习用,微课程一方面要具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一定的提升和拓展知识点,这也考虑到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有基础相对较好的,也有基础相对薄弱的,让人们都能获得发展,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熟悉每个模块知识点的内容,还要弄清楚它在考试中的地位,需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考虑到他们可以达到的水平,通过系统完整的微课程设计才能够提供有效的学习知识体系。
(二)设计微课程,形成具体的微教案。
微课程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有微字的体现。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设计简洁的教案。(2)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养成快速的思维方式。
(三)因材施教
熟悉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惑,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微课程方案编好后,需要将微课程进行再设计,编好微方案,方案编好后,教师需要将此进行熟悉,方便对后面环节的把握,也便于后期课程的录制。
1、 高中数学微课程的应用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课程,它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为实际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它主要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对于课堂教学的使用。在具体实际教學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进行教学,把微课程引入课堂教学环节,让它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有利工具,成为一种特色教学。
对于教师培训的使用。教师不仅是微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还是微课程的学习者,教师一方面开发微课程,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观察别人的教学视频,学习他人教学的独特之处,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之中。反过来,微课程为教师的培训创造了便利,微课程不断变化,微课程的校本研修等新型培训方式不断涌现,这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便利。
对于学生课外生活的应用。这种微视频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自行进行查漏补缺,复习巩固在课上学习到的内容。这种方式把学生的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外,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慢慢形成一种新的学习理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三、结语
总而言之,微课程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项发展指标还不是很成熟,一线教师和其他教育人员也在致力研究中,比如在华南师范大学互联网的“教师工作坊”正在试着推广微课程,它致力于让城乡教师和孩子都享受到微课程的福利。现如今的网络时代,我们作为一线教师,需要具备研究性思维,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我们需要不断努力的地方,因此,微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推广将是我们应对发展大潮的第一步,为培养更加优秀的学生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邵征峰.基于“大系统、微课程”新理念下的自适应性高中数学课程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陈永红.微课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设计与开发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