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社会环境下传统媒体主持人的口语传播研究
2020-09-10赵凌云
赵凌云
摘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给举国上下笼上了一层阴霾。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闻媒体是人们获取讯息、了解情况的主要渠道,在这其中,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以其及时快捷、互动性强的特点,在当今社会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博得受众青睐。而传统媒体权威性强、议论深刻等固有优势,也使其在新媒体浪潮中仍占据一席之地,且具有相对稳定的受众群体。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统媒体向大众传播新闻信息的窗口,其口语传播能力愈发重要。本文将以央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为例,分析传统媒体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传播特点。
关键词:特定社会环境;传统媒体;主持人;口语传播;白岩松
一、口语传播的定义
口语传播学是一个跨领域学科,它包含了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新兴学科。时至今日,口语传播学主要是从人类传播的主旨出发,研究主题除了聚焦在研究人类传播与互动时讯息的接收等过程外,更强调在上述过程中所牵涉到的语艺、说服、协商等课题。
二、新冠疫情背景下传统媒体主持人的口语传播特点
(一)理清事实,直抒胸臆
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和生命,媒体任何形式的新闻传播都必须以尊重事实为前提。白岩松在《新闻周刊》节目中,在展开议论之前都会用寥寥数语把新闻事件交代清楚,观众在“听清楚”的基础上来理解他所发出的议论,进而使得观众能够“听明白”,以此让主持语言既有新闻性,又有说服性。特定时期的传统媒体主持人口语表达风格,大多是直抒胸臆的,这样的语言风格更加贴近受众心理,易于受众接受。在央视2020年3月7日播出的《新闻周刊》节目中,白岩松在节目最后关注了这样一张照片,照片定格了医生和患者同看落日余晖的时刻。那时正值防疫的攻坚阶段,白岩松在理清了这一基本的事实后,直言不讳地道出了心中的担忧和期冀,他说:“防疫之战到了这个阶段,被迫滞留在武汉湖北的外地人被照料的如何?被迫滞留在外地回不了武汉和湖北的人又如何保有生活的尊严?……所以,赶走病毒但是不要赶走爱,让所有的人在防疫之战中都能感受到美和尊严。”在新冠疫情这一大背景下,主持人对简洁的新闻事实所发出的有力评论,既有就事论事的说服性,又充满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二)有感而发,振聋发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受众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和情感。面对这种情况,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应该及时发挥,使受众在信息洪流中能够找到主流,看到正确的舆论方向,主动对标正确的价值观。在新闻评论类节目中,媒体舆论导向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为主持人的口语表达和传播,而成功出色的口语表达并非易事。新冠肺炎疫情关系到国家发展全局和人民切身利益,如果主持人的口语表达内容只是隔靴搔痒、态度模糊,不仅无法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受众,反而会使受众认为主持人业务能力差、政治站位低。所以,为了使自己的口语表达所传播的内容顺应时代背景、符合主流导向,既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又充分反应大众的呼声,播音员主持人必须深入了解新闻事实真相,理清来龙去脉,明确情感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发出正确的声音。只有有感而发,口语表达所想要传播的内容才能够真正地进入受众的脑中和心中。
疫情之下的2020年3月份,随着境外输入病例这一情况被广泛关注,部分海外归国人员刻意隐瞒行程、拒绝按规定隔离的消息常常引起热议。白岩松在《新闻周刊》节目中有感而发,对隐瞒行程的人发出的提醒严正中肯,振聋发聩。他义正辞严地说道:“本周,因为违反国内防疫的相关规定而丢掉工作的新闻,居然不止一次在热搜上出现。很多人在骂他们自私……因此,这不是自私吧,这相当于对自己生活和未来的自杀,更是涉嫌违法违规。所以,恐怕也得提醒平常自私惯了的人,在防疫的时候,爱别人才是爱自己。”白岩松的着急担忧之情溢于言表,而且矛头直指某些隐瞒行程的人员,发出了严肃的警示和提醒。这样有感而发、风格鲜明的议论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也能潜移默化地达成教化说服效果,更好地实现口语传播的目的。
(三)将心比心,安抚人心
2020年4月,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全国生产生活秩序得到较好恢复。但是面对零星分布的新增本土病例、有新地区成为高风险地区等情况,人民群众难免会有疑惑:现在出门到底安全吗?还会迎来一波疫情小高峰吗?面对这种情况,新闻媒体就需要进行强有力的广泛宣传,把有关部门的综合研判、相关专家的科学分析、新增病例的真实情况告诉受众,使受众能够通过新闻媒体的权威报道,正确的了解当下的疫情防控局势,进而打消心中的顾虑,安心地生产和生活。而要想取得这样的效果,作为党的“传声筒”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生活,要真正清楚受众所关心和担忧的具体事情,要真正想受众之所想、急受众之所急,然后通过自己的调查采访、汇总梳理,在节目主持中将了解到的真实情况通过自己的口语表达或对嘉宾的采访,把有关信息传递给受众。
4月份央视某期《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白岩松连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以“今日疫情关注:防控‘常态化’”为主题,为电视机前的广大受众解答疑惑。“不断有散发本土病例,如何看待?”、“如何看待北京朝阳区成为高风险地区?需要注意些什么?”、“是否每个人都需要做核酸检测?”、“五一我们能出门吗?可以去哪儿?”这几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说白岩松真正做到了将心比心,他把人民群众当前最为关注的问题通过连线一一向专家提问,并得到了专家的权威解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尤其那时正值月末,五一假期即将来临,对于已经在家憋了几个月的人来说,出门旅行确实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而专家吴尊友的一番建议“可以打开公园的门、打开家门,让大家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景区方面也要控制好人流量。”无疑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白岩松将心比心的提问,收到了安抚人心的效果。
(四)饱含温情,期待祝福
口语传播不仅仅是冰冷的信息传递,整个过程还应该富有人文关怀。口语传播的风格多种多样,在具有深刻性、敏锐性的基础之上,美好的祝愿和期待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主持人口语表达中所传递出来的人文气息,会带给受众别样的温暖。在2020年3月28日的《新闻周刊》节目中,白岩松说了这么一段话:“本周人们也听到了越来越多与回家有关的好消息,驰援湖北的医护工作者陆续回家……相信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与回家有关的温暖消息,祝大家不管在哪个路程中,都一路顺風,安全到家,健康平安!”白岩松的主持向来以独到犀利著称,而在特殊时期温馨的主持风格,同样是很见力度。这样饱蘸温情的期盼和祝福,极为亲切、熨帖,使观众在收看节目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主持人温热的内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口语传播学作为一门跨领域的学科,值得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付诸精力、认真学习。尤其是在某些特殊时期、特定环境下,新闻传播工作者若能讲究口语传播艺术,从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等方面修正自己的口语传播方式和内容,势必会取得更为满意的传播效果。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相信只要广大播音员和主持人不忘初心、锐意创新,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更新工作理念,在口语传播工作中一定能走出一条明朗而开阔的路。
参考文献:
[1]口语传播视野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孙雪薇.新闻研究导刊.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