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选考背景下的地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9-10丁斐

高考·上 2020年5期
关键词:考题分析信息技术

摘 要:本文在充分讨论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结合浙江省选考的大背景,为地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从浙江选考的视角入手,以试题驱动的方式,探讨3S技术如何有针对性的应用于高中地理有关内容的教学,通过分析考题中显式或潜在的地理信息知识反向探究如何在教学中运用3S技术培养学生的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信息技术、高中地理教学、浙江选考、地理核心素养

一、引言

目前,很多高中地理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改变授课方式,探索其应用的最佳实践,但纵观全国整体高中地理教学状况,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育中的应用仍然处于普及、推广与探索的阶段。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理解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考题中必然是蕴含着大量地理信息的,而考题中的地理信息很多是能通过3S技术展现的[1,2]。知识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若教师能从考题着手,获取考题中显式或隐式的能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的点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培养其空间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在解答地理问题时,联想到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结合浙江选考考题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

1.GIS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要素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重要的分析手段。在浙江省选考的考题中,有大量的多地理要素叠加分析的题目出现。如2016年4月和10月的26、27、28题;2017年4月26题;2018年4月26题等。这些考题中大都涉及了气候要素中的降水、气温信息和矿产资源分布等信息。同时,大量的人文和社会环境的因素也有在图中体现,如人口迁移方向和工业、农业分区、交通路线布局等。考题也多涉及考察学生对题干中多因素地理信息的准确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如,2017年4月27题第4问,“重庆自古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門户。说出该市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2016年4月29题第3问“分析贵州省将易地搬迁作为脱贫途径的主要原因”。这些题目均涉及了对的多因素叠加分析的考察,学生需要从题干的地图中获取有用的地理信息才能正确作答有关题目。如果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加之题目中蕴含大量地理信息,学生则很难从大量地理因素中判断出哪些因素是和题干中的地理现象相关联的。

多要素分析对于学生来说相对比较抽象,如果多个地理因素能同时被展示出来的话,学生就能很直观的理解地理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也就对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充分利用GIS的空间图层叠加功能来进行教学空间叠加分析是指同一空间位置的多个图层叠加在一起,多图层叠合使学生能获取显而易见的结论。

2.RS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纵观2015年到2019年,浙江省选考题中出现了多次与遥感动态检测相关的考题,这些点正是我们教学中如何运用遥感技术的一个突破口。如2016年10月第29题材料二和2018年11月27题材料二。虽然这两个题目只用表格的方式给出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和水域面积的变化,但是其最源头的统计方式一定是从遥感图像获取的。显然,这是四个不同年份的青海湖地区遥感影像和六个年份的鄱阳湖遥感影像通过解译后,转栅格数据为矢量图层统计而来的。平时如果对影像判读有一定的积累,那在学生在拿到相关的试题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告知学生这些表格是怎么来的,则对学生空间思维的养成和地理问题分析的能力大有脾益。如在讲述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水资源保护、遥感利用等章节时,利用选区典型区域的遥感影像图,对比不同时间的某种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回到上述两道选考题的提问(1)“近年来,环青海湖区域由生态破坏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说出该自然灾害的类型,并从土地利用变化的角度分析该自然灾害加重的原因。”(2)“说出21世纪以来鄱阳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这种变化对湿地生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一题的解题思路是土地荒漠化,草地被开垦为耕地,草原遭到破坏;冬春季节裸露地表增多;建设用地增加,风力侵蚀增强。第二题的解题思路是退田(耕)还湖。无论是草地变为了耕地,草原面积减少,还是裸露地表增多,建设用地扩大,这些信息都可以从遥感影像种获取。退耕还湖就更加能在RS影像中体现了,在平时课堂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影像周围的地理信息去分析问题,平时就要利用RS技术去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和综合多因素分析的地理问题的能力,一旦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和解题思路。即使在考场中没有遥感影像作为参考,学生一样可以通过平时RS技术的授课内容联想到所学的知识。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分析3S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并结合两种典型类型的选考考题研究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3S技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核心素养。文章立足考题和课本,站在3S技术的角度,以典型的可以从中挖掘出GIS和RS知识的选考考题出发,为高中地理课程中的相关章节如何引入3S技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现有的大多数结合3S技术教学案例的研究都是只从高中地理教材入手,本文的视野开阔,从选考考题入手分析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3S技术,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充足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卞红,蔡珍树.3S技术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反思[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5(17):29-30.

[2]曾苏清.3S技术综合应用于高中地理课程实验教学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丁斐(1994.11-),男,汉族,浙江天台人,天台中学,学士,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高中地理

猜你喜欢

考题分析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对一道研考题的思考
追踪考题,晒晒考点
一道考题的多解
聚焦绝对值不等式热点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