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政治教育意识形态运用研究
2020-09-10郭歌单云峰 孙建
郭歌 单云峰 孙建
摘要:随着军队院校逐步深入的实践探索,政治教育愈发成为军队院校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思路、强力支撑、有效保证,坚持从弘扬传统、紧跟时代、推动创新三个维度,始终保持着其所具有的思想性、鲜明性、阶级性、创新性、层次性等特点,持续推动院校政治建设、发展建设、创新建设。
关键词:院校;政治教育;意识形态。
政治教育是有目的地使广大群众形成一定的政治观点、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根据政治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以及预想达到的效果,可将政治教育归纳于意识形态领域当中,主要表现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两个方面。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和无意识。在之后对此理论的总结中,认为意识是能够察觉得到的心理活动;无意识包含人的本能冲动,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人的欲望。
随着时代发展,有意识与无意识包涵的范围愈发宽广,功能作用愈发多样化,影响涵盖了方方面面,其中政治教育与两种意识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政治教育以有意识、无意识为主要意识形态而开展,有意识、无意识逐步深化政治教育开展。
一、深刻把握意识形态与院校政治教育的内涵关系
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主要包涵有意识与无意识两大意识形态、意识思维,增强政治教育实际效益、增大政治教育费效比,必须深刻把握有意识与无意识、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内涵关系,充分掌握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发展趋势与特点规律,及时反映出政治教育、意识形态的促进转化关系,为解决现阶段政治教育存在问题提供根本遵循。
(一)意识形态的内涵关系。
有意识趋向于自觉性、目的性、能动性,无意识则趋向于能量大、不具有识别功能、追求愉悦。有意识、无意识既存在包涵关系,又存在对立关系。正如,在主观条件下,人们总是会主动接受对自己有利或有益的事情,而对不利的事情往往都不愿提起,然而事实证明,不利的事情会对环境及条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人的主观性,直至被动接受。可以说有意识包涵在无意识当中,有意识可控,无意识不可控,而在同一任务中,有意识、无意识之间视条件不同会产生协同促进或冲突阻碍的相互作用。
(二)政治教育中施教与受教的内涵关系。
政治教育主体包涵施教者和受教者,主观理解的层面上,大致方向是施教者在于主动,受教者在于被动,而深入研究发现,施教者存在被动意识,受教者也存在主动意识。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提到:“一个人渴望什么,他就会相信什么”,政治教育亦是如此,当受教者们希望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就会相信什么样的教育,施教者在此之后,便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何运用有意识、无意识的思维方式,将教育内容变主动、化被动至关重要。主动意识、被动意识根据施教者与受教者所在的环境、条件、媒介等,展现出不同的形式、效果,二者相互促进转化、对立影响。
(三)意识形态与政治教育的内涵关系。
根据施教者和受教者的意图进行明确划分,存在有意识教育与无意识教育两种主要形式,在有意识教育中,施教者与受教者明白自己特定的目的以及预期教育可能产生的效果;而在无意识教育中,施教者与受教者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产生的社会效果。政治教育不是简单说教,通过有意识的意识思维方式开展政治教育,更多的是需要在创新手段上不断追求,而无意识思维方式,更强调环境因素与媒介角色,能不能营造良好氛围,能不能被大众所接受,能不能产生影响,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精力研究。政治教育开展重在意识形态关系发展的观察以及掌握,条件不同、目的不一、效果多样。
二、充分认清政治教育与意识运用研究的现实意义
政治教育开展方式主要依托意识运用,分为有意识教育、无意识教育,前者强调主观,后者要求间接,两大实质内容的不同表现方式,对政治教育结构、内容、方法等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根据新时代条件下的社会背景、时代主题、思想趋势,加强军队院校意识运用研究,更好满足我党我军政治教育发展需求,使政治教育工作长期保持驱动创新力。
(一)持续盘活教育资源。
深刻把握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内涵关系,深化院校政治教育意识运用研究,能更好地建立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打造一体化政工服务平台。早在革命斗争时期,我军充分发挥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结合现有教育资源,承办军团“火线剧社”,唱山歌、呼口号、打快板,无资源不用,形成了人民军队所专有的高昂士气和强大向心力、凝聚力。院校政治教育通过意识运用研究,分门别类做好自选菜单,结合现代化新的形势内容,促进教育资源数据库的建立,遴选施教者队伍中的优良政治教育人才,充分优化教育内容,解决教育资源短缺、教育少精品的问题。
(二)加强教育形式创新。
新时代条件下的政治教育偏离意识运用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现阶段的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深入意识运用研究,结合与创新、促进与发展,院校政治教育仍然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发展,在进步。深刻把握内涵关系,创新意识思维形态的运用研究,能更充分地开掘“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等网上思想交流平台作用,逐步探索线上线下互动、“键对键交流”的方式,让热点的话题和先进的思想观点走进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视线当中,在正确引导中大胆引入,把“短平快”的教育模式全方位引入政治教育模式。
(三)营造全面奋进氛围。
揭示事物发展的特点规律,离不开深入分析判断,举例综合对比,可行评估、不可行预测。深刻运用内涵关系,加强意识思维形态的运用研究,对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有着分析判断评估的重要推动作用,打造全面发展的整体氛围有着积极促进及转化的作用。推动政治工作的进步,同时反向影响政治工作的效果生成,分工侧重不分家离心,保持各项工作向一个中心发力,相互之间遥相呼应,运用教育工作引领纵向发展。
三、着重培养院校学员意识形态中的意识思维
院校要着重加强学员意识思维培养,不仅要在树立意识思维上下足功夫,更要在培养意识思维、深化意识思维上保持蹄疾步稳的劲头。院校不仅要在教育者方面加大培养力度,更要在受教育者方面不断创新培养方式,始终保持与单位的紧密链接。
(一)加强党委支部统筹兼顾纲举目张。
注重发挥校党委、大队党委、学员队党支部三级联动作用,注重意识思维培养。原刊载于某核心期刊一文,《多流汗未必少流血》中深刻指出,精武苦练不能集中在考核评比,领导干部要学会科学统筹、科学谋划,防止訓练成为无用功。开展院校政治教育,加强学员意识思维培养,领导机关要结合政治教育实际,尽量将意识思维融合贯通,深化研究细化培养方案,加强关闸分流,结合实际做好培养工作与政教工作运转有序,解决教育因意识思维树立不牢固、培养不到位而导致杂乱无章、不接地气的乱象。
(二)紧盯施教者意识思维培养提质效。
注重教育者意识思维素质培养,主动与被动统筹兼顾,开阔施教者眼界,牢固树立既要当“施教者”也要当 “受教者”的意识思维,强化培养有意识思维与无意识思维的思维形态,让施教者在用心施教的过程当中,深刻把握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内涵关系,创新思维、改变模式,讲自己信的,信自己讲的,纠治教育浮在半空的问题。
(三)瞄准受教者意识思维需求抓教育。
强化受教者意识思维培养,掌握主动与被动相互促进转化的深刻关系,既让受教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紧密联系实际,深层次区分受教者意识思维所在领域,因材施教,分片包干找准对象、明确目标,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坚持树立意识思维作为重要参考,做到意识思维精准培养,避免“一锅煮”的问题。
四、结束语
由此看出,深刻把握有意识、无意识两大意识形态特点,着重培养院校官兵意识思维,对不断提升政治教育实际效益有着十分深重的意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