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铜

2020-09-10董诚忠孙清

黄金 2020年6期

董诚忠 孙清

摘要:国家标准方法中短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的铜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应用广泛。实验对测定过程中的细节操作进行了考察,包括电炉温度、滴定时间、摇动方式、试剂加入时间等。在实验确定的最佳条件下,该方法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02 %,相对标准偏差为0.166 %,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

关键词:铜精矿;碘量法;铜;电炉温度;滴定时间

中图分类号:TD926.3 O655.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277(2020)06-0078-03 doi:10.11792/hj20200619

金属铜及其合金因其导电率和热导率好,抗腐蚀能力强,易加工,抗拉强度强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铜精矿是生产铜及其合金的主要原料,也是中国进口的大宗矿产品之一,因此准确测定铜精矿中的铜不仅可指导实际生产,同时为贸易双方的结算提供依据。

铜精矿中铜的测定有国家标准,即GB/T 3884.1—2012 《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碘量法》[1],包括长碘量法和短碘量法。短碘量法方法成熟,适应性强,其原理是试样经酸消解后,直接用碘量法测定溶液中的铜。但是,国家标准对检测过程中的条件介绍比较笼统。本文对短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铜的一些细节操作进行探讨,帮助分析检测人员更好了解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从而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2-3]。

1 实验部分

1.1 试 剂

碘化钾,氟化氢铵,无水乙醇,三氯甲烷,溴,盐酸(1.19 g/mL),硝酸(1.42 g/mL),硫酸(1.84 g/mL),高氯酸(1.67 g/mL),冰乙酸(1.05 g/mL),乙酸(1+3),碘溶液(0.04 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200 g/L),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贮存于聚乙烯瓶中),乙酸铵溶液(300 g/L),硫氰酸钾溶液(100 g/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04 mol/L)。

1.2 实验方法

准确称取样品0.10~0.50 g(精确至0.000 1 g),置于250 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盖上表皿。加入10 mL盐酸,于低温电炉加热3~5 min,取下稍冷,加入5 mL硝酸,盖上表皿,充分摇匀,低温加热,待试样完全分解后,冷却,加入5 mL高氯酸,继续加热蒸至近干,取下冷却。加入30 mL水,于电炉加热并煮沸3~5 min,使可溶性盐类完全溶解,取下,冷却至室温。

溶液中滴加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至红色不再加深并过量3~5 mL,然后滴加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至红色消失并过量1 mL。加入2~3 g碘化钾,摇动烧杯使其溶解,立即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淡浅黄色,加入1~2 mL淀粉溶液(若试料中铅、铋含量高,需提前加入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淡浅蓝色,加入5 mL硫氰酸钾溶液,剧烈摇动至蓝色加深,再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

2 结果与讨论

2.1 電炉温度

实验选用有证标准物质ZBK 338(w(Cu)=20.56 %),向样品中依次加入盐酸、硝酸、高氯酸后,采用2种方法加热:①置于低温电炉(电阻丝约1 000 W)缓慢加热;②置于高温电炉(电阻丝约2 000~2 500 W)加热,其他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结果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2种不同电炉温度下,测定结果偏差都在国标再现性允差(0.25 %)内。与高温电炉溶解样品相比,低温电炉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较小,为-0.022 %,准确度更高。这主要是因为高温电炉溶解样品时的温度较高,化学反应时间短,样品存在未完全氧化分解的可能,且在加热至近干时容易飞溅,造成损失,导致测定结果偏低。因此,选用低温电炉加热溶解样品为宜。

2.2 滴定时间

实验选用有证标准物质ZBK 340(w(Cu)=16.60 %),样品溶解后,滴加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至红色不再加深并过量3~5 mL,然后滴加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至红色消失并过量1 mL,混匀,加入2~3 g碘化钾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滴定完成后分别直接读数(滴定时间约2 min)、等待1 min再读数(滴定时间约3 min),其他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直接读数与等待1 min后读数的测定结果偏差均在国标再现性允差内。但是,直接读数测定结果均为正偏差,比标准值偏高,主要原因是滴定管对标准溶液有附着力,溶液附着在滴定管内壁,使读数偏高。因此,选择滴定完成后等待1 min再读数。

2.3 摇动方式

实验选用有证标准物质ZBK 338C(w(Cu)=27.62 %),样品溶解后,滴加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至红色不再加深并过量3~5 mL,然后滴加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至红色消失并过量1 mL,混匀,加入2~3 g碘化钾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摇动方式分别为快滴快摇、快滴慢摇,其他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2种摇动方式测定结果偏差均在国标再现性允差内,但快滴快摇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比快滴慢摇高,准确度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是在酸性环境中I-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I2,同时单质碘容易挥发,快速摇动,加大了碘的挥发和I-的氧化,使测定结果波动较大。因此,选择快滴慢摇。

2.4 试剂加入时间

实验选用有证标准物质ZBK 338(w(Cu)=20.56 %),样品溶解后,滴加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至红色不再加深并过量3~5 mL,然后滴加氟化氢铵饱和溶液至红色消失并过量1 mL,混匀,加入2~3 g碘化钾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浅黄色,加入2 mL淀粉溶液,分别继续滴定至淡浅蓝色(临近终点)、浅蓝色,加入5 mL硫氰酸钾溶液,摇动至蓝色加深,再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终点(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消耗体积进行判定,其用量<3 mL为硫氰酸钾溶液正常加入,≥3 mL为硫氰酸钾溶液提前加入),其他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结果见表4。

由表4可以看出:正常加入硫氰酸钾溶液测定结果的偏差有正值有负值,提前加入硫氰酸钾溶液测定结果基本都偏低,但二者均在国标再现性允差内。这主要是因为硫氰酸钾溶液提前加入会还原大量的I2,使测定结果偏低。因此,硫氰酸钾溶液需要在临近终点时加入。

2.5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实验选用有证标准物质ZBK 338(w(Cu)=20.56 %)进行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按照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平行测定13次,结果见表5。

由表5可以看出:该方法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02 %,相对标准偏差为0.166 %,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

3 结 语

短碘量法测定铜精矿中铜对设备要求不高,应用广泛,但步骤繁琐,需严格规范每步的操作。实验从溶样电炉温度、滴定结束等待读数时间、滴定时的摇动方式、试剂加入时间等细节入手,进一步优化操作条件,从而得出更加准确、可靠的测定结果。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铜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GB/T 3884.1—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2] 周心如,杨俊佼,柯以侃.化验员读本:化学分析:上册[M].5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3] 《岩石矿物分析》编委会.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M].4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