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午节 赛龙舟 粽飘香

2020-09-10本刊编辑部

雪豆月读·中年级 2020年5期
关键词:雄黄酒赛龙舟五色

本刊编辑部

豆苗儿们,春暖花开的五月里好像没有有意思的传统节日,那这期我们就提前介绍六月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节日档案

今年的端午节在6月25日。“端”有“初始”的意思,“端午”就是“初五”。按地支纪月,农历五月为“午月”,因此“端五”慢慢成了“端午”。端午节是别称最多的节日,例如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等多达二十多个。端午节起源于中国,2006年端午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流传甚广的说法,即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二是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代百越族举行龙图腾祭祀活动的节日;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夏至。豆苗儿们,除了端午节起源,你们知道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

习俗一: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江、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习俗,气氛十分热烈。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

習俗二:吃粽子

粽子又称“角黍”(shǔ),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每年农历五月初,家家户户都要泡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北方多包有红枣的枣粽;南方则包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的粽子。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经久不衰。

端午节除了上边介绍的吃粽子外,还有各地的特色食物。我国北方有些地方有吃鸡蛋的习俗,代表着生生不息的美好愿望。吃鸡蛋前,孩子们会拿煮熟的鸡蛋相互撞击,比比谁的鸡蛋壳硬。江浙地区有吃五黄的习俗,即黄瓜、黄鳝、黄鱼、鸭蛋黄、雄黄酒。朝鲜族会制作艾蒿和糯米饭打制而成的米糕,即打糕。福建地区则是家家食用面粉制作的“煎堆”。

习俗三:佩戴香

端午节孩子佩戴香包,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还有点缀的效果。香包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编织成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非常可爱。

习俗四:悬挂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传说采艾草要在鸡打鸣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老虎形,再粘贴艾叶在上面,有祈求健康的意思。

习俗五:饮雄黄酒

说到端午节不能不提雄黄酒。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极为盛行。

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不到喝酒年龄的孩子,大人则在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寓意是消毒防病、蚊虫不叮。端午节时,人们将雄黄、桃仁、蒲片、艾叶浸入酒中,再洒向墙壁角落、门窗、床下。雄黄酒洒在室内可消毒杀菌。

习俗六:系(jì)五彩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为吉祥色。在古代,五彩线也叫五色丝线、五彩长命缕,由上边的五种颜色组成。系五彩线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习俗。端午节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给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系上五彩线。

五色线不能随意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水里。意味着让水将瘟疫、疾病冲走,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猜你喜欢

雄黄酒赛龙舟五色
赛龙舟
丘树宏的诗
我家的五色梅
我们用雄黄酒互证清白(外二首)
端午赛龙舟
黑纹猫蹲守捣鸟巢
五色人小组
五毒五黄,御百毒侵袭
切莫乱饮雄黄酒
端午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