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初探
2020-09-10翁渭亚
翁渭亚
摘 要:非遗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乡村旅游的看点、立足点和突破口,面向青少年人群为主的研学旅游有助于非遗的传承保护,要充分认识到非遗的专业属性,利用文旅融合的契机,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打造一支复合型的非遗人才队伍。
关键词:文旅融合;非遗;保护;传承
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文化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丰富而珍贵的特色文化为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截止2018年年底全国31个省(市)文化和旅游厅(委)挂牌全部完成,标志着在2019年到来之前,在政府层面文旅融合已经全面完成,而更深层次的文旅融合则在2019年开启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工作者如何做好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笔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文旅融合,非遗是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一)正确认识非遗和旅游的关系。人们对文旅融合存在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文旅融合,旅游是主角,文化可有可无。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旅游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非遗和旅游融合,赋予旅游“画龙点睛”之神韵,非遗的加入使旅游具有核心竞争力。非遗在旅游中得到科学利用,激发传承人的热情,开发出符合非遗特点的文创产品。有利于旅游的发展,也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旅游反哺文化,赋予文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具有更强有力的话语权。
(二)没有非遗支撑的旅游同质化严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不断进化与发展中积累的丰富文化资源,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2018年国家提出文旅融合,文旅风情小镇,特色古镇风靡全国各地,时间不长,大多销声匿迹,究其原因,主要因为同质化严重,千篇一律,没有具有“唯一性”的非遗文化支撑,很难吸引游客。渭南市华州区竹溪里人文体验休闲旅游景区是具有江南水乡小镇原始风貌的新兴旅游之地,以江南黑瓦白墙的建筑特色为主基调。游客在这里除了看到貌似江南小镇以外,感受不到当地文化在这里的展现,游客来一次不会再来第二次,很快就萧条了。
(三)非遗丰富旅游文化底蕴。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4A景区,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但是以当地游客居多。华州皮影是华州区乃至中国的一张闪亮名片,经常参加国家乃至世界性大型艺术活动展演,2020年5月1日,位于少华山脚下的少华山皮影博览园对外开放,博览园涵盖了皮影博物馆、制作工坊、皮影演艺厅和非遗传习馆等,为游客深入了解华州皮影提供学习体验平台。同时博览园为游客准备了十余个创新皮影戏剧目,每天固定时段演出三场,每场四个剧目,演出半小时。少华山依托华州皮影吸引了外地游客,皮影博览园凭借全国各地游客扩大了华州皮影的影响力,为华州皮影吸粉无数。非遗增加旅游内涵和底蕴,也通过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二、非遗是乡村旅游的看点、立足点、突破口
(一)非遗体验带动乡村旅游。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对旅游品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原生态的乡村旅游日受青睐。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到农村追寻历史所留下的厚重痕迹,去体验不同地方丰富多样的特色文化。非遗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浓缩,现代城市生活下人们怀念原生态的农村生活,想要记住先祖的人生智慧。乡村旅游以非遗体验为乡村游的立足点、突破口,吸引游客。5月19日“黄河华山,人文渭南”2020渭南文化旅游云推介大型直播活动正式启动,渭南向全国各地网友发出诚挚邀约:来渭南,“趣”渭南。全方位展示渭南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美丽乡村游”是推介发布4条经典旅游线路之一。其中的富平县中华郡文化旅游度假区、白水县尧头豆腐村、澄城县尧瓷非遗文化园、潼关县秦王寨等地以非遗体验、传统美食、非遗展示展演为主要内容。短短几天,吸引了不少游客。
(二)农村是非遗发展传承的土壤。第一,澄城尧头瓷传承人刘忠阳多次参加省市级的非遗展示活動,一个完整的作品做成需要十二道工序,参加展示只能看到最多两道工序,来到忠阳作坊可以了解观看尧头瓷的十二道工序,还可以参与所有工序,得到自己亲手烧制的物件。特别是孩子,激发孩子对非遗的热爱,自愿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第二,渭南市临渭草编项目传承人陈春苗编织的风铃、绣球等物件吸引不少游客。桥南镇政府支持陈春苗成立了巧娘合作社,并提供场地让她带领着周边村民把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共同致富。游客在这里游玩,可以全面了解草编在当地的发展史,参观展区,更是可以亲身体验编织的乐趣。游客来到桥南镇这个天然氧吧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买到自己心仪的草编工艺品,更是体验了这一特色文化,使乡村旅游在文化的熏陶中得以丰富,临渭草编凭借着游客使这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既满足游客留住乡愁的心愿,也增加了农民收入,使草编得到更好传承发展。陈春苗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成为2018年陕西省助力扶贫先进个人。
三、研学旅游促进非遗传播传承
(一)非遗研学游是对“非遗进校园”的有益补充。近年来,随着文化与旅游的不断融合,融非遗、旅游、教育于一体的非遗研学游渐渐兴起。非遗研学游是对“非遗进校园”的有益补充。学生观摩并亲身学习、体验非遗项目的生产过程。研学游和非遗进校园相比,它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非遗生态环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对非遗的热爱、促进非遗的传播和传承工作,于旅游业而言,非遗研学游丰富了旅游内容,开拓了学生这一新的旅游消费群体,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二)研、学、游是研学游的三要素。研学游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实践,研、学、游三要素缺一不可。非遗研学游也应遵从研学游的基本要求。在许多非遗研学游项目中,非遗项目的体验课程大多仅有一两个小时。如此短的时间里,学生只能走马观花,不能深入了解领会非遗的文化精髓。这导致目前的非遗研学游,对于非遗的传播和传承,并未起到理想的作用。非遗研学游中的“学”是研究性学习,要做到以研带学,以学促研。避免只学不游,也不能因游废学。
文旅融合,为非遗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多元化社会发展下也出现了新的問题,在工作中提升,在学习中工作,非遗队伍的素质也亟需提高以适应社会。
四、借助文旅融合的契机,打造复合型非遗人才队伍
(一)开展非遗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工作在学习中提高,学习提高工作的应变能力。中省市各级非遗培训都有开展,但是由于时间、名额等原因不是每个非遗工作者都能参加培训。文旅融合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专业素质适应当前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特别是一些高质量的培训,讲课的老师一般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对非遗研究方面有建树的专家,但是只有少数人才有机会参加培训。2020年的新冠疫情推动了网络平台发展,所有人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自主听课。从3月18日开始,由中国文化馆协会主办,国家公共文化云支持的“文化馆事业发展的思考与讨论”开播,共举办了11讲。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开展一系列开放式互动讨论,讨论涉及到文化馆改革、转型、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专家们与网友交流互动,为网友答疑解惑,让文化工作者受益匪浅。全国各地群文工作者积极收看直播,认真学习,深入讨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众号上,推出了“非遗知识课堂”——重读非遗法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3月)和《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等一系列法规文件的解读,增强了保护工作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工作能力。线上高质量的培训、讲座得到广大非遗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二)做好传承人培训工作。一是培训使传承人了解政策法规,权利和义务。非遗传承人培训,首先是让传承人了解非遗法、非遗条例等政策方面的内容,明白自己承载的手艺的重要性,过去他们是为了养家糊口,要让他们明白现在保护传统文化,人人有责。二是培训带给传承人经济效益。传承人大多为普通的老百姓,文化层次不高,手艺是自己养家糊口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旅融合,给传承人带来更多商机,传承人如何用传统工艺做出适应当今社会的文创产品?传承人如何进行线上销售?传承人亟需这方面的培训,针对网络发达的当今社会,要宣传非遗,要销售非遗产品,在家等客户的形式已经落伍。特别是疫情影响,景区关闭,更是给传承人的生意雪上加霜。有个别传承人在网络平台尝试发展线上销售,苦于没有专业人员指导。非遗研究传播平台于2020年4月29日至30日举办了为期三天的“非遗新媒体传播在线培训班”,在消息发出仅5小时内一个群500人共7个群已爆满,后面还有很多进不了群的艺人通过回放链接培训的。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将尝试开展“云游非遗”线上推广活动,包含腾讯视频、抖音、快手等八大网络平台联动。高层次人才培训指导传承人进行线上宣传推广非遗,使传承人得到实惠,享受保护成果。
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是每个时期每个非遗工作者的责任,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着一颗保护传统文化的初心,使非遗融入旅游,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全民享受保护成果,使非遗手艺代代相传,开创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参考文献
[1] 孟嘉:《“点轴系统”理论视角下山西省体育非遗元素融入旅游资源探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36期,第102-105页。
[2] 朱智:《湖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年第22期,第62-65页。
[3] 董宝玲、王馨、李忠奇:《旅游创意教育的专业认同关联模型研究——以“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为例》[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第95-100页。
[4] 林逸宁:《文旅融合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行——以福州非遗文化保护为例》[J].《大众文艺》,2020年第8期,第19-20页。
[5] 余秋梅、刘洋:《海南崖州民歌的民俗文化旅游价值研究》[J].《中国市场》,2020年第8期,第75-76页。
[6] 何晶勃:《文旅融合背景下夏河县非遗旅游产品创新探索》[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6期,第79-85页。
[7] 杨红:《非遗与旅游融合的五大类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年第12期,第146-149页。
[8] 王瑛:《岷江上游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设计研究》[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36期,第90-94页。
[9] 姚莉:《“文旅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与挑战——以玉屏县侗族非遗为例》[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34卷)第7期,第47-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