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0-09-10朱敏亚
朱敏亚
思维品质是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的培养应该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这在阅读教学中尤其重要。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才能有积极的阅读体验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调整和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进而提升自己的综合阅读能力和水平。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意义
阅读实际上是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教学目标要明确纳入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阅读教学不能只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能只关注基本的语言知识和信息的提取,而是要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其挖掘文本背后所承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提高其阅读素养。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明确纳入教学目标,还要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特点,加强对学生分析、推理和评价等高阶思维技能的培养,提高其逻辑判断、批判思维和运用创造能力。比如在教授译林版牛津英语M2 U2阅读文章An adventureinAfrica的时候,笔者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了解题目中“adventure”的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并结合实例说明自己对于“Learn-ing English is an adventure”这句话的理解和评价。毫无疑问,这一目标的设置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对文本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英语学习的理性认识。
2.教学内容要符合思维品质的培养原则
首先,基于语篇类型进行文本拓展,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针对当前教材文本的语篇类型比较单一的现状,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补充更多样的语篇类型。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学术报告、论文摘要、工作计划、演讲与辩论以及其他特色类语篇有所了解,加强对学习内容的思辨性、论述性以及哲理性方面的探讨。通过接触大量的阅读素材,学生能有效识别各类文体,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并针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语篇,能够积极运用自己的认知思维,如记忆、转换、解释、分析、应用、综合等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借助网络平台的资源优势,笔者在平时就十分注重阅读素材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以TED的演讲、外报外刊选读、英语美文、经典小说、考试命题素材这五大类别为主的素材积累库,让学生尽可能接触真实的材料,确保语言的纯正地道。与此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在仔细研读考纲词汇后,教师也需要对一些文本适当进行改编,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减少阅读焦虑,增强阅读成就感,进而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促进自身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文化意识的提升,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其次,基于主题意义进行文本拓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针对现有教材部分文本内容略显陈旧,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能引起学生共鸣等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围绕教材文本话题,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相关话题的拓展文本,或者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寻找相关素材,深化对这一主题的理解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取同一主题多种文本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保持独立而客观的评价准则,不盲目接受一种观点,也不武断拒绝一种思想,形成独立的思想意识。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思考,比如: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这样的观点有说服力吗?我是否认同这样的说法?也就是说,要鼓励学生质疑、求证的态度和行为。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文本,倾听不同的声音,运用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求证事物的真假。更要鼓励学生能摆脱思维定式,求新、求异、不墨守陈规,善于改变,推陈出新,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教学设计要体现思维品质的培养目标
首先,以兴趣为前提,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要提高阅读质量,必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批判和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也不例外。无论是话题的导入还是文本的解读,都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即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实际认知水平,着眼于最近发展区,利用各种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为后续的阅读教学活动作好充分的铺垫。比如:在教授译林版牛津英语M9 U1的有关经典文学的时候,笔者采用游戏的方式鼓励学生根据人物特征、经典段落、作者介绍或主题等相关提示来猜测这是哪部文学作品。在轻松的氛围中,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了起来,产生了强烈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也自然而然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后面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打好了基础。
其次,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对话的习惯,提高他们运用理性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在某种程度上是读者与作者的一次对话与交流。作者利用语言文字来描写事物、叙述事件或者表达自己对某一事件的观点和看法。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是要透过这些文字去解析和还原事件的真相,去了解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价值观。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通过设置相关的小问题来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线索,借助思维导图等形式,鼓励学生在理顺线索的前提下,独立完成对特定文本的概括。比如,在教授译林版牛津英语M2 U3阅读文章The curse ofmummy时,笔者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Who was Howard Carter?What Was his greatest discov-ery?What happened to those people entering the tomb?What are the possible explanations?What’s your opinion?在解答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了这篇文章的基本脉络,即Carter是一位知名的探险家,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当属图腾卡门。但是此后不久,相继发生了一系列神秘死亡事件,让人浮想联翩。接着,三种最为普遍的解释被逐一呈现,留给读者去自行体会。最后,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阅读文本进行积极的反馈评价。
最后,以活动为依托,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新课程标准倡导英语学习活动观,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尤其是积极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教授M4 U1的阅读课时,围绕“广告”这一主题,笔者设计了以下活动: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生活中“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广告”,并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对这些收集的广告进行分类,判断这些广告的潜在客户。接着让学生进一步讨论以下问题:“什么样的广告更有吸引力?”“这些广告中说的都是真的吗?为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广告?”最后,笔者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为学校的社团活动设计制作一个广告,并投票选出班级最佳,并作简要评价。这样的活动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有效锻炼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无论是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或者教学活动的设计都需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这一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来科学部署实施。换句话说,教师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文本,借助什么的方式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全新的阅读体验。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对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在科学价值观的引领下,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选择,不断提升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提升阅读能力,而且提高自己的综合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