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研究

2020-09-10夏建华

客联 2020年7期
关键词:管控指标制造业

夏建华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业企业,特别是高新制造业和新兴制造业取得了很大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成本管控是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是企业创造价值、实现盈利的核心。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企业必须放弃依靠传统廉价劳动力去占有市场的思想,加快创新,发展高端制造。因此,企业应转变原有的成本管控理念,学习和创新成本管控方法,使企业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过去,我国制造业企业往往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牺牲环境取得竞争优势,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和国家对环境重视程度的增加,我国企业失去了原有的优势。现在,企业只有通过加强管理、完善成本管控,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成本管控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形式中实现经济效率和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企业必须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推动产业更替和自主创新,以实现智能制造和数字制造,从传统制造业中得到提升和转型。

一、制造业企业加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一)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控制,就是对整个产品生产链资源耗费的控制。是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进行预测、核算、控制和考核的过程。也是发现内部控制的盲区、薄弱环节、挖掘内部潜力,降低产品成本的过程。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实行成本管控,可以减少最终产品的管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提升企业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为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份额,企业需要科学创新、与时俱进,以不断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要。为此,企业应做好产品的更新和技术改进,控制成本,做好市场定位,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及应对市场变化和波动的能力。

(三)降低企业面对市场风险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不断发展和完善,但经济下行压力和通货膨胀因素依然存在,此外,制造业企业的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采购成本不断增加,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非常重要。通过成本控制,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工作现状

(一)企业整体成本管控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

制造业企业职工成本管控意识不强,认为成本管控仅是管理层或者财务部门的工作,提供的数据不完整。由于制造业企业的财务部门在成本管控中只注重资源消耗的核算,并不了解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因此,在其制定的成本管控流程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流程并不全面。成本管控的主体不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不明晰,企业内部员工缺乏成本管控的意识和积极性。这种企业文化无法满足成本管控的要求,最终造成无法达到成本管控的目标。

(二)企业的成本管控未贯穿内部价值链

第一,技术部门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成本控制,只重视质量而忽视成本,或只考虑成本而忽视产品质量,给企业造成不利影响。

第二,采购部门在采购阶段忽视成本管控,采购人员往往关注采购价格而忽视产品与公司的匹配度,同时也未考虑最佳批次的采购量,不能减少采购和储存成本,且忽略了产品运输、保养和售后服务费用等成本。和供应商缺乏良好的沟通,不能维护好关系,未得到供应商支持,不能增加赊销额度减少资金成本。

(三)成本管控中信息化程度较低

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迅猛,我国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企业要转型高端制造业和数字化发展必须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各部门数据需相互贯通,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目前,虽然有些企业引进了信息技术,但它们主要用于财务、生产,整个企业数据还未能全面流通和提取,企业成本管控的信息化程度还较低。目前,制造业企业的成本管控中有些环节还需用手工进行登记统计。虽然有时也借助计算机辅助功能,但总体未形成系统,工作效率仍然较低,还会容易发生人为错误,影响数据质量。

(四)缺乏完善的成本管控考核评价体系

目前,制造业企业缺乏系统的成本管控考核体系。大多数员工只关心产品生产过程,并不会考虑资源的消耗。各级员工对成本管控不能给予支持与配合,也不理解成本管控的意义,缺乏责任心和动力。现在执行的成本考核体系存在一些问题:

1、考核指标设计不合理

目前,企业主要采用总成本指标考核、单位成本指标考核和可比产品成本考核等考核指标。这些指标虽然都有考核侧重点,但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成本核算考核体系,无法正确核算产品成本,核算无法为考核提供可靠依据。

2、指标的选取缺乏科学性

部分企业指标选取方法没有科学性,不能为成本考核指标的设定提供科学方法。部分企业不了解指标的选取标准,在考核指标选取当中不能专业、谨慎的选取指标。

3、考核指标片面性

大多数企业只选择了部分考核指标,未涉及细分行业等考核指标,使企业无法开展同行业横向比较。同时,对考核也只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价,未考虑顾客满意度、产品市场份额等非财务指标。

4、考核評价体系不健全

建立考核制度时,部门职责不明晰,成本核算数据不正确,成本核算、监督职能交叉,无法实现真正的考核。成本管控流于形式,不能发挥考核评价体系在成本管控过程中应有的作用。

三、制造业企业成本管控的措施

(一)使员工参与成本管控

企业每个部门都会直接或间接消耗资源,因此,提高企业的成本管控水平,需要企业全员参与其中。制造业企业需增强全体人员参与成本管控的意识,对员工进行成本管控的培训和讲解,让员工知道成本管控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使其能积极参与到整个成本管控过程中来。另外需增强各部门的成本管控交流和沟通,并从企业全局出发做出成本管控计划,当部门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矛盾时应及时进行协调和沟通,并及时合理的对成本管控做出调整。

(二)加强内部价值链的成本管控

企业应从产品价值链角度考虑成本的管控,企业应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成本管控,并前延对供应商和客户关系进行管理。例如从财务成本考虑,对供应商在不影响企业声誉情况下延长付款时间,同理在销售中加快应收账款的回收,以节约资金成本。再如,产品在设计、生产初期,如果企业考虑成本的原因使用低劣的原材料,生产出来产品质量不合格,会造成产品售后服务成本的增加,因此企业人員应有产品价值链观念,在每一环节综合考虑产品成本,不能只考虑该环节的成本。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制造业企业应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为成本管理提供一定的信息化支持,减少人员工作量和出错率,正确计算统计各种产品和资源的消耗。同时,适度扩大信息量来源,为上游供应商、下游产品客户、经销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必要的信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成本管控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时消除不必要的重复性工作。同时,通过ERP系统的配合应用,从企业实际生产流程出发,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加强供应和营销、人力和资金的应用,以保证企业数据的及时性和正确性,为管理层决策的决策提供可靠保障,从而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四)科学设置内部组织架构,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离不开内部组织架构的建设。因此,应根据成本管控的实际需要和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规范成本控制过程,提高成本管控的有效性。同时,应做好成本预算编制和管理。根据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做好投融资计划,明确成本控制指标。在企业产品的整个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加强成本管控。细化企业成本管控的目标,明确成本管控的权利和责任,健全和完善成本管控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将成本控制效果与绩效考核联系起来,增加成本控制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当前,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日渐消失,外国制造业正逐步转移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此外,制造业企业相关产品日益同质化,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制造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不仅要创新,更要从成本管控入手,根据制造业企业的实际运作调整或更新成本控制模式,不断完善成本控制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积极性,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和增强自身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美铭.制造业企业加强成本管控的措施探讨[J].财会学习,2019,(24):122+124.

[2]高本华.浅析制造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9,(20):271.

[3]杨柳.企业成本管控研究---以制造业为例[J].现代商业,2019,(19):152-153.

猜你喜欢

管控指标制造业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浅析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管控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