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强化公式和定理的理解研究

2020-09-10胡志军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强化高中数学

胡志军

摘 要: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并未重视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使得学生难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概括和理解,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公式的推导条件和证明,深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强化知识间的联系,进而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公式和定理;强化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涵盖了大量的数学概念、数学公式和数学定理,逻辑性较强,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大.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并未重视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使得学生难以对数学知识进行概括和理解,进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重视公式的推导条件和证明,深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帮助掌握和运用数学公式和定理.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强化知识间的联系,进而提升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好朋友、巧助手,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而开展.因而,教师能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就很是关键,它甚至会决定一堂课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所积累的数学基础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数学知识的感知停留在形象思维方向,在学习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深入思考数学公式和定理知识,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習效率和质量.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认识、理解公式和定理,并感悟数学知识的本质.

例如教学《数列》一课时,我首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数列是什么?”“数列有哪些类型?”“数列有哪些公式?”通过以上问题,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再让学生翻阅课本,这样学生就会带有疑问去查看教材内容,了解数列的基本公式和定理,进而加深学生对本章节公式和定理的记忆.在学生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相关定理,掌握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引入例题,让学生进行解题训练:已知一个正项数列为等比数列{an},首项为2,且前三项和为14,即a1+a2+a3=14,求a4+a5+a6的值.这道例题相对简单,且对于数列的基础概念、公式定理的掌握具有代表性,学生在分析已知条件时,就可知a2+a3=12,而该数列为等比数列,学生就能发现问题的突破口,利用等比数列的公式对本例题进行解答,轻松求出前六项之和,从而得出结果值.再如,在学习“不等式”这堂课中,设置如下的“问题情境”:有两个商场在节日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分别采用两种降价方案:甲商场是第一次打p 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商场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个商场的价格更优惠?这种问题的设置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想学、乐想.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猜想探究,感知数学

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而猜想,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掌握和理解数学的最好办法.高中生记忆和理解数学公式和定理的重难点在于,数学公式在不同使用条件下需进行变化,这就导致记忆难度增大,学生仅仅对公式和定理进行死记硬背,无法将其应用于解题中.因此,公式的推导尤为重要,让学生了解公式如何而来,进而掌握公式的基础结构,再将公式应用于不同的使用条件下,灵活变化,从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公式和定理的记忆.公式推导应注重学生的猜想和探究,让学生在猜想中验证,体验公式推导的全过程,感知数学知识的形成,进而强化学生的记忆,保证公式应用的正确性.

例如教学《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一课时,由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新公式、新定理可由旧公式、旧定理通过类比、猜想、迁移、转化而来,我就先引入初中阶段学生学过的勾股定理,先给出一个猜想:三角形的三边a、b、c,c为最大边,推导c2与a2+b2的关系,学生们回想勾股定理,就可轻松推导出,当∠C=90°时,三边关系为c2=a2+b2.当学生们推导出这一公式时,就说明其能够考虑到不同三角关系下的三边关系.由此,我就设置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和探究:若∠C≠90°时,或斜三角形中,c2与a2+b2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通过这个问题,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猜想探究中,有的学生猜想:“是不是不等式关系呢?”还有的学生猜想:“三边关系是否与∠C的变化有关?”这就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方向,通过探究发现,当∠C>90°,c2>a2+b2;当∠C<90°,c2

三、合作学习,提升能力

公式和定理是数学学科中最简单的一种符号表达或文字表述,而且公式的缘起均是经过真实的观察、猜想、探究和证明而来,数学公式和定理不仅仅是文字和符号的堆砌,还充满了人的思维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增强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光靠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基础较差学生可能难以跟上教师教学的进度.这就需要教师引入合作学习,把班级内的同学按学习能力分组,较好的同学带领稍落后的同学,共同进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例如教学《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学生翻看书本,就能够理解指数函数公式中x的具体意义,我再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生物细胞的分裂过程:细胞第一次分裂由一个变为两个,第二次分裂由两个变为四个,…由于学生对细胞分裂的认知度不够,我就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折一张纸,学生們在合作学习中就会发现纸张第一次折叠厚度变为原来两倍,第二次折叠厚度变为原来四倍,…有学生就提出:纸张折叠与细胞分裂的规律存在着相似性.我设置问题:“若纸张第x次折叠,厚度变为原来的y倍,那么y和x之间有着怎样的函数关系呢?”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就能够了解他人的思路,进而推导公式:y=2x.让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和合作探究,丰富其知识面,拓展学生视野,促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公式和定理,进而一同提升数学能力.

四、总结归纳,深化理解

在学生积累数学公式和定理后,为加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丰富学生的数学感知和体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数学公式和定理进行整理、总结和归纳,让公式和定理变得更为系统化,体现出整体性,促使学生形成数学公式和定理体系,方便学生在日后进行复习和反思,从而深化理解.

例如教学《三角函数》一课时,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大量有关三角形的公式,因此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学习就建立起了初步认知,公式呈现形式和应用多样且灵活,为加强学生灵活应用数学公式和定理的能力,我就让学生对之前学过的各种三角公式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在此过程中就能够推导发现,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sin2α=2sinαcosα,并明白公式中2α并不仅仅是α的二倍形式.学生将公式总结归纳如下:

在△ABC中,a=2RsinA,b=2RsinB,c=2RsinC;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学生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步加深对公式和定理的记忆和理解,从而在日后学习中灵活应用公式和定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对公式和定理的理解,要求教师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单成香.高中数学定理教学中若干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11):68.

[2]易银娟.高中数学公式和定理教学模式初探[J]. 中学教学参考,2017(26):4-5.

[3]魏韧.追求自然朴实的数学教学——以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教学为例[J].数学通报,2014(11):16-18.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强化高中数学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