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金属监测过程及其质量控制
2020-09-10何彦民
何彦民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环境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重金属污染无论是对于外界环境还是人体健康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且其存留在环境中无法进行生物降解,因此对土壤的危害较大。本文将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简介和危害以及土壤重金属的监测过程及其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监测过程;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行的不断推进,大量的“三废”被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对环境的污染逐渐增加。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强、污染来源广且不易被生物降解,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治理起来十分吃力,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因此,要想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则进行土壤重金属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十分必要。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简介以及危害
通常来讲,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重金属或者重金属的衍生物对环境产生的破坏,主要是由于采矿、污水灌溉、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以及大量的废气排放等原因而使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产生的,其中包含的重金属主要有铜、锌、铁、铅等重金属元素。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强、污染来源广且不易被生物降解,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治理起来十分吃力,重金属不断地积累,能够在食物链中不断地放大最终进入到人体当中,因此能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
土壤在被重金属污染之后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将不具备治理使用的价值,因此只能采取调整种植品种的方式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回避。此外,能够产生土壤污染中的重金属元素中通常都带有毒性,这种毒性主要体现在重金属中的汞、铅以及铬等元素中,同时还具有含有毒性的锌和镍等元素当中。致使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弃物不经过科学的处理随意排放的现象,使诸多重金属元素在土壤重堆积而导致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以及各种化学农药的使用,不科学施肥等现象使过多的元素流入土壤当中,产生了土壤重金属污染。
二、土壤重金属的监测过程试验
本文将通过试验分析的方式,对土壤重污染中的整个监测过程进行分析。
(一)实验材料和设备
(1)实验样品的采集。本次试验将以xx省 A 市地区表层 15cm左右的土壤为采集对象,作为实验样品。在具体的采集过程中,应将土壤内部的杂质去除,将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利用干净的塑料袋进行密封并做好标记,将采样时间、地点、编号等记录明确之后送到实验室当中。
根据《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的規定,将土壤样品风干,当其处于半干的状态下时将较大的土块碾碎,并且将土壤样品平铺开来,避免阳光直射。待到土壤被彻底的风干之后,进行研磨、过筛以及缩分等,使其成为粒度小于 200 目的试样,进行实验分析。(2)实验设备。本次实验采用的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有ICP 质谱仪结合玻璃同心雾化室、DMA80 全自动直接测汞仪以及消解土壤所用到的 ETHOSE 全自动微波消解仪等设备。为了降低实验环节中产生的污染,应将所有能够用到的器皿放置在硝酸溶液中浸泡 24 小时,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后方可使用。
(二)实验分析
为了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确保每颗颗粒的粒度都能够符合实验的标准,通常来说,土壤中的粒度越小,则均匀性越强,实验的结果也与实际值更加接近,但是在实验中利用到的设备将会更加复杂。
1、 样品消解
样品消解通常会选择纯度高的试剂进行消解,这样做能够减少产生的污染。进行消解时,主要采用的是多元酸消解法,将 0.25g 的土壤样品放置罐中,加入多元酸后利用微博消解仪进行消解。在消解结束后加入适量的高露酸在电热板中加热,之后冷却到正常温度,将过滤后的消解残留物进行测定。
2、 精密度分析
第一,应严格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设置质控样品,以此来保障消解批次内的重现性,通常是 30% 的样品进行一个平行批次,每个批次中设置 1 个质控样品,每 2 个平行样品中设置 5 个单独样品。第二,将批次内的平行监测结果与标准偏差进行比对之后,将结果绘制到图表当中后进行分析。
(一)土壤重金属监测的质量控制
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监测质量进行控制是为了有效地降低检测结果的误差,使其能够被控制在标准的范围之内,以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由于进行实验所利用的土壤样品的差距较大,不能够实现同批次消解。因此,应采取有效地应对措施,对质量检测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进行分析,使实验误差降到最低。
(二) 对精密度的分析
对于批次内精度的分析,可以采用设置平行样本的方式进行测定,以此来减少其中的误差,保障此批土壤样品精密度的准确性。对于批次间的精密度分析,可以采用设置质量控制样本的方式对精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如果就进行的平行双样的测定结果皆没有达到合格率的话,则在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再次测定的同时,还应加上 15% 左右的平行双样进行测定,如此反复,直到合格率达到 95% 以上方可。
(三) 对准确度的分析
对实验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分析,可以采用加标回收的测定方法,尤其是在缺乏质控样品时,这样做的效果极其显著。主要方式是在同一批试样当中,随机选出 15% 左右的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的测定,如果发现同一批次进行测定的数量较少,则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验需要进行增加测定率,至少要保障每个批次有至少 2 个试样。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都十分巨大,并且土壤一旦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之后将具有不可逆转性,对我国耕地的质量安全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相关部分应积极开展土壤重金属的监督管理工作,对监测技术和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健全土壤重金属监督体系,使土壤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地防治。
参考文献:
[1] 陈恒 . 土壤重金属监测过程及其质量控制 [J]. 工程建设与计 ,2016,(12):97-99.
[2] 蒋晶 , 皇甫晓东 , 周礼等 .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在土壤重金属监测中的应用 [J]. 能源与环境 ,2016,(06):71-72+74.
[3] 袁留根 . 杭州都市经济圈 : 环境共保污染共治 [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29(08):13-14.
[4] 陈志刚 . 共建 共保 共享——建设矿村共享矿产资源开发成果新机制的构想 [J]. 国土资源情报 ,2011,(07):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