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2020-09-10周学强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控制策略建筑工程

周学强

摘要: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失的环节,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现阶段而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问题,这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外观质量,还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与整体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要科学设计施工工序,认真组织施工,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与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 浇筑质量; 控制策略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是首要施工环节之一,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的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首要技能难点是避免混凝土外表裂缝的发生。构成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首要原因是因为大体积混凝土截面尺寸大,热阻大,水泥水化热高,热量集合在内部不易散发,而外表散热较快,这么在混凝土内部和表层构成较大温差,致使不均匀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一旦拉应力超越混凝土的即时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内部或外表发生裂缝。

一、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分析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主要是指断面最小几何尺寸超过100cm,表面积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工程,其需要使用较多的混凝土量,对混凝土浇筑速度具有很高的要求。通常在水泥固化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会释放大量热量,可以将膨胀剂与减水剂适当加入到混凝土中,提高浇筑质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浇筑环节要综合考虑外界的天气与温度,缩小混凝土内外部温差,有效保证浇筑施工的质量。一般来说,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点: ①施工难度大,易出现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体积大且水泥水化热量大,致使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难以散发,而混凝土外部热量的散发速度较快, 继而产生温差, 出现应力,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降低大体积混凝土质量。②技术与养护要求高。大體积混凝土具有复杂的构造与较大的体积,在实际浇筑中极易出现裂缝,这就要求浇筑中保证其整体性,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以免留下任何缝隙; 同时做好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 以免出现一系列问题,降低工程整体质量。③工程复杂, 需要大量混凝土。当前建筑工程中大多使用的是现浇大体积混凝土, 这是因为混凝土浇筑项目所需条件相对复杂,对浇筑技术需求比较高; 相较于普通混凝土而言, 大体积混凝土本身体积十分大,在浇筑过程中需要用到更多原材料,因此混凝土的需求量大成为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的重要特征。

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疑问及发作因素剖析

(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疑问剖析

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影响带来一些疑问开展,最为多见的即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疑问。大体积混凝土构造物的裂缝是一个相对普遍的技术疑问,裂缝是固体材料中的某种不接连现象,从学术的理论来说就归于构造材料强度理论领域。裂缝的类型当中还有未受荷载的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中的微观裂缝,首要有骨料裂缝以及水泥石裂缝和粘着裂缝。其间的粘着裂缝和水泥石裂缝相对多见,这一方面的疑问对混凝土构造的变形以及徐变和弹塑性等都有着首要影响。混凝土的构造微观裂缝可以得到有用的防治和避免, 但也不是所有的微观裂缝都是有害的,裂缝是肯定的而无裂缝是相对的,大体积混凝土构造在详细的施工过程中,最为首要的即是遭到两种类型荷载影响,有各种的外荷载以及变形荷载。致使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发作的首要有外荷载的效果以及外荷载的直接应力和变形致使的裂缝这几种因素 。

(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发作因素剖析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裂缝疑问发作的首要因素即是因为内部的温度和外部的温度构成的温度区别过大所致,大体积混凝土会跟着温度的改变发作胀大缩短,这一现象也被称为是温度的变形。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是温度的改变所致使的应力以及应变,别的即是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和抵抗能应变的才能,当温度发生了改变,那么就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部产生很大应力及拉应力, 在这一效果下就会致使裂缝疑问的发作。发作温度的首要因素即是水泥的水热化效果, 在混凝土的凝聚过程中因为遭到水泥水化的效果,会在前期构成很多水化热,这么就使得混凝土的温度逐步升高,加上大体积混凝土在导热性方面相对差, 所以内部的温度得不到及时的扩散,而外部的温度降温速度过快,这么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就逐步而对发作胀大,然后发作裂缝景象。

三、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的策略

(一)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做好工程验收工作,详细核实混凝土中各种原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与检测报告等。由于混凝土结构对整体性具有较高的要求,不允许留有施工缝, 这就需要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案,全面分层,保证施工的连续性与结构的整体性。混凝土初凝之后不能受到振动,尚未初凝时可以连续浇筑混凝土, 间歇的时间应低于6h,如果存在特殊情况,在4h 内不能连续浇筑混凝土,将 12 短插筋插入到已经浇筑的混凝土表面,间距与长度分别为 50cm 与 1m,采用梅花形的布置方式,并用塑料薄膜加以覆盖, 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在浇筑环节,应该使混凝土表面不下沉、无气泡、产生浮浆为止方可停止振捣,对振捣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严禁振动模板与钢筋,继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此外,在梁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从梁柱节点位置进行浇筑与振捣,使其相对密实,避免产生冷缝;然后浇筑不同标号的梁柱节点,使低标号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低于高标号的高度;振捣梁柱节点相对密实的部位时,可以选用直径为 30mm 的振捣棒, 振捣间隔距离保持在100~200mm的范围内,避免混凝土蜂窝等质量缺陷的出现。

(二)混凝土振捣质量的控制

通常混凝土在浇筑时高度不得高于3m,在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要低于2m,否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如使用溜管或串桶等。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层分段连续浇筑的方式,以钢筋疏密和结构特点等为依据,确定浇筑层的高度,尽量保持在 50cm 的范围内,使其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 25 倍。值得注意的是, 利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时, 振捣棒移动间距应为40cm 左右, 而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要超过 50cm, 按照慢拔快插的振捣原则,直到混凝土泛浆密实、表面平坦、停止下沉方可停止振捣。如果混凝土在振捣与浇筑时出现浮浆与泌水,需要对浇筑振捣流程进行合理安排,将600W的简集水井安设在混凝土收头处,并适当下铺卵石,将集水井内的水用高压水泵抽到地面排水沟。

结束语

言而总之,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操控,要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再针对性的进行预防。需要留意的是,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前期浇筑质量操控和后期的维护作业有着同等的重要性,所以不仅要求前期作业得到妥善做好,还要求在后期的作业慎重完成,只有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才可以真正的将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章生根.浅谈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12:72-73.

[2]秦军旺.浅谈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成因及控制策略[J].城市建筑,2013,18:91.

[3]许国平,王娇瑞.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5,02:96+98.

猜你喜欢

大体积混凝土控制策略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考虑虚拟惯性的VSC-MTDC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工业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