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门诊静脉输液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0-09-10刘迎春

康颐 2020年6期
关键词:针头药液输液

刘迎春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静脉输液是治疗儿童疾病的有效措施,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这是一種把无菌溶液或药物,通过静脉滴入人体内来发挥药物作用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刺激小,药物能迅速的发挥效果等优点。同时,静脉输液也是一种高风险治疗手段,容易发生很多并发症,如:发热反应、静脉炎、循环负荷过重、空气栓塞、药物外渗、导管脱落等。如何规避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通常情况下,儿科门诊输液病人很多,流动性比较大,儿童对医务人员及医院恐惧,不配合,年龄小,无法进行有效沟通,家长不配合、不理解等,导致输液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因此,对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采取加强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其要求了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为了保障静脉输液的有效进行,需要将输液质量放在首位,要施行有效的护理制度,对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工作予以加强,对出现不良情况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对患儿和家长予以心理疏导,防止患儿发生哭闹影响输液治疗的进行。该护理方法在小儿门诊静脉输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下面谈谈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如何规避。

1 药液外渗

这种情况通常在儿童门诊的输液过程中发生。由于孩子年龄较小,身体不舒适,无法用语言表达,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哭闹不安,甚至抓扯静脉输液针的情况,从而导致静脉输液针头移动,出现药液渗漏。药液外渗时会刺激孩子的皮肤,引起疼痛,甚至损坏周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有必要防止孩子玩输液管及抓扯针头,撕裂胶带,胶贴等行为,保证针头的固定,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此外,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观察液体滴入是否通畅,有无渗漏,如发现药液外渗,应立即停止在该部位输液,重新更换部位穿刺输液。对液体渗漏部位可以使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并观察肿胀消退情况。护理人员应提高穿刺技术,尽量避免在关节等容易导致渗漏的部位输液。

2 妥善固定留置针或针头

留置针或针头脱落也是一个安全隐患,孩子在受到药物的刺激、感受到疼痛或者身体不适时,会哭闹、烦躁、抓扯管道、身体扭动,这就可能会导致留置针脱落或针头移位脱落。此外,家长的不正确抱姿,摩擦到穿刺部位,同样可能导致这种后果。如果家长以及医护人员没有及时察觉固定脱落,就会影响患儿的正常治疗,可能引起血流不止,药液浪费,甚至感染。医护人员在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留置针或针头,按留置针(针头)固定要求进行妥善固定,要做到美观,不影响功能,在输液针头处用胶布交叉的方式贴好输液针,细针管处采U固定法,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固定脱落的发生。教会家长正确的抱姿,以及输液中的注意事项。

3 观察药物反应

在对孩子使用药物治疗时,护理人员必须注意药物的组合是否合理。遵循医生的医嘱正确使用各种药物,以防发生意外,用药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药物的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加强安全管理,预防输液隐患及并发症

应加强护理人员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施全面的护理人员质量评估体系,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因此,医院必须定期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和评估,增强操作技能,提高成功率。同时,要加强巩固护理人员的药理知识,了解掌握一些药物联合使用时的禁忌,防止意外情况发生,实施查对制度,在静脉注射之前,要审核基本资料并及时进行沟通。在交班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做好交接工作,确保孩子的安全。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病房巡视,注意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行为,如果有异常情况发生,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护理人员应尽最大努力与儿童和家庭积极沟通,调动其热情,配合进行治疗,并消除他们的疑虑。

另外,有必要为儿童创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减轻儿童进医院的恐惧感。减少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护理人员还必须对病房进行定期的消毒杀菌。护理人员还应为家庭提供必要的健康教育,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有异常,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要规范药物使用,随着药物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组合药物的使用率也增加了,增大了药物配伍使用的风险率。因此,要结合孩子的年龄、药物信息、输液频率等选择正确的输液工具。应该提前做好风险评估: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在静脉输液之前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风险数据较高的孩子,应详细记录其各项情况。

要优化相关制度,对排班制度进行一个优化。护理人员的高强度工作,很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工作失误,这同样也是一种安全隐患。为此,有必要实行弹性工作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保证护理人员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减轻他们的负担,从而达到提升护理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综上,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的安全隐患有关的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患者自身状况、药物使用以及环境因素。为了确保儿童静脉输液的安全和质量,有必要建立标准制度,保证工作的科学合理。在输液期间要经常巡视,出现问题要尽快解决。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交接班制度、医嘱执行制度等核心制度操作,这样可以很好地防止安全事件,不断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全面协调各项工作,尽可能避免纠纷,提升治疗护理的效率。

猜你喜欢

针头药液输液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治斑秃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