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020-09-10吴海芳
吴海芳
如今的语文课堂已经不是过去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了,现在更多的是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这就需要学生有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有话可说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唯我独尊”,整天绷着一张脸,不愿与他们交流,他们又怎么会愿意听教师讲课呢?所以,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就应该从改善师生关系做起,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
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良好的呢?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听话懂事,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上进心,能知错就改;学生则希望老师不偏心,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上课风趣幽默……在教学《当仁,不让于师》时,我曾就“你所期待的师生关系”这个话题和学生进行了讨论。“尊重”和“平等”是学生多次提到的词。因此,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不妨从这三个方面做起:
一是尊重学生。作为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我们深知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在班级里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们,让他们拥有话语权,在班级体中有存在感,遇到问题能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友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学生如果尊重和信赖教师,更容易受到教师的积极影响。实践证明,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
二是民主平等。在社会上,人们呼吁尊师重教;在教学中,我们倡导民主平等。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明白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在科学和真理面前,师生之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直面学生,坚持民主和平等,有助于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畅所欲言。
三是教学相长。“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知识信息化的今天,“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也能收获新知识;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获得新知识,也能启迪教师。所以,教学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在交流与互动中,学生有了自信心,就能更加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多用激励式的评语,让学生想说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在课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赞美他们;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我们也要适时地鼓励他们,对他们说一句“下次还请你回答,老师相信你能行”。当学生举棋不定、不敢发言时,我们要鼓励他们“凡事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信。
另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1.教师“现身说法”,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适时地分享自己以前的学习经验或者学习感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平等的互动中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让他们有倾诉的欲望。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多开展相关的学习心得交流会,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的期待,让他们在繁忙的学习中能及时地表达自己,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2.引导学生自评,让他们肯定自己。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性格千差万别,有外向阳光的,也有内向稳重的,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健全他们的人格。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學生自评:“在这节课上,大家觉得自己在参与交流、主动探索等方面做得如何?有哪些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点评,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参与课堂活动的乐趣。
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会说
知识面太狭窄往往使得学生羞于开口,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不仅要让他们敢说、想说,还要让他们会说。
首先是备精课,教师要做到有的放失。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活动也是如此。教师要备好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吃透文本,再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认知水平、班级的层次结构、群体的认知程度,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在教学中兼顾每一名学生,是每个教师都要做到的。我们必须站在他们的角度对所教内容进行预设和思考,为教学活动作好铺垫。
二是巧设问题,分层教学。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育学生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好的作用。”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他们的思维呢?笔者认为提问是非常重要的。提问的目的是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真正变成师生情感碰撞的平台。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的一样:“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因此,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必须把握一个度,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紧扣现实生活来设置问题,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话说。
例如,我在讲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时,设置了一个问题:“怎样看待金钱?”由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联系现实展开讨论,让他们谈谈对金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金钱能买来食物,却买不来食欲;金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钱能买来熟人,却买不来朋友;金钱能用来奉承,却带不来信赖……”有的学生说:“合理、正确地使用钱,把它花在该花的地方,那么,我们就是金钱的主人;但如果不规划,不合理地使用钱,那么我们就是金钱的奴隶。”在讨论与交流中,他们懂得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对待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三是打破常规,适当创新。语文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正如于丹教授谈她的随性教学,她带学生去咖啡馆,漫谈人生,这不正是将课堂融入了生活吗?这样的课堂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却又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中学的课堂虽然不能如此“高雅”,但我们也可以适当地变通。
语文教学不是空中楼阁,文本是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时空的桥梁,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融入到教学素材中。例如,在介绍李白的诗歌时,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假如李白生活的年代也有朋友圈,请同学们结合李白赐金放还前后的经历为李白更新朋友圈。
学生觉得这个任务十分有趣,便结合自己的理解为李白编写了朋友圈里的内容,有的学生还去点赞,去评论……这种方式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生动起来,让他们敢说、想说、会说。
(作者单位:安徽省枞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