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发生机制及干预建议
2020-09-10王梓琪
王梓琪
摘要:青春期是生理、认知和社会角色的过渡阶段,青少年要适应生理和心理认知上的变化。适应不良时便会产生许多外化问题行为,影响青少年自身及周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本研究从青少年个体的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学校环境和同伴关系以及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对青春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机制做出解释,并提出外化问题行为的干预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发生机制
外化问题行为(externalizing problem)是指个体不能顺利适应而产生的身心困扰,并用消极方式应对外部环境[1]。青春期是生理、认知和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的时期,青少年良好地适应这三个方面产生的变化便会顺利地渡过这个阶段,适应较差便会产生许多内化和外化问题。在大多数人的青春期阶段,不同程度的内化和外化问题均有出现。与内化问题相比,外化问题不仅影响青少年本身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和人格发展,也关系被其外化问题行为影响到的周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反映个体社会化成败[2]。
国内学者从许多方面展开了对外化问题的细致研究。聂衍刚等人从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关系开展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其研究发现具有神经质人格的青少年很大概率会发生不良社会适应行为,这其中就包括外化问题行为[3]。刘蓓等人从父母严厉管教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展开研究,发现父母对青少年的体罚与心理攻击会导致青少年出现不同程度的外化问题行为[4]。纪林芹、张文娟和张文新从同伴关系的角度解释了一些中小学问题行为的发生,发现不良的同伴关系也会诱发外化问题行为[5]。
外化问题行为在青春期出现较多,并且青春期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青春期的许多行为习惯会一直保持到成年,因此研究青春期外化问题行为发生机制并提出干预建议尤为重要。
1 外化问题行为
1.1 攻击行为
暴力是指学生故意侵害他人的身体、心理等,对他人的身心健康、自由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影响的行为,指向外部,如打架斗殴。暴力攻击行为在青春期出现较多,并且青春期出現的暴力行为可能伴随施暴者一生,处理不好的话将成为毕生持续的反社会行为。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品德不良,也可能是一般过失,有的还可能是情绪问题[6]。
1.2 违反行为
违反行为包括身份违反行为和对立违抗行为。身份违反行为是并未违反法律法规,但是与青少年的身份不相符的行为,如逃学、离家出走、抽烟饮酒等。对立违抗行为是青少年对权威人物持有抗拒和敌对的心态并表现在外部行为上,如情绪失控、与成人争吵、公然违抗他人等。青春期代名词中的“叛逆”,指的就是对立违抗行为。
2 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发生机制
布朗芬布伦纳关于人发展的“生态系统理论”指出人类发展受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和历史时间系统的共同影响。借助此理论,青春期外化行为问题的发生机制可以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方面来分析。青少年外化问题不是由单个因素引发的,而是许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问题行为的发生机制是复杂的,有诱发因素,有根本因素。教育工作者在干预前需要充分了解实际情况,摸清根本原因,从根本原因进行有效干预。
2.1 青少年个体的人格
人格由各种特质构成,反映个体比较一致的行为倾向、内心体验和稳定的内在动机特点,是个体行为的核心动力因素,表现为气质、性格等,并且具有稳定性。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行为与人格关系密切[7]。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产生受其人格发展的影响,大量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青春期外化问题行为与人格有一定的相关性。“大五人格模型”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人格结构模型[8]。在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外化问题行为,而严谨性、外倾性、宜人性较少引发外化问题行为,开放性与外化问题行为的相关性不显著[3]。外化问题行为与青少年个体某些个性心理特征有很大相关,性格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青少年发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几率较小,闷闷不乐、焦虑内向的青少年发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几率较大。
2.2 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
家庭是青少年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的第一场所。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是青少年许多问题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9]。父母是青少年的重要交往对象,会通过行为和言语对青少年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过多采用体罚、过度保护等方法,青少年出现外化问题行为的概率就会增加。如果父母对待问题采用暴力措施,青少年便会不自主地模仿家长的行为,最终表现为青少年出现外化问题行为。因为在充斥着暴力侵犯、偷窃的家庭中,青少年会认为暴力侵犯和偷窃是正常现象,走出家庭与他人相处时便也会采用这种实际上不对的行为。在四种主流教养方式中,权威型父母最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溺爱型、专制型和放任型极其容易引发外化问题行为。
亲子关系对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父母和孩子相互尊重的和谐亲子关系会让青少年觉得自己是被人尊重和关系的,即使与父母、同伴有意见不合之处,也不会离家出走或暴力解决,而是通过平等的对话协商解决。
2.3 学校环境和同伴关系
由于青春期有三大过渡,青少年在对自我的认知上会产生偏差,觉得自己是个成人,其个体自主性和独立性增强。青少年的亲密对象发生转变,从与父母家人关系密切到与同伴关系密切,在这个阶段,青少年渴望像成年人一样交朋友,因此从青春期开始青少年用更多的时间拿来与同龄人进行频繁且复杂的接触,进而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和族群。在整个青春期,青少年对同伴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变化更加敏感。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同伴关系便成为青少年许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在一个小圈子中有一个青少年有外化问题行为,那么很大概率其他青少年受其影响也会有外化问题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某一些学校发生打架斗殴事件较少,而同样的城市另一所学校经常地发生打架斗殴事件,就是学校环境和不良同伴关系在发生作用。同伴关系良好的青少年表现出更少的暴力攻击行为。
2.4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作为外部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和许多行为。如果一个社会崇尚和平、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那么在这样一个社会中青少年发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概率就会较小;如果一个社会崇尚武力,或者说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充斥着暴力、谎言,那么青少年发生外化问题行为的概率就会较大。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对青少年有引导作用,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青少年会不自主地受其影响,建立自己的三观,塑造自身行为。
3 青少年外化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青春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机制是复杂的,每个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成因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遇到外化问题行为要正视并且从青少年自身特点、生活和成长经历、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方面多了解,判断出是哪一方面有问题,然后再耐心地开展干预。青春期外化问题行为的发生机制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方面来分析。相对应地,也可从这四个方面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进行干预。
3.1 了解青少年的人格类型,因材施教
个体的人格是其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属于遗传素质。教师无法改变青少年的人格,但可以在课上和课下,通过仔细观察、充分沟通来了解学生的人格类型,采取针对个体的措施。例如,对具有神经质人格的青少年要耐心且细心教育,不能采取冷处理或者暴力解决。
针对青少年个体的干预可以采用会谈和行为干预。教师要与青少年充分交流,在会谈时教师应富有同理心,使青少年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正向关怀和积极关注。此外,还可以采用代币制的行为干预,与学生一起设置目标,进而制定规则来约束行为,最后消除代币。
3.2 帮助家长营造和谐、充满对话的家庭氛围
许多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如离家出走、暴力等,都与青少年与家长的关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若是家庭因素导致青少年有外化问题行为,教师应积极与家长联系,与父母共同分析具体的问题在哪里,并对其开展家庭教育。如青少年离家出走可能是逃离家长的身心虐待或抗议家长的教育方式,此时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就成为引发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主因,教师为家长和青少年交流创造场所和时机,最终帮助家长营造和谐民主、充满对话的家庭氛围。除此之外,为避免外化问题行为的产生,教师可以在开学班会时进行家庭教育,在许多外化问题行为发生之前,通过增加父母对青春期的认知,帮助家长营造平等、相互尊重的家庭氛围来预防。
3.3 关注同伴关系的交往并改善不良同伴关系
青少年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是青少年由于个体的原因难以正确地处理与正常同伴的交往,而同时却容易被不良同伴接纳,并与其做朋友。教师应教导有外化问题的青少年如何正确选择同伴,减少其与不良同伴的接触时间和接触机会,从而有效干预。
3.4 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创设利于学生发展的社会环境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世纪出生的孩子们已经会熟练地使用手机、电脑浏览各大APP、网页,如抖音、快手等。某些网络平台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青少年如果不加限制地使用网络,很容易诱发外化问题行为。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与其他部门协同合作创设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同样的外化问题行为是由不同的原因导致的,有些青少年本身并无恶意,只是采取的方式不对。如同样是攻击行为,成因可能是情绪控制不良、品德不良和一般的过失。因此,教师在处理此类问题之前,要先充分了解实际情况,不能“一棍子打死”。尊重青少年的人格,耐心细致地观察和分析。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生活经历均共同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對每个青少年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菁菁,窦凯,聂衍刚.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8,26(06):1168-1172.
[2]何一粟,李洪玉,冯蕾.中学生攻击性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57-63.
[3]聂衍刚,林崇德,郑雪,丁莉,彭以松.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04):774-779.
[4]刘蓓,魏志民,邢晓沛,王美芳.父母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06):842-845.
[5]纪林芹,张文娟,张文新.学校欺负与同伴背景的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104-109+118-160.
[6]左其沛.关于中小学生的问题行为[J].青年研究,1985(04):39-46.
[7]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杭州,2002
[8]刘继亮,孔克勤.人格特质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1(03):294-296+289-382.
[9]吕勤,陈会昌,王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01):125-127.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