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种植技术的优化及水稻种植效益提升措施研究

2020-09-10刘绍金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管理措施

刘绍金

摘要:文章基于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现状,分析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了提升水稻种植效益,提出了对水稻种植技术进行优化的策略以及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管理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效益;管理措施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粮食问题不仅是农业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种植效益直接决定我国的粮食总量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其质量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更为宝贵,想要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生产出满足我国14亿人口所需要的粮食总量,就需要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来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上的水稻产量,提升水稻种植效益来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水稻种植过程及注意事项

插秧機播种是目前水稻种植的主要方式,部分偏远地区也需要配合手工插秧的方式来保证水稻插秧播种的均匀性,保证种植的稻苗可以顺利缓苗并适应其生活环境。通常来说,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此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地区,在早稻插秧种植时会选择每年的4~5月份。但是在此春季时节,天气变化比较明显且昼夜温差相对较大,容易由于稻苗不适应外部环境而降低其成活率。因此,在此阶段需要做好对水温的控制,同时在稻苗经历缓苗期之后要选用适宜的肥料开展均匀地施肥作业,做好对肥料用量的控制,避免施肥过多而导致稻苗被烧死的问题,或者施肥不足而造成营养不足的问题,影响水稻的最终产量。

在水稻成功渡过缓苗期之后需要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重点就是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其中的施肥管理工作来说,施肥时机和施肥量都会对水稻的生长速度产生影响,而且在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还需要选择不同的肥料来保障其营养种类充足,同时要做好对施肥量的控制。而针对除草问题来说,水田中的多年水生草本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且繁殖能力较强,容易出现除草不及时的问题。这就会导致水稻秧苗缺乏影响和光照等而造成稻苗枯死问题。针对病虫害来说,这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导致绝收问题。因此还要做好水稻田间管理阶段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在不同生长阶段结合其生长规律和病虫害历史结合化学药剂喷射或物理、生物等方式预防病虫害问题,或者针对已经出现的病虫害问题结合其危害程度和发病情况合理选择病虫害治理手段,最大化减少病虫害对产量的影响。

二、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技术优化策略

(一)改进控肥技术

所谓控肥技术就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对其肥料施用时间、用量和肥料种类的精细化控制技术。由于在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中对氮肥的施用量过大,导致其利用率过低而造成肥料浪费的问题,同时还会造成较多分蘖和病虫害发生概率、降低成穗率等问题,影响水稻的健康生长和最终产量。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氮肥使用方式,采用漫灌式的方式进行科学施肥。比如可以优化水稻生长前期的氮肥用量,降低其总肥量之中的比重从80%调整到60%。同时将水稻生长中后期的氮肥施加量在总肥量中的占比由20%提升到40%。通过此种控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推迟分蘖时间,起到壮蘖和保蘖的作用,从而也可以提升成穗率,提升氮肥的利用率,减少肥料浪费,实现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的提升。

(二)优化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其产量影响最为严重和直接的危害因素,为了保障水稻健康生长,需要对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优化。比如在水稻种植之前,选择自身具有较高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而且可以采取拓宽水稻茎粗度、缩短水稻基部节间、将水稻上部和中间节间拉长等方式来提升其抗病虫害能力。还可以及时将水稻的无效分蘖进行清除来提升其抗病虫害能力。此外,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来预防和治理病虫害问题,比如针对二化螟等害虫的防治,利用其天敌,也就是稻螟赤眼蜂、支柱、隐翅虫、青蛙等来防止此种虫害。或者是充分利用病原微生物来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三)优化水稻种植环境

水稻种植环境也直接影响水稻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这就需要在水稻种植之前选择种植地时,尽量选择远离工业生产区的种植地,防止工业生产对水稻种植地土壤造成污染而影响水稻的健康生长。同时在确定种植地之后需要采取现代化仪器和方法来实时监测种植环境,保证环境中的各项指标满足水稻健康生长的要求。

三、提升水稻种植效益的管理措施

(一)科学灌溉

水稻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量比较大,为了保证水量充足,需要在水稻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相应的、科学地灌水方式,保证灌水量和灌水方式符合要求。比如在水稻秧苗期间,由于其植株比较矮小,其抗旱能力比较强,需要控制其生长土壤环境中的含水量在60%左右,不宜过高。而在水稻的拔节期,在此阶段的水稻生长速度较快且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这就需要采取合理化的灌溉方式来保证水量充足。尤其是在抽穗期,此阶段的水稻需水量最大,这就需要适当增加灌水力度。此外,在此灌水过程中需要通过科学的灌水方式来节约用水,比如通过无水层灌溉或湿润灌溉的方式,既保证水稻生长的水量需求,保证水稻生长土壤环境处于富氧状态,以此来保证水稻产量。而且要尽量减少灌溉用水量,提升灌水作业经济效益。

(二)合理施肥

肥料施用是保证水稻生长过程中所需营养充足的关键手段,但是在施肥作业中要保证施肥的合理性,比如在确定肥料用量时,应结合水稻产量目标,在移栽之前使用1.5~2t之间的农家肥,还包括20kg普钙,以及10~20kg硫酸钾肥等。在移栽完成之后需要施加尿素或者其他氮肥,确保一次性追肥工作的完成。

(三)适量喷洒农药

喷洒农药是水稻种植过程中开展病虫害防治的最主要手段,但是农药的过量喷洒,不仅会影响水稻生长情况并降低其产量,而且还会影响土壤营养状况,甚至导致农作物中的农药含量超标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在害虫的幼虫时期或者是病害初期,可以在农药中添加增效剂来提高其要小,加强对水稻的全面保护。同时还要合理控制农药用量,避免用量过少而难以起到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作用,而用量过多则会影响水稻正常生长以及引发农药残留等健康安全问题。

(四)适时收获

收货时间和方式也影响水稻产量,通常在水稻即将收获时要做好收获工作的准备工作,确保收获所需农机设备以及相应的驾驶员等人员到位,并做好农机设备的检查确认。在水稻生长到90%以上的支柱都出现茎叶变黄或粒粒变硬的情况时则可以进行收获,或者是通过对籽粒颜色的分辨来判断是否处于最佳收获时间,以此来确保水稻的最大产量。

结语

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种植效益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为了最大化提升水稻产量和种植效益,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水稻产量和质量需求,就需要对水稻种植过程中的控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种植环境等进行优化控制。而且还要从灌溉、施肥、农药施加以及收获等环节做好管理控制以提升水稻的种植效益,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耿维. 浅析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 农业与技术, 2019, 39(04):119+121.

[2] 陶秀丽. 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 农家致富顾问, 2020, 000(006):47.

[3] 方萍.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

[4] 文德明. 水稻栽培技术与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措施[J]. 农村科学实验, 2019, 000(028):94-95.

作者单位:四川省旺苍县九龙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

猜你喜欢

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电厂设备运行管理的探析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
浅析机械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