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自然观视域下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
2020-09-10王思远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广义上的自然观,即不是研究人以外的世界。生态环境问题也不是人以外的问题,其实质是异化的人自身和物质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美好环境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要致力于“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保障,尊重自然,树立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的理念。
关键词:自然;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新时代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告诉我们,环境问题不是人以外的问题,其实质是异化的人自身和物质世界。所以生态环境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其最终目的是异化了的人的复归,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自然”这个词,在西方的语言中大致有两种基本含义。第一种是常用的意义上,指自然事物的总和或聚集,与人工制造物相对;第二种可以说是“自然”的原义,指本性或本源,即不是被什么决定的,由自身决定的自然而然的东西。很显然,自然的概念是先有原义后有常用义的。在中国语言中,也有两种基本含义。狭义上,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相对立的物质世界;广义上的自然既包括整个物质世界,也包括人自身、包括人脑的思维机制以及过程、还有包括由人和人的相互关系所结成的社会的系统和运行机制。我们所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广义上的自然观,即不是研究人以外的世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1]95。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也强调:“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2]518。
有了人的大机器生产、有了人的物质上的发展,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有了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就以我们现在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摆在我面前。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一种异化的关系,在这样的社会形态下,人的本质力量难以逃脱物的束缚,自然在人眼中只不过是对象和有用物,这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尖锐的矛盾中。而要完全解决矛盾,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描述中找到答案,因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的概念与“异化劳动”的概念联系了,也就是说,马克思共产主义的理论开始同政治经济学批判有所联系,而他后期的一部大著作《资本论》实际上是他的共产主义学说最重要的一部力作。
二、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进入新时代,应该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一)尊重自然,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人不仅是能动的存在,而且也是受动的存在。人能动地利用和支配自然界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可以脱离自然界的制约而肆意妄为,也不是要自然界一味服从人类。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的自然规律为前提,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无论如何强大,必须受到客观的自然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否则,就是背离了人和自然关系的辩证法。对于主体的能动性既不能过分膨胀,也不能完全消解,必须强调能动和受动、合规律性和目的性、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统一于人类的实践之中。马克思指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关爱自然是为了人,利用自然也是为了人。工业文明已经导致了对自然的严重破坏,惟有尊重自然的价值,注重建设自然,对自然进行生態补偿,才能实现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新时代要求我们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致力于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公民绿色发展、消费理念
在思想上要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并重,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发展协调同步。在人与资源环境之间,人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因而必须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育人们自觉、自律的生态意识,这将有助于人们形成珍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摒弃人类自我中心的理念,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系统整体中,不仅人是主体、有价值,自然也是主体,因此,人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地对待自然。
在生活消费上,要摒弃消费主义,积极扭转人同他的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必须摒弃“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消费观,积极建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消费主义不以商品的使用价值为消费目的,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这一点在新时代的中国也已经有所表现,一方面是企业出于营销的需要,大规模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告诉人们什么更好;而人们之间的攀比、炫耀风气也很明显的表现出不是真的有需求,而是成为了物品的奴仆。由此可见,消费主义的实质是拜物主义,它是通过对物的占有和消费体现人的生活方式、身份地位和优越感。这种消费主义价值观具有严重的危害,是导致资源生态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论根源。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消除消费主义的危害,摒弃消费主义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还应该树立以绿色财富为主的财富观。所谓绿色财富是指以资源、环境和社会安全为前提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财富,它包括绿色人造资本、绿色自然资本和绿色人力资本。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主客体两方面的进程。客体进程表现为经济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科学技术及城乡建设的生态化;主体进程则表现为使人学会生态化思维。生态文明建设最终要落实在主体上,没有具有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的人,一切都是空话。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首先需要每一个公民树立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的理念,为国家发展美好蓝图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
王思远,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