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分析

2020-09-10葛涛

电子乐园·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

葛涛

摘要:电力工程项目中使用测量、传感以及其他先进控制方法和智能化电网技术,能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充分满足用户稳定、安全和持续性的发展要求,为行业整体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鉴于此,本文对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建设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工程;智能电网技术;柔性输电

引言:

现阶段国内电力设施建设规模正在不断地延伸,在现代化科学设备的帮助之下,电力设施总体质量均得到提升,能够采用智能化电网运行的方式保障社会整体用电稳定性。智能化电网的使用,不仅有利于开拓电力企业全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

1智能电网的特征

1.1电网架设稳定性强

因为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经纬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也有很大的难度,直接关系到电网的最终建设效果。比如,容易出现地质灾害或其他恶劣环境的区域,必然会对电网建设造成一定阻碍,并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有较大威胁。为了使电网稳定运行,需要对电网架设的稳固度进行强化,尽可能降低区域性断电的事件发生。

1.2节能性更强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力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受到我国大环境的影响,电力使用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而实施智能化电网系统的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缓解电力资源浪费问题。智能电网相比较传统的电力供应模式来说,有更为突出的节电能力,对实现节约型社会具有显著意义。

1.3优化配置电网资源

城镇化进程的深入,使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城市面积不断罗达,导致城市的生产生活对电力供应更加依赖。但由于我国地势非常复杂,各地区对于电力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不同地區的电力需求和供应进行有效调节非常关键。建设智能电网,能够合理优化既定资源的配置,使传统配置不灵活的问题得到改善,有效提升了电网资源配置水平。

2电力工程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效果

2.1实现智能化供电功能

现阶段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所面临重大的阻碍,就是要在确保城市供电稳定性的前提之下,还需要控制供电调节状况。因为城市需要的电力供应存在差异性和丰富性,因为客户不同,促使后期生产项目均会得到限制,相对应的电力需求也会存有差距。电力工程技术应当联系智能化网络的优势,在内部根据实际需求并在系统的帮助之下,实现对多种不同供电需求的供应。例如,在目前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交流电源以及直流电源等多种类型。工作人员在电网建设中采用上述两种电源类型,有利于强化智能电网整体供应质量和效率,确保智能电网的经济运行回报率,有助于电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2.2优化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上的提升才是保障整体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有利于保证电能供应的可靠程度。在电网建设中,要想提升总体质量,就需要强化电能建设工作,工作人员需明确实际线路中电能运行状况,并根据实际需求,将其分化为多个不同的层次,以便于开展后期的管理工作。在现阶段电能质量优化环节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依据智能化补偿技术,采用多种优化方式,从而提升智能电网运行效率,减少前期投入成本,保障后续输送电流的稳定性。

2.3用电量的智能计算

在以往电网测量电量消耗状况的环节中,通常情况下会采用电表的方式实现对用户消耗量的统一管理,但是因为现阶段城市化规模正在扩大,以致于居民对总体电力需求正在不断提升,以往的测量模式难以突出高效的运作优点,经常会在后期管理环节中出现测量数据存在偏差的状况,严重影响电力公司的后期收益。针对此类状况,电力公司开始采用现代化的测量方式,将电力系统和智能电网相融合,从而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实现对电量消耗状况的统一化监管。具体的计量方式能够朝向更加智能化和准确化的方向运行,此类计量方式会以现代化电能管理技术为前提,采用分层次查验电费的方式,有利于实现对用户消耗量的统一管理。

2.4完善预警网络性能

电力系统运作需要保障城市电路运行质量,把控经济智能化分配等环节,才能建立起高质量的电力供应系统,因为电力系统需要配置整个城市的用电状况,其中会涉及大量的电力设施和线路,以致于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针对此类状况,就需要强化自身的预警管理,将网络系统与智能化网络系统相联系,保障电路的安全运转。由于电力系统供应状况会与城市群众和企业用户有着直接的联系,会决定其生产活动,所以电力公司需加强对此环节的重视力度,把控多项细节,防止出现电力系统内部故障,避免影响到社会的发展。预警管理网络系统是在现代化电力设施中,经常会使用的一种技术,其往往利用对各类数据信息的收集,在电路工程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体制。一旦电力设施内部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此类预警系统就会实现自我排查,如果遇到较难的安全隐患,会将大量数据上传到中央控制系统,并发送到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不仅有利于第一时间发送系统运行故障警报,同时也会降低维修时间,有助于保障整体电路设施的运行稳定性。

3我国智能电网的前景展望

虽然我国对于智能电网的研究时间较短,相比较发达国家依然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通过分析国外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可以得知,国外对于电网建设更加重视环保方面的问题,但我国主要还是应用的传统电网模式。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对能源需求的增长,传统的电网运行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发展需求,而且存在不环保和消耗大的问题,因此,近些年国家对于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在开展智能电网建设的时候,首先要搭建完善的核心技术体系和智能应用体系,对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增强,对智能控制应用程度进行强化,为我国电力事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结束语

在目前我国电力系统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不断有先进技术应用其中来提升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电能需求量和质量要求。此外,针对电力系统中比较关键的电力调度功能来说,更是需要通过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提升电力系统的集成、自愈和兼容等功能,充分发挥调度自动化的应用优势,进而可以提升智能电网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文涛.智能电力监控在医院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19,37(03):78-79.

[2]李永德.基于电网安全策略的稳定控制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7(03):34-35.

[3]常鸿,王斌.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助力甘肃乡村振兴[J].农电管理,2019(02):50-52.

无锡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宜兴分公司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
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BIM系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的施工进度与安全管理浅探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工程焊接施工工艺创新研究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母线PT爆炸引起供电系统失压分析
变电站电力工程中土建施工的造价控制
基于DMAIC的电力工程创优实现路径研究
浅析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