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高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2020-09-10康晶晶
康晶晶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人生哲理。学生只有认真学习文言文,才能汲取其中的精神营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考虑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能力,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其中的方法。
一、融合各种趣味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各种散文、小说,但还是无法轻松读懂文言文。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他们缺乏兴趣,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对此,教师就要借助各种教学工具,融合各种趣味元素,开展文言文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以《荆轲刺秦王》为例。《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具有悲壮色彩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的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的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用多媒体展示了《荆轲刺秦王》的连环画:
然后,我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将连环画中的故事讲述出来。在连环画的辅助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并准确说出了四幅连环画所对应的情节。第一幅图画的是易水送别,第二幅图画的是荆轲献图,第三幅图画的是荆轲刺秦王,第四幅图画的是秦王绕柱。之后,他们还用简洁的语言讲述了故事: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赢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拍节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出行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行动失败,被秦王的侍卫所杀。
二、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一些教师习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严重侵占了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阻碍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因此,笔者建议教师适时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交流、互动中取长补短,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以《兰亭集序》为例。《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文章,结合课文注释翻译原文。
2.本文写了哪些内容?请在小组内探讨。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文章写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写了文人雅士临流赋诗、开怀畅饮的场景,“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之后,作者发出感叹:“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他认为人总是要死的,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作者在对“死亡”的审视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写出了他对生与死、古与今的思考。
总之,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细心、有耐心,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根据具体的学情优化教学的策略,改變教学模式,与学生共同进步。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