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家福里的小康路

2020-09-10杨玺余宏

今日重庆 2020年7期
关键词:巴南老白巴南区

杨玺 余宏

开栏语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属于人民。曾经,我们如此幢憬小康;如今,全面小康触手可及。本期开始,《今日重庆》开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专栏,讲述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那些小康故事,聚焦巴渝儿女团结一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

69岁的白太平是一位摄影爱好者。

从最初随心给家人拍生活照,到后来用镜头记录城市变迁,老白手拿相机已经整整四十年。他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按下过多少次快门,拍摄过多少作品。

40年来,老白手中的相机从胶片变成了数码,拍出的照片从黑白变成了彩色。唯一不变的,是老白闲暇时翻看相册的习惯。在他看来,家里厚厚的一摞相册,珍藏的不仅仅是城市变迁,更是自己和家人在小康路上的足迹。

7月12日,九龙坡区华岩镇中南村社区一套3室1厅的自建房里,白太平和老伴准时收看《新闻联播》。一条“十八洞村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闻牵动了老白的回忆:“一转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快收官了,我家新买的商品房也要接房了。”

翻看着一本本旧相册,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家里的变化。

1951年,白太平出生在巴南区麻柳嘴镇一个农民家庭。几年后,在煤矿上班的父亲突遇意外因公离世,留下一家老小8口人。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白太平念完初二就回家了,他种过地、拉过船、教过书。后来,为了多挣些钱,白太平离开巴南老家,独自来到中梁山煤矿,先后当过掘进工和宣传干部。

1992年,在十多年的两地分居之后,白太平终于把妻儿从老家接了出来,借住在单位的招待所。5年后,有了些积蓄的白太平和几位同事“合资”修了一栋4层楼高的自建房。再后来,他和儿女们分别在上桥、跳磴购置了多套新房。

与此同时,白太平的弟弟妹妹、侄儿侄女们也分别到西藏、四川、江苏等地打拼。这些年,靠着国家的好政策和自己的努力,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全家挤在四间土墙房,到家家住进新房;从出门全靠双脚,到户户有了小汽车;从种田务农,到开公司当老板……如今,一大家子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还记得这张照片吗?我们在洛碛街上一家相馆照的。”老白翻开一本红皮相册,指着其中一张印有“一九七六年春节”字样的黑白照片说。照片上,老白的爷爷坐在两个孙女间,而老白夫妻则和母亲、弟弟站在后排。

“啷个可能不记得,这是我们结婚后拍的第一张全家福。”老伴笑着回答。

“这张呢?1982年儿子两岁时,我借了部胶片相机给你们拍照。”

“记得记得,当时我们身后的那四间土墙房,还住着全家十来口人。”

“这张,我印象最深刻——1985年,在沙坪公园,我和女儿在湖边拍下了人生的第一张彩照。”

“还有这张,2008年,巴南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残破的土墙房即将被拆除,儿子特意赶回老家拍照留念。”

“土墙房变成了小洋楼。2019年,我们在妹妹家两层高的新居门前,拍下了新全家福。”对比43年前的那张老全家福,照片从黑白变成了彩色,画中人也从7个变成了26个,而白太平也从“小白”变成了“老白”。

在老白的家庭相册里,一组儿孙做作业的照片,也形象地反映了小康生活是如何一步步地走近一家人身边的。

1989年,在巴南的老屋门前,老白的儿子白智勇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做作业。“一根长条凳、一个小板凳,农村娃的家庭作业就是在这儿完成的。”老白说,当年,他特别想存钱给儿子做一套像样的书桌。

1992年,上初中的白智勇被接到了老白身边。这一年,他不仅有了可以放一堆课本的茶几,还有了可以练打字、玩游戏的学习机。

2018年,老白的外孙也上学了。照片中,他正对着电脑,通过视频向老师“讨教”。如今,小外孙的不少家庭作业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并通过网络提交给老师。

“曾经,我们如此憧憬小康;如今,全面小康触手可及。”在老白看来,随着祖国一天天强大,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从我儿孙完成家庭作业的场景,就能看出社会不断进步和科技飞速发展。”

猜你喜欢

巴南老白巴南区
巴南:党建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烟头换鸡蛋
乐享四季 生态巴南
采春茶 学茶艺
重庆公路物流基地引领巴南快速发展
重庆市巴南区石漠化治理初探
我的邻居是大侠
暑假乐开花
丸药
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