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开的幸福

2020-09-10田义彬

今日重庆 2020年7期
关键词:永胜书记

田义彬

核心阅读:七月下旬,扶贫日记《坪坝花开》公开出版。这本13万多字的书,记录了石柱县中益乡坪坝村驻村第一书记韦永胜对农村贫困现状、原因的深入思考,对扶贫政策落地落实的描写,对扶贫工作收获与汗水的总结与感悟。

Core Reading: In late July,the diary on poverty alleviationtitled Development in Pingba waspublished. This book with 130,000Chinese characters records the in-depth thinking on the currentsituation and causes of poverty inrural areas of Wei Yongsheng, thefirst residency secretary of PingbaVillage, Zhongyi Township, ShizhuCounty. It also records his description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vertyalleviation policies, and his summaryand perception of the gains andhardship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今年7月下旬,名為《坪坝花开》的扶贫日记公开出版。在这本日记里,浓缩了韦永胜的3年扶贫时光,也凝聚了他在坪坝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2017年9月3日,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派驻7名扶贫干部来到石柱县中益乡。来自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韦永胜,正是其中之一,他被安排到中益乡坪坝村担任第一书记。

曾耕耘在三尺讲台的园丁,从此扎根大山,为贫困群众播种希望之花。如今,这些“花儿”历经风雨,向阳盛开。

贫困之源是群众思想意识的落后和等靠要的懒惰思想作祟。要拔穷根,摘穷帽,首先要开展志智双扶,坚持群众主体,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 《坪坝花开》

初入坪坝村,韦永胜很快就摸清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这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木房大多年久失修;庄稼还是玉米、红苕和土豆“老三坨”;不论天晴落雨,村民总是聚在一起喝酒、打牌、聊家常,粮食能自给自足就很满足了。

头一遭走访村民谭登甲家,就让韦永胜“摆起了脑壳”。

谭登甲年过古稀,有点文化,喜欢打点小算盘。当韦永胜一行人来到他家时,还没等韦永胜开口,谭登甲先来了一大段“自我介绍”:本人75岁,在村上当过多年的会计和队长,1975年扎管留有后遗症,1998年种黄连亏损两万元;妻子72岁,膝盖有问题,患有高血压。儿子谭仁51岁,在广东务工,前段时间刚离婚,孙女在成都念书,孙儿在石柱上班。儿孙都没有尽赡养义务。我们两个老人没有劳动能力了,什么收入也没有……

谭登甲老两口此前一直在吃低保,所以向韦永胜哭穷,想继续吃低保。

多次外围调查,韦永胜得知谭登甲一家并不符合条件:他的儿子、儿媳在广东打工月收入7000多元,孙子在县城开广告公司,还买了房。两位老人医药费不高,由孙子全部承担,住房安稳,医疗也有保障。

“一是你家不符合吃低保的条件;二是所有低保户都要公开评议,大家说了算;三是有弄虚作假的,大家都可以反映情况,我们核实后做答复……”多次登门,韦永胜一方面给谭登甲宣讲政策,一方面也提供产业帮扶。

低保评议动起了“真刀真枪”,谭登甲慢慢也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如今,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老两口养了10桶中蜂,每年能采收百斤蜂蜜,家里还种了蔬菜,养了大肥猪,加上两人的养老保险金、种粮直补、公益林补贴,年收入过万。

一斤饼干,干群心连;一次扶贫,此生情牵。扶贫不单要“扶”,还要“抚”,扶贫还需要“抚志”“抚情”。

——《坪坝花开》

谭枢兰是一个特困户,幼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现在孤身一人,郁郁寡欢,时常坐在家门口,望着屋前来往的人群和车辆发呆。

2017年10月23日,是官田赶场的日子。韦永胜在官田黄福副食超市买生活用品时,碰见裹着白头巾的谭枢兰也在挑选饼干。

“韦书记也来赶场买东西呀!”谭枢兰打个招呼之后,又转身翻翻这,挑挑那。

“我揣摩她的心思,或许不知道选什么,或许是舍不得。”韦永胜于是迅速称好一袋饼干,递到谭枢兰跟前。“要不得要不得,这怎么行呢!”或许是独处太久,谭枢兰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关爱,不知所措连连推脱,直到超市老板劝她收下。

“韦书记,进来坐,歇个凉!”“韦书记,这个是刚烤好的洋芋,你尝尝!”“韦书记,这是我专门去给你捡的板栗!”……从那以后,谭枢兰变得开朗了不少,只要见到韦永胜,就会招呼他去家里坐坐,把好吃的翻出来,甚至经常送吃的到村委会办公室。

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韦永胜被瓢泼大雨惊醒,穿起雨靴就往谭枢兰家跑。原来,前一天谭枢兰家风貌改造刚进场,工人把烂瓦片取掉了还没来得及盖新瓦,屋顶上只遮了塑料薄膜。

“韦书记,你啷个这么早跑来关心我!”

“雨下这么大,我担心你家漏雨!”

两人一边抓紧“抗洪救灾”,一边拉着家常。老人的泪花在眼眶里不停打转。扶贫抚情,点点滴滴行动的付出,在谭枢兰心里,却胜过千言万语。

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我们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始终保持公仆本色。

——《坪坝花开》

“韦书记,老屋基的路基建设又不让施工了,快去看一看。”2018年1月10日上午,韦永胜接到电话,村综治专干马勤文在电话那头显得有些慌张。

老屋基是坪坝村双洞组一个相对较大的院落,现有18户86人。早年间,中益乡至官田乡的公路从老屋基院落间穿过,而今公路要提档升级,扩宽路面,左右两边都涉及占用农户的房屋或院坝。村民觉得吃亏不愿后退,所以公路建设进度一拖再拖。

马世奉和陈友洪两家房屋是联排,按照公路建设规划,两家的前院坝要再截去1.5米左右。因为担心公路边缘离门口太近,增加危险,马世奉和陈友洪两家只同意后退50厘米。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家乡正逢千年难遇的发展机会,你们两家房前屋后不是绿水就是青山,发展乡村旅游简直是绝佳之地。以后,家门口停不了车、过不了路,哪个游客愿意来?你们这不是自断财路吗?你们担心的安全问题,我们村委一定协调施工方做好。”韦永胜把住了马世奉和陈友洪两人在外当包工头见多识广的优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几方合手言欢,公路建设顺利推进。

现在的老屋基,宽敞的马路直通家门,家家户户开起了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当初的“障碍一米五”变成了“发展一米五”。

“我发现,我已经深深爱上这片土地。如今,这里的父老乡亲,都已成了我的亲人。”韦永胜在自己的日记本上留下了动情的一笔。《坪坝花开》虽已结集出版,但韦永胜和坪坝村民的故事仍在继续。

猜你喜欢

永胜书记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我的爷爷是村书记
陈永胜 一鸣惊人
陈永胜 谋男郎 高起点
一种两级双吸管道输油泵
瓦采街夜市
驻村书记
扶贫的“正确打开方式”
书记家的狗
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