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中标准站向复杂换乘站演进若干建筑设计问题研究
2020-09-10李群
摘 要:本文分析了运营中标准站向复杂换乘站演进中的若干建筑设计问题,得出车站形成应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及线网规划要求,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并应满足城市景观及环境保护要求。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改和施工对地面建筑、地面交通影响。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标准站到换乘站;站位研究
中图分类号:U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903(2020)07-0000-00
1工程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增长给我国城市交通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缓解这种交通问题,各个城市的地铁轨道交通正在飞速发展,其中所建车站形式多样。随着城市线网规划的不断增加,原设计的普通站在后期规划中变成换乘站,如何设计车站、改造原车站,应从一个建筑专业的角度整体、系统、统筹的考虑该问题。一座地铁车站的整体规划、使用功能、布局组织应满足科学、合理、方便、经济等原则。
2建筑设计的重难点
(1)新车站的站位问题,应考虑拆迁、原车站站位、省府大院搬迁、管线、工程施工安全等因素。(2)换乘方案研究,丁公路北站定为1、4号线的换乘车站,但1号线为已建地下二层标准车站,站台宽度只有10.4m,与4号线车站换乘以后,客流急剧加大,该站台宽度不能满足客流疏散要求。故需要对1号线车站进行一定的改造处理,以满足车站换乘需求。
3车站建筑设计方案
3.1设计原则
(1)车站布置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要求,在考虑最大限度地吸引和疏散客流的同时,应妥善处理与城市交通、地面建筑、地下管线、地下构筑物之间的关系,应尽量减少房屋拆迁、管线迁移和施工时对地面建筑物、地面交通及环境和市民的影响。(2)车站设计应本着“以人为本,乘降安全、经济适用、简约美观”的原则,以交通功能为主,满足乘客使用需求,做到安全方便、疏导迅速,布置紧凑,便于管理。并设置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防灾、救灾等设施,为乘客提供适宜、便捷的乘车环境。(3)地铁各线路交汇处的换乘站应使换乘客流组织合理、快捷,尽量避免交叉。换乘站应按线路的建设时序选择合适的预留接口条件。
3.2站位研究
3.2.1站位一
(1)车站后期在公示4号线用地范围时,引起了省府大院住户的强烈反对和投诉。考虑省府大院规划拆迁的时序性,施工图阶段车站站位重新比选,综合考虑拆迁、换乘功能及穿越既有线路等因素。(2)站位设置在北京西路以南,丁公路西侧地块内,车站位于丁公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附近,丁公路上,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共设3个出入口,2组低风亭。车站规模为:163.8m×23.8m 车站总建筑17320㎡,其中车站主体面积:13424㎡,附属面积:4048㎡。(3)车站需拆迁20栋房屋约 2.83万㎡(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职工宿舍、丁公路沿街店铺、丁公路菜场住宅、省副食品公司职工宿舍、中房南昌分公司还建房及五鑫宾馆),区间下穿17栋房屋约4.15万㎡,其中下穿省府大院房屋约3.58万㎡,下穿丁公路西侧房屋约0.57万㎡(如家宾馆原南昌市电子工业局职工宿舍、民房住宅及南昌市生资商店兼住宅)。(4)车站优点:车站使用功能好,换乘空间大。施工期对1号线的运营影响较小,需要破除一端墙体连接换乘通道。车站缺点:施工期间,丁公路(金盘路-北京西路)临时封闭,增加了丁公路大量地下管线的迁改工作。(5)车站建设除需拆迁房屋2.83万㎡外,线路还需要下穿省府大院共11栋房屋(建筑面积约3.58万㎡)、下穿丁公路西侧房屋6栋(建筑面积约0.57万㎡)。施工期间盾构区间下穿建筑物风险大,拟考虑对下穿房屋进行人员临时清空。运营期振动影响范围大,住户上访风险大,维稳难度大。核工业地块需清障、拔桩处理(土建投资:约1170万,清障、拔桩费用约280万元)。
3.2.2站位二
(1)车站设置于北京西路以北东三路与北二路交叉口,为1、4号线换乘站。1号线车站沿北京西路布置。4号线车站位于原省府大院内。 4号线丁公路北站为地下三层车站,车站主体净尺寸159m×23.8m(长×宽),开挖深度为24.67m,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设备层,地下三层为站台层。车站共设有3个出入口、2个消防疏散口、两组风亭、一个换乘通道,除1号风亭为附属地下两层结构外,其余均为地下一层结构。(2)车站设置符合省府大院整体搬迁的规划要求,施工期间不对北京西路交通产生影响。车站建设需要拆迁6栋(3.17万㎡),区间需要下穿省府大院8栋房屋(2.87万㎡)。经测算,拆迁后,在实现规划路的情况下可就地还建住宅套内面积约1.7万㎡,约占总拆迁面积的60%。
3.2.3站位三
(1)站位设置在北京西路以南,丁公路西侧地块内,车站规模145m×23.8m、换乘通道约21m、设置2组风亭、3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出入口为原1号线预留出入口,存在问题换乘通道长度约21m,缓冲空间较小,容易形成客流拥堵。(2)施工期间,丁公路(金盘路-北京西路)大部分需临时封闭,留约4.5m道路,相比原方案增加了丁公路大量地下管线的迁改工作。(3)除车站建设需拆迁房屋1.14万㎡外,线路还需要下穿省府大院共13栋房屋(建筑面積约4.59万㎡)、下穿丁公路西侧房屋8栋(建筑面积约1.05万㎡)。
(2)(1)(4)施工期间盾构区间下穿建筑物风险大。运营期振动影响范围大,住户上访风险大,维稳难度大。核工业地块需清障、拔桩处理(土建投资:1170万左右,清障、拔桩费用约280万元)。由于洪城大厦距离1号线车站主体间距离过近仅有12m,该处有两根雨污合流管(管径2m×2m、砖,埋深3.3m/3.0m)必须从该空间敷设,1号线原预留2号出入口实施难度和风险较大。
3.2.4站位比選
经综合比选,从车站主体拆迁面积、区间下穿房屋面积、车站功能、对1号线的影响、对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线的影响、施工风险、运营振动等多方面比选,最终选择站位一为车站最终站位。
3.3换乘方案研究
(1)丁公路北站定为1、4号线的换乘车站,但1号线为已建地下二层标准车站,站台宽度只有10.4m,与4号线车站换乘以后,客流急剧加大,该站台宽度不能满足客流疏散要求。故需要对1号线车站进行一定的改造处理,以满足车站换乘需求。
(2)考虑1号线大规模改造可实施性差,通过调节换乘通道长度,来缓解换乘客流疏散的压力。考虑到车站临北京西路一侧出入口的布置空间,以及施工期间不对北京西路交通产生影响,综合考虑将换乘通道定为70m长,从4号线南侧端头引出连接至1号线北侧公共区中部位置。
(3)本站换乘客流较大,由于1号线设计未考虑4号线的接入,因此容纳客流通行能力有限。本次仿真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要验证换乘通道长度和及连接位置,因此建模,主要分析1号线站厅及换乘通道部分。仿真分析客流采用预测客流。仿真时间段选取一个高峰小时。
(4)采取隔离措施使得换乘客流单向循环客流组织方案:由于客流流线不存在交叉,通行效率较高。
(5)根据仿真分析,宜采用长通道换乘,因此换乘通道最终采用,1号线换乘4号线时采用短通道,让1号线客流能尽可能快速到达4号线,4号线换乘1号线采用宽、长通道,高峰时采用通道内绕行,使客流缓慢的到达1号线,减轻1号线车站压力,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1号线站台规模不足的问题,故运营公司需考虑应急预案,在高峰时段采取站外限流、站内绕行和加大1号线行车密度的方式缓解客流对1号线的压力。
4结语
在地铁轨道交通逐渐发达的今天,地铁车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而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又是整个车站设计中最为主要的环节之一,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秉着以人本的设计原则,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实现设计合理的最大化。
收稿日期:2020-06-05
作者简介:李群(1982—),女,安徽滁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Research on Several Architectural Design Issues in the Evolution from Standard Stations in Operation to Complex Transfer Stations
LI Qun
(Shanghai Tunnel Engineering Rail Transi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235)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several architectural design issues in the evolution from standard stations in operation to complex transfer station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stations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ity’s overall planning, traffic planning, and line network planning, and properly deal with urban traffic, ground construc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derground pipelines 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s shal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urban landscap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Minimize the impact of house demolition, pipeline relo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n ground buildings and ground transportation.
Keywords: Metro station architectural design; standard station to transfer station; station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