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分析
2020-09-10桂腾峰
桂腾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城乡交通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公路工程建筑规模日益扩大,各种先进的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在应用,提升了整体的公路质量。然而,有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后期的养护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公路工程作用的发挥。本文分析了公路施工技术管理要点,探讨了公路工程养护策略,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养护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各种私家汽车逐渐增多,对公路的承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城乡公民的交通需求,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交通环境,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养护方面的研究非常关键。有利于提高公路工程的综合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助推区域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
1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1.1 路基施工技术管理
从公路工程施工现状分析,路基施工是关键。第一,应结合实际的路基施工现场环境,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在正式施工前,及时清理基底,强化路基稳定性、压实度的控制。第二,强化施工材料质量检测,有效地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及路基的碾压指标。第三,控制填筑、碾压施工质量。在公路路基工程施工中,可选择分层填筑、碾压手段,把握好每层的厚度,一般在20-30cm为宜。然后,及时对公路施工质量予以检查,为后续施工打好基础。
1.2 路面施工技术管理
路基施工结束后,即步入路面施工环节,加强路面施工技术的管理,有利于保障路面的施工水平。例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为了更好地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把控施工原料的质量,科学地设计配合比,并有效地控制混合料的拌合情况,保证所有投入使用的材料质量达标。当材料配置结束时,还要有效地选择具有保温、自卸功能的车辆,便于把材料运至施工区域,组织摊铺、碾压施工作业。在此期间,一定要确保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达到相关标准。当路面施工结束时,还需做好养护管理,以免路面发生裂缝等质量问题。
1.3 边坡施工技术管理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边坡施工很重要。在施工前,相关人员需积极地进行现场勘察活动,全方位了解边坡施工环境、条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有效地把握各个边坡施工要点,保证边坡结构的稳定性、牢固性。可选择工程护坡/植被护坡措施,以免边坡路段产生滑塌,增强工程的稳定性。
1.4 构建技术管理机制
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工程,若未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极易使工程埋藏各类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水平,应对现行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与完善,明确划分各项指标,让公路工程各项施工环节“有章可循”,使得所有工作人员均可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充分地完成本职工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公路工程高质、高效的进行施工作业。实施施工技术管理责任制,具体落实到个人,确保工程施工作业有序地开展。
2公路工程养护措施
2.1建立健全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从公路工程养护视角分析,制定一套齐备的工作方案非常重要,有利于确保公路工程养护工作顺利地开展,及时预防道路的质量问题及病害。应充分地吸取其他公路路段日常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做好公路路面的调研工作,制定科学的公路养护方案,为养护作业提供有力的支持。明确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与职责,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强化日常公路路面的巡检,及时排查安全隐患,预防道路质量通病的发生,为行人、车辆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2.2坚持“预防性”养护思想
为了全面提升公路工程的养护水平,有必要树立“预防性”公路养护理念,强调事前控制,尽早排除路面潜在的安全隐患,在养护工作中,以不影响路面结构的承载力为基准,对路面或配套性设备施予有目的性的保养,维护公路路面的主要功能。从现阶段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市场上已出现很多新技术,所以,相关单位应强化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对预防性养护的关注与重视,让其自觉地遵循公路路面的养护规程进行养护作业,提升公路工程的养护质量。制定完善的公路工程养护计划与管理方案,有的放矢地进行工程质量病害的修复与治理,促进公路功能得到最大化地发挥。
2.3加强公路养护资金的投入
随着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工程养护任务日趋繁重,很多地区开展公路养护工作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制约了公路工程事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应强化养护资金的投入,积极地调查公路工程实际使用情况及性能,全面地了解公路工程养护工作的需求,制定最佳的公路养护资金利用办法,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注意投入使用的养护资金一定要坚持“专项专用”原则,例如:购进养护设备等,此外,还需强化公路工程养护人才培训,提升整体的公路养护水平。
2.4强化常规性巡视管理
从公路工程养护现状分析,为了及时发现路面的质量问题,及时解决公路的质量缺陷,确保养护工作有效地开展,需强化常规性的巡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模式,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公路养护思想,配置先进的设备,为公路巡视、检查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有利于提升公路工程巡视管理效率。积极地引进网络巡视技术,缓解当前公路工程养护线路长、巡查工作任務繁重等问题,最大化地提升工程养护质量及效率,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质量问题,及时予以排除,确保公路处于健康的工作状态。
2.5常见的公路养护技术
第一,翻浆处理。公路工程的路基长期受到地下水的侵害,使得路基易产生翻浆问题,严重时会发生路面破损现象,甚至车辆难以通行,极大地阻碍了国家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工作人员可采用换土法。施工中,需进行半边路基的开挖作业,一直至外道基底层约两米深处,彻底挖除翻浆土,再将约半米厚的土,用砂砾予以换填,在此期间,可采用分层填筑手段,确保公路工程路基的夯实度。可将最上层的半米厚土,用80%的砂砾与20%的粘土混合拌匀,将其作为表层路面填充,有利于增强路面的压实度。第二,沥青路面的养护。路面经过长年的使用,可能会产生裂缝、拥包等病害,应加强路面的预防性、经常性的小修与保养,在路面保养过程中,应做好清扫路面、处理裂缝、拥包、泛油及松散等病害,在路面小修过程中,应做好处理波浪、修补坑槽、啃边等问题。主要可分为前期保养、常规保养与预防性季节养护等类型。例如:对于裂缝问题,需及时清理杂物,使用专门的器具在裂缝中填充沥青,再用胶皮刮子将裂缝刮平,在最上层铺设养护细料,让路面更加牢固。第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根据公路性质、路面质量、交通量、等级等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改善、小修、中修、大修等措施,路面保养重点在于接缝的处理。应加强填充,或者除去多余的填缝料,确保表面平顺、接缝紧密、行车平稳。注意填缝料的更新,通常2-3年更新一次。
结束语:
总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的公路工程事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对公路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承载力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相关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此保持高度重视,创新工作理念,强化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后期的公路养护,最大化地发挥公路工程的综合性能,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徐军.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方法的分析[J].科技风,2019(34):110.
[2]张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研究[J].四川水泥,2019(09):171.
[3]彭玉兰.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9(17):125.
[4]钟俊良.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6):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