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做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0-09-10邓清文
摘 要:近几年来,新媒体发展迅猛,吸引着广大的受众群体,这也为传统媒体固化的媒介传播方式增加了新鲜的元素。从全局来观察,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需要综合传统与新兴媒体,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扩大新闻报道的空间,这也是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2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9-0167-02
一、引言
在目前社会背景下,多样化、个性化新闻报道形式已经成为当下的主流趋势,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特性,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介手段和新媒体技术,通过多渠道、多平台进行报道,展现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的特性。
二、新媒体环境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媒体受传播环境限制,在发行和传播空间上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需要融入新鲜的元素,而新媒体则是其中之一,其具有很强的灵动性与传播性,擴大了新闻报道的范围。新媒体的编辑模式与传播方式可以满足广大民众的需求,实现最大化的社会传播效益。目前,新闻报道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为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可以配合新媒体手段,充分将新闻事件迅速准确地呈现在受众群体眼前。同时,在权威性及报道深度方面,新媒体还有所欠缺。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依托传统媒体,结合新媒体元素,有序进行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促进新闻事业发展。
数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台多是每天定时定点进行新闻报道,追踪新闻线索。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可以引入了一些直播平台、公众号、短视频等进行新闻报道,通过各种渠道来呈现新闻时事,使更多的受众了解认知。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限制和传播手段制约,以及新闻的传播途径较为狭窄、受众群体不广泛的实际,当地新闻媒体更应不断创新宣传报道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打破这一局面,扩大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发展的空间和领域。
三、新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现状
(一)新闻报道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性
新闻报道具有完整性与灵活性的特点。但从大多数新闻报道案例中,可以发现许多新闻报道过于注重结构完整严密,造成了报道形式固化单一。在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新闻报道和传播的途径,给受众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样不仅能够使大家乐于接收新闻、更爱看新闻,增加受众深层次的认知,同时还可推进新闻事业朝信息化方向健康发展,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新闻报道内容没有呈现出意义与价值
内容是新闻报道的中心,也是内涵的体现,可以全面反映底层人民的诉求,也可以传达国家的基本政策和方针。现在的大多数新闻报道都过于单调,只是陈述一个已发生的事实,没有挖掘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且没有紧密联系社会发展,没有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进行分析解读,这严重影响着新闻传播的有效性。
四、合理利用新媒体优势,扩大新闻报道的传播范围
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各样的信息手段涌现,为新闻传递提供了多种途径。因此,在进行新闻采写的过程中,媒体工作者可以合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丰富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扩大和优化传播范围和效果。同时,由于网络通信的发展,智能手机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也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来接收信息,如各大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传统媒体应充分认清当下的发展趋势,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灵活地整合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展宣传通道,创新发展多样的新闻报道形式,优化宣传的效果。[1]
例如在时事报道中,某一则新闻是为了充分展示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在实际新闻报道中,可依托各大门户网站如今日时事、中文新闻网、腾讯新闻通道,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微信公众号,融入关于“这五年”的新闻报道内容,积极主动向受众推送,摒弃被动的宣传方式,优化新闻宣传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采编队伍建设和专业技能培训,从新媒体的视角进行采写,通过融媒体快速传播,扩大影响,并通过网络调查统计民众的看法和意见,作出准确的分析,继而不断调整优化报道形式和方式。
在当前多元的传媒产业发展中,少数民族地区媒体更应不断创新传播形式,使新闻报道的效力和传播范围最大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创建新型传播体系,增加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
从线上数据统计来看,传统媒体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传播作用和影响力也在逐渐削弱。在这种环境下,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也为新闻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在大数据背景下,新闻报道可以借助多种类型的技术方式获取丰富的信息源,进行整合梳理。在传统媒体时代下,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如果想要查看阅读新闻,基本只能通过有线电视、广播和报纸类传播媒介,获取新闻的方式比较单一。为了实现最优的传播效果,必须推进新媒体的应用,只有将新媒体运用到新闻报道中,提高新闻的多元性,提供多途径的传播平台,突出两者的基本特征与优势,才能为受众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
例如,在定西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人员为了加快新闻的传播,可以进行远程报道采访,并通过导播台来开展新闻播送工作。然后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二次信息收集,完善新闻报道的内容,使报道更全面也更具深度。或者可以创建专门的“直播新闻报道”通道,按照板块式的结构来推送报道新闻内容,并规定每日的直播时间。在这种传播媒介上,民众可以借助手机通过多个APP平台来观看,输入关键词便可以及时浏览。[2]
六、依托新媒体技术,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
传统新闻报道模式与新媒体相比,主要缺陷是无法与受众者实时交流沟通,观看者也不能深入解读新闻内涵。在信息化发展视域下,新闻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与观看者在线进行交流探讨,发表对新闻内容的看法和建议。在新闻直播报道中,可以借助新技术接收各个地区观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与新闻主持人或编辑者展开探讨分析,增强新闻报道的实时互动性。此外,利用新媒体技术也有助于宣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使信息传播保持畅通,保证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限制,只有科学合理地应用新媒体技术,才能有序开展新闻报道工作,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效益。例如,针对社会动态新闻传播的相关内容,新闻媒体可设立一个客户端,手机用户只需要输入新闻内容,客户端会根据受众的需求弹出一系列新闻事件。在短视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新闻媒体可以创建短视频报道推送账号,定期上传一些新闻报道的短视频,可以由固定主持人报道,也可以自主调换。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全媒体中心,涵盖各种新闻传播方式,如广播、电视、网络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在大数据背景下,平台会根据用户日常观看新闻事件的类型,自动向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新闻内容,这也是新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之一,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七、结语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宣传报道更加新颖独特,形式内容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要学会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化宣传效果,引导社会舆论发展,提高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性。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新媒体下的新闻报道已经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路径,相关部门需要重新调整,利用新媒体获取更多信息,精准完整地报道新闻内容。
参考文献:
[1] 曹晚红,武梦瑶.拓展与突破:融媒时代少数民族地区新闻教育研究[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4):45-53.
[2] 王望.少数民族地区民生类新闻采访策略分析[J].记者观察,2019(32):102.
作者简介:邓清文(1986—),男,云南镇雄人,本科,助理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