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传统教学再思考

2020-09-10徐光达 刘洋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职业教育传统

徐光达 刘洋

摘要:从反传统的纰漏中去看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现代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性的思考。“非遗文化”作为现代文化战略推行的重点文化对象,在研究“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文化建设核心内容。“非遗文化”博大精深是民俗特色,工艺等传承物質文化,同时也展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关键词:反传统;传统;非遗文化;职业教育;瓷上绘画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

一、 “非遗文化”蕴含的教育价值

2019年全国两会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最新政策提出,教育是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和传播创新的主要阵地。如何将教育与“非遗文化”相结合,把“非遗文化”元素融入职业教育中,从而培养非遗的接班人,促使“非遗文化”更持久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去探索与研究的。将“非遗文化”引进职业教育,既展现了文化战略强国的迫切需求,又起到了传承与发展的目的,更好的将“非遗文化”带入一个职教化平台。

(一)教育是一切“非遗文化”起源的初衷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遗文化”来源于生活实践、习惯以及一些民间习俗,然而这些文化形式或生活习俗(习惯)得于延续,源于教育模式的发展,无论是传统的师徒制传承手法,还是今天的职业教育方式,都是延续非遗文化的重要手段。所以说教育是一切“非遗文化”起源的初衷。

“非遗文化”产生的根源在哪里,通过考察不同的“非遗文化”形式得出,可能有的来源于宗教,有的来源于民间神话,有的来源于实践活动,甚至有的只是来源于一种学话方式或者某种习惯(俗)等。来源于宗教或神话的“非遗文化”本身体现着人的一种信仰。“在神话想象中,总是暗含有一种相信的活动,没有对它的对象的实在性的相信,神话就失去它的根基”。而实践活动之所以会产生,源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或人与自然之间所产生的实践活动,形成了“非遗文化”的主要构成,这些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来源于生活习惯(俗)的“非遗文化”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定情感展现,往往也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诉求与追捧。总之,无论“非遗文化”源于哪里,它都意味着日常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意味着无限的传承与发展,然而教育是时代传承的主旋律,所以教育是一切“非遗文化”起源的初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与场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凸显相传,指是由师徒、家庭式或家族群体相传而得以延续,最后形成一种文化的形式,正是这样的发展过程形成了教育的初衷。“非物质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然而文化的形成与来源缺乏不了教育本身发展过程,换而言之,就是由教育模式才产生了文化历程,所以说一切的非遗文化起源的初衷都是源于教育发展的形式。

(二)“非遗文化”是一种教育的存在

“非遗文化”作为文化传统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潜在性、弥散性等特点,“它不是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处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它存在于心灵深处;存在于文化思想意识之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完成对人思想意识的指导以及心性的培养,同时又作用于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学习之中,以实际的形式影响着。换而言之,“非遗文化”就像完全一样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影响你,其本质也是一种教育的形式。

刘魁光提出了非遗保护的整体性原则,认为“既要保护文化事项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既要重视文化的过去时形态,也要关注它的现在时形态和发展……”。他强调保护“非遗文化”不单纯保护事象本身,更要注重它的发展过程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要重视“非遗文化”的“过去时”、“现在时”与“将来时”,从传统、现在到将来的发展形式,能够充足的构成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所以,从现实实际来看,“非遗文化”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的存在。例如:江西景德镇手工陶瓷之都,有着许多的“非遗文化”的传承,从各种制瓷工艺到陶瓷包装,再到由陶瓷所产生的文化习俗以及陶瓷产生的祭祀礼仪等等都构成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的形式与不同的方式上展现传承的重要性,然而,景德镇在致力打造不同的传统工艺再现,形成了各个不同的非遗传承中心、研究所、博物馆等等,在不同的形式展现中都表达了传承教育等放肆。然而这样的传承方式也表明了“非遗文化”的教育展现。

(三)“非遗文化”学科建设的需要

杨民康认为,非遗保护应该回归“草根意识”,他强调“非遗文化”的保护应该回归原始,回归到教育人士的平台上去。从教育的角度来重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从根源上起到保护传承的效果,才能培养源源不断的非遗文化接班人。

俗话说:“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表明要重构“非遗文化”长久发展形势,就要从教育本身入手,形成教育规模源源不断的创新“非遗文化”形式。例如,我院开设的瓷上绘画班(省长工程班)能够很好的将南昌瓷板画非遗文化带入人们的视线,同时也将形成了以瓷板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平台,构成高校内的特色工程项目。这样的职业教学形式既能将“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起来,又能将瓷板画技艺重拾艺术殿堂,形成艺术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艺术学科方向,产生一种新的职业教育形式。

新时代环境下各个高校都在忙碌学校建设,评估促建是现今高校的代名词,都在忙碌学科的兴建,在原有的学科中增添新的专业方向,或在原有学校规模中增添新的学科方向。然而“非遗文化”正是学科突破的窗口,既能搭建新的职业教育平台,又能将传統的“非遗文化”延续传承下去。更好的形成新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为现今学生就业又开创了新的一片空间,形成了新的一片地域。所以构建“非遗文化”的学科建设也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机遇,也是传统文化延续的发展形式。

二、职业教育在“非遗文化”传承中优势

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校教育是绝大多数社会个体成长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将主流文化传递给所有民众的核心中介。在“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教育教化的价值越来越凸显,职业教育成为“非遗文化”发展的重要传承方式,充分利用“非遗文化”助推文化战略方针,培养新时期非遗传承人,将传统的“非遗文化”再现职业教育之中,既是职业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以及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也是职业教育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让“非遗文化”再现职业教学之中,构建新的学科建设方向。

(一)职业教育具有文化传承功能

俗话说: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校园正是承担这样传承的聚合体。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从远古的家庭教育到私塾教育,再到现今校园教育,这一历程最终目的还是为营造职业教育环境,为职业教学的传承延续发展。职业教育享有正式正统的文化地位,代表着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传承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功能,既能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又能形成职业化的教学模式。

从学校教育同整个社会文化的互动来看,学校教育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续构、文化形塑、文化分配和文化感通功能。职业教育更加是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教育是一个文化融合再生的社会有机体,客观传统,当代与现代不同时期的发展,从而推动文化战略的重要社会方式。职业教育就是来关注传统文化的学科建设,在不断的开创传统文化的教学再现,用新的传承语言序写“非遗文化”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文化影响具有系统性

职业教育是由学校教学的方式形成的,学校作为教育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传递培养的责任与义务,职业教育形成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构成传承已经有着成熟的规模,有着完整的运行机构与培养模式,对文化构成也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职业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社会方式,对社会整体的推动也起到关键性作用。

“设想学校成为变革社会秩序所需要的理智的和道德的主要机构是不现实的,而因此否定学校的社会作用和功能也就等于推卸了学校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学校是教育的载体,教育是文化的内涵,文化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标杆,所以学校对于社会变革有着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否则历朝历代的政府也不会忽略教育的存在,其社会作用也是无法比拟的。职业教育的发展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改变,在职教环境中,重拾“非遗文化”既是对职业教育的递进,也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长久的发展。

(三)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式具有专业性和高效性

相比于其它的“非遗文化”传承手法,职业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主要体现于学科性、职业性、高效性,所以职业教育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重要阵地,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 ,“非遗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发展的学科性,从提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围绕着“非遗文化”的职业教育学科也越来越多,甚至有的职业教育单独以“非遗文化”成立了学科建设,形成了高效的职业化培养模式。例如:广西某高校学生大部分源于本省地区,对于“非遗文化”从小就接触,但让它们成为了职业化教育在课堂以教学的方式传承会增添其学科性。其次“非遗文化”成为了一种职业教育的方式,以职业化教学形式传承凸显了其专业性,例如,依托环境而建的景德镇陶瓷大学,将“非遗文化”引进职教化的课堂,既让“非遗文化”在传承过程更加专业化,又为职业化建设开辟了新的篇章。最后,体现了职教化培养方式的高效性,同时,职业教育也是文化传承发展高效的手法。

三、“非遗文化”(瓷上绘画)在职教化延续试点

针对瓷上绘画本科教育教学的不足,提出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去探索职业教育在瓷上绘画教育的突破与更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传承创新瓷画艺术,繁荣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地方文化经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陶瓷艺术人才,“瓷上绘画班”于2013年9月顺利开办。“瓷上绘画班”是我校又一项特色工程,从生源选拔到教学条件配置、教学团队构建、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培养方案的制订、授课、采风实践等活动,极大地推进了“瓷上绘画班”教学工作的开展。

针对高校美术专业毕业生能力与社会需求不符的状况,依托学校专业与师资优势,对美术学教学进行改革,极探索一条适合切合学校办学特色、面向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符合“瓷上绘画班”人才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培养具有扎实绘画技术基础、深厚艺术修养,较强陶瓷绘画实践能力与艺术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以“陶瓷史—书法国画—陶瓷绘画—陶瓷产品设计”等课程为教学内容,以理论学习、专题实践、作品创作为教学过程,以“教室—工作室—实践基地”综合化的教学平台为实现条件,以项目式、开放式教学为教学手段,以社会评价为教学评价主体的教学模式。

瓷上绘画班”实行“绘画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构架,即以陶瓷釉上釉下绘画为主体课程,在基础课程中强化国画课程学习,如国画山水、国画人物、国画花鸟等,并匹配丰富的素质教育课程。“瓷上绘画班”是我校艺术学科教育影响扩大、艺术创新人才培养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也是我校二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新的探索。未来,“瓷上绘画班”的办学将紧密对接艺术人才培养的改革,根据精准定位培养目标,科学设置课程。

体现现代艺术教育理念,强调了陶瓷艺术创新与实践教学并重,使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更符合艺术教育规律。人才培养方案突破传统陶瓷绘画的”重工艺,缺创新”的状况,根据“重实践、重创新”的改革指导思想,建立了新的教学课程体系和纵横向的实践教学模式,逐步实现技术、艺术并重目标。

结语:“非遗文化”引进职业教育的方式,既是对职业教育学科一种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补充,又是“非遗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新突破和新思路。“非遗文化”的职业教学传承与发展作为职业教学,扩充了学科建设,又为职业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形式,打开了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作为“非遗文化”来说,传承得以延续,发展得以职业,所以建立以“非遗文化”传承为目的职业教育既是二者共同的要求,也是传统文化与职教学科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孙丰蕊.“非遗进校园”与“现代学徒制”——高职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与功能再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25-29.

[2]钱海琴.非遗文化进高校的传承教学研究——以传统剪纸为例【J】艺术评鉴.2019.10.153-156

[3]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于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

[4]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阳译.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117.

[5]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6]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A】.中华文化与地狱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4

[7]刘魁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报.2004.(1):1-8

[8]杨民康.“非遗”保护应该回归“草根意识”——兼论传统音乐在非物质 文化遗产中的价值和地位【J】.人民音乐.2009.11.22-24

[9]徐广华,孙宪宁.论民俗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J】.课程与教学.2018年7月.30-35页

[10]刘雨元.文化重建:有效学校的改革取向【J】.教育艺术月刊.2009.03.60-62

[11]周俊.深化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培养新时代合格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113-114

[12]王耿升.职业院校要加强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

作者简介:

徐光达(1989-),汉,籍贯:江西九江,助教,教学秘书,硕士,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本文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级教改课题项目“反传统教学再思考——瓷上绘画职教教育发展研究”成果(编号:JGYB-19-100-35),主持人:徐光达。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职业教育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少年力斗传统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