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美,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2020-09-10欧阳易路
欧阳易路
美学与文学是不可分割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美、感受美,并逐步走向文本的深处,进而培养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鉴赏文本,开启寻美之旅。
一、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颇具自然、新颖的特点,他主张以“新而不失自然”的口语来描摹事物、传情达意。《荷塘月色》的语言自然平白、不事雕琢,极具美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
例如,文章的语言非常凝练。“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 写月光照耀, 一泻无余的景象。“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 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出来,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 月色朦胧, 若有若无, 给人以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 一个“浮”字, 非常凝练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使文章富有美感。
与作品的意境,基调相一致,诗人运用了近三十个叠词,这些叠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氛围,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作者在描写荷花、荷叶时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缕缕”“密密”等叠词,准确而又传神地描写出倾注诗人主观思想中的美的形象。作者用“曲曲折折”形容荷塘的广度,用“田田”“层层”来形容荷叶的繁密,用“亭亭”来形容荷花优雅的姿态,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蓊蓊郁郁”来形容树木的茂盛,丰富多样的叠词使文章韵律和谐、节奏鲜明,极富音乐美。教师可利用范读、领读、配乐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品味文本的语言,使他们徜徉在美的世界里,获得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品味作品的语言,教师还可以让他们将叠词替换掉,然后比较替换前后的句子,看看哪一个更好。有的学生用“曲折”代替了“曲曲折折”,用“远近”代替了“远远近近”,用“高低”代替了“高高低低”,用“蓊郁”代替了“蓊蓊郁郁”。将这些叠词换掉后,学生通过品读、比较发现:新句子没有原句那么优美和谐,也没有原句那般富有美感。
二、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意境美
学生初读文本,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鉴赏文本的语言;学生再读文本,教师则可以指导他们欣赏文本的意境。美丽的“荷塘”与“月色”共同呈现出了一种静谧朦胧的意境,夹杂着作者内心的苦闷与孤独。
在文本的首句,作者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寧静。”这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为寻求内心的“宁静”来到荷塘,渴望独处求静却又无法超脱。作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静到了极点,美到了极致。面对如此美景,作者为什么仍然心绪不宁呢?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引导他们思考。经过讨论,学生明确:作者“不宁静”的心情既来自他对“自由”的渴望,也来自他当时处于“进退失据”的境况。
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曾这样说过:“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意境。”所以,在作者的审美世界里,荷花零零星星,荷香微微缕缕,清风淡淡徐徐,月色淡淡胧珑,整幅荷塘月色图萦绕一种淡淡的喜悦的氛围。可以,文中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中的“荷塘”与“月色”皆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形成朦胧悠远的意境风格,这是艺术家的美学语言。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荷”与“月”在古诗词中的内涵,引导学生思考朱自清的志趣追求。“荷塘”与“月色”形成的典型环境代表着朱自清最向往的精神世界。“荷花”象征君子的高洁品格,“月光”象征纯净,月色下的荷塘美景能使作者的精神世界得以净化。
当学生拥有了“寻美”的意识,就能逐渐踏上“向美”的道路。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关注美、欣赏美,使他们向”美”而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