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浅析
2020-09-10骆杨
摘要:文言文对于中学学生和语文教师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文言文文体的特殊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文言文教学偏离课程标准、文言文越教越死、艺术价值挖掘不深等方面,对文言文的教学现状进行浅析,阐述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现状;出路
我国文化处在不断地交流、发展之中,而古代对于文化典籍的记载和传承形式往往是单一且不完善的,这就造成了一些语言现象的变化和遗失。两者综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们对古文理解的难度,所以当文言文在中学生的语文课本出现后,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方法。但在实际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对于文言文的教学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其中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调解和改进,对于语文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进步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教学目标偏离课程标准
大多数文言文教学,首先是对字音进行梳理,让学生能将文章读通顺;紧接着疏通文意,把握文章脉络;最后梳理文章内容,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这样的教学不可否认是将一篇文章分析的很透彻,但是这种方式只能让学生学会这一篇具体的文章,不能达到“授人以渔”的效果。课程标准在文言文方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很显然在前面提到的这种教学模式当中,学生是不能达到这一要求的,所以我们在教授这么多文言文之后,学生对于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依旧薄弱。这样看来,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跟教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分不开的。
对于上述问题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即把相类似的文章放在一起讲授。举个例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有两篇文章,《师说》和《劝学》,必修二有篇文章《游褒禅山记》,这几篇文章可以放在一起来讲,同时给学生补充《为学》、《问说》两篇课外的文章来辅助教学。先讲《为学》告诉学生为学贵在立志,再讲《师说》告诉学生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劝学》为例给学生指明了学习应有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在《问说》中辩证的分析“问”与“学”的关系,最后从《游褒禅山记》中得出物、志、力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一不可。所以这几篇文章按照这样的顺序讲授的话,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了这几篇文章之后,肯定会有一个系统的新的认识。最主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相应的联想,无论是在文言知识还是内容上,都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篇文章之内,学生的学习视野将无比开阔。有学者曾指出“文言文的教学中需要集思广益,不要固守成规,一成不变,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开拓学生的思维”。[1]虽然这种“类比”的安排跟传统教学大有不同,教学时间也会持续的较长,有的老师不愿进行这种尝试,可是教学更应当着眼于长远,“类比”课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是持久的,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传授。
二、文言文越教越“死”
文言文都是选自于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多学者对于这些作品已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授的范围,他们往往会使自己的教学迎合已有的权威观点,而不会去挑战他们。同时,由于这些权威的存在以及考核标准的单一化,使得学生也不能在文言文的教学课堂上畅所欲言,因为他们面临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而这种标准又是非对即错。此外,在对于文言文的考试形式上,也不难看出还是以字词释义的考试为主流,这对于中学语文而言,答案绝对都是唯一的。如此循环往复,无论文章怎么变,教师所讲的内容却永远是相似的,这是内容上的“死”。文言文是古人的語言,跟我们现在的语言习惯必定是有出入,而这两者的不同之间,中学语文教师往往不能构建一个沟通的桥梁,使学生能适应两者之间的差异。传统的教学当中,老师往往会将文章的方方面面具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勾画出重点,要求学生进行机械的记忆,以至于能顺利地通过考试。学者向旭在《中学文言文现代教学研究》中指出“中学教师很难在进行在文言文的教学时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普遍的心理是怕学生不能自己独立的完成任务”。[2]这样的做法就使得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过程都变得死板,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的也只有枯燥,这是形式上的“死”。
文言文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文言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培养,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考试过程,教师都应当意识到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让他们经过阅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理解力,而不是机械的识记应付考试。
三、艺术价值挖掘不够深
文言文的价值和研究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古今用语习惯的变化,让阅读更加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的更多的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而不是对于文本的赏析。学生接触到的只是文言文最浅层的文章释义,却将最珍贵的艺术价值抛在脑后。
由于我国古代的优秀作品众多,教师不可能一一向学生讲述,但是在考试的巨大压力下,又不得不使学生尽可能的多拿一点分数,这时,老师就会教给学生一定的“套路”,以此来投机取巧。这是考试形式单一造成的后果,同时也造成了另外一个新的问题,学生实际鉴赏艺术价值的能力差。比如说提到《烛之武退秦师》,学生就知道是歌颂烛之武的爱国精神,提到《孔雀东南飞》就是歌颂刘兰芝坚贞爱情的等等。诸如此类,我们对于情感的解读已经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式,不同的学生接触同样的文章,教师给他们解读出来的东西却是一样的。长此以往,对于文言文艺术价值的挖掘就处于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语文是一门同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那么在文言文教学当中,人文内涵又被挖掘了多少呢?在《中学文言文教学困境及思考》中就提到“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感知作者跨越千年透过文字娓娓道来的思绪情愁”。[3]但是教师只教了字词和浅层的思想内涵,没有关注学生,也没有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现在的中学生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因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绝对不能死守着原来的那一套。但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解读,似乎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进步,文章的分析跟不上学生和时代发展的脚步。信息时代里的中学生,往往是比想象的更为成熟,他们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可能会高于教师所预期的水平,所以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这时教师师就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他们畅所欲言尽可能的多挖掘一些新的内容。
四、结语
在文言文的教学当中确实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时俱进,在现代化的今天更好的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参考文献:
[1]邱天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J].才智,2015,(11):93.
[2]向旭.《中学文言文现代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16.
[3]赵冰华.《中学文言文教学困境及思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4):45.
作者简介:骆杨,男,1994年8月,汉族,安徽六安人,淮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