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思考
2020-09-10赵福权
赵福权
摘要:物理学科凭借较强的复杂性与抽象性,成为初中阶段较为困难的学科,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望而生畏,甚至产生枯燥乏味以及厌恶的心理。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透彻理解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根据核心素养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迎来有效性突破。因此,本文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展开教学探究。
关键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引言
在初中物理教学当中,大部分教师严重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仍旧采用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严重忽略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缺乏物理理论与生活有机结合的认知。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带动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在遵循物理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对于物理高效课堂的创设提出了四点科学合理的创新性教学策略。
一、以物理概念为前提,引导学生树立物理观念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记忆全是依靠死记硬背完成,无法做到透彻理解物理概念并加以致用,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不仅仅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更是学生物理观念的匮乏。所以,想要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物理教师应当密切遵循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思路想法与认知特点进行引导与启发,从而培养与提高物理观念。使学生对于物理理论具有清晰的认知,并且在物理观念的作用下透彻领悟理论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切实尊重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特点,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与肯定,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并且可以在深刻理解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学习能力[1]。
例如,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折射”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初中生已经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光的折射现象具有了一定的认识。物理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引导与启发学生展开思考与探究,如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折射现象有什么规律?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否可逆?学生根据以往累积的经验,结合自身掌握以及具备的物理理论与观念,对这节课的物理概念进行探讨与归纳总结,教师应当给予一定的赞扬与肯定,然后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引导,从而促使学生树立正确且全新的物理观念,有效培养与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养。
二、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也是素质教育所推崇的。因此物理教师教师应当以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走进物理殿堂,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妙与魔力,从而促使学生怀揣热情的开展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便是现阶段时兴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以下教学情境来促使学生更加透彻、清晰的理解有关声音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知识。如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管是说话、拍桌子还是外面风吹的声音,我们都能够清晰的听到,那么这一系列的声音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声音产生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可循?如果我们在水里还能听到声音嘛?教师利用一些列的问题情境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促使学生带着浓郁十足的好奇心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物理知识的思考当中,探究声音产生与传播的规律,了解声音传播的介质与条件,从而深化学生对“声音”的理解与领悟,点燃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三、运用物理实验教学,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
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过程中,探究能力不可或缺。探索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初中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实践水平。伴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初中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但要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2]。初中物理实验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核心在于利用相关的实验来论证物理知识,并且在论证过程中有效理解与领悟理论知识点,从而不断提高初中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摩擦力”一课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做一个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如:让学生拿出两本书,书本的每页之间交叉重叠在一起,并尝试能否将两本书分开。学生兴致勃勃的尝试实验,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将书本分开。教师顺势展开摩擦力的讲解,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心紧跟教师教课的步伐,在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中得出正确结论。
四、联系实际生活,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学生在面对理论性较强的物理学科时,很容易会产生抽象、枯燥甚至厌恶的心理,由此逐渐磨灭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与兴趣。初中物理教师要认识到物理学科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利用这一特点来削弱物理学科的抽象性与枯燥感。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缩短学生与物理学科间的距离。物理知识源于实际生活,对于改善生活,探索未知具有重要性意义。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素材的融会贯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中联想生活案例辅助学习,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难题。
例如,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有关生活化的问题导入课题:“夏天天气炎热,但是我们在刚从浴缸里出来时会觉得很冷,如果有风吹过来甚至会冷的汗毛竖起,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四人或六人一组展开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根据这一现象进行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过程不仅使得学生感悟到物理源于生活,还能够在生活气息满满的氛围中透彻理解物理理论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进而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五、结语
综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主动的完善与创新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怀揣热情与兴趣展开学习,进一步培养与提高核心素养。想要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物理教师也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体现[J].学苑教育,2017,3(14):88-88.
[2]林春辉,周世平.构建"物理学科"教室,培育学科核心素养[J].物理教学,2017,2(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