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驱动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0-09-10谭红梅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1期
关键词:应用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谭红梅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工作的推进,都要激发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深入挖掘小学生的智慧潜能,引导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是数学教师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本文特意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希望能为其他教师优化设计教学方案,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提供一些参考,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有理想的栋梁之才,推动数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驱动教学法;应用分析

引言:现阶段,传统教学模式的重构意义重大,教师必须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进行小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强化培养,再指导学生们个性化发展起来,使其发挥主体优势,不断发散数学思维。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形成了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更高,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具体实践有的放矢,积极引导小学生探究问题、巩固知识、投入思考,对于他们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而言也将起到促进的作用。

1、进行教师角色转变

为了有效地应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数学教师要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从课堂主导地位上下来,改变学生们被动接受、盲目认知的学习状态[1]。数学教师需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里展开思考,从而发现数学课程的魅力所在。学生逐渐适应了自主化的学习,产生了个性化的发展动力,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更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走向新的成功不過是个时间问题。此外,我们教师“角色”的转变很难一蹴而就,慢慢引导学生思考,促进他们逻辑思维的充分活跃,循序渐进问题驱动,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信心显得十分关键。

2、主动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生思维能力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需要将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迁移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概念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概念的教学效果,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乘法分配律》的概念教学中,学生都是通过死记硬背将分配律、交换律等内容记下来,却忽略了乘法分配律的算式背景特征,如果乘法分配律技法运用中不能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则会出现认知误区而影响学习,机械性地套用定律机械,不利于运算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经验,提出生活化的问题——小明每天做12道数学题目,小雨则是每天做15道数学题目,请问在15天后两个人一共做了多少道题目?这种简单的应用问题列式,能让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自己进行公式预算,寻找更加简单的运算方式,灵活性地对15×15+12×15与(15+12)×15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新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中深化学生对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自主地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进行问题研究和规律总结,明白公式、方法等使用背景。

3、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问题驱动教学法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回答问题,等到学生会回答教师的问题之后,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能力。因为学生若只是一味的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话,就只能是让学生思维陷入僵局,被问题所限制。为了让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好的发散,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一个问题中获得举一反三的能力,从旧的问题中推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将之前的问题吃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鸡兔同笼》这个经典的问题,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根据笼子里面出现的鸡和兔子头和脚的数量来推断出鸡和兔子一共有多少只。很多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只是会讲解了一种思路,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种思路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认真的对待,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尊重的,就会乐意将自己的问题分享给教师,教师就可以随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全面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4、学会合作探讨问题

在具体课堂上,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基于教学重点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同时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他们合作探讨解答,助力学生迅速突破掌握相关知识内容[2]。比如,带领学生学习《比》这部分的数学知识时,我首先明确了重点要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的内容,即比的意义;比、分数和除法三种之间的关系;化简比和求比值方法等等,同时基于此诸多内容为学生设计了系列问题,如“如果以7:4的比例来喂养鲤鱼和鲫鱼,则鲤鱼会比鲫鱼多1200条,请问鲤鱼和鲫鱼各有多少条?”等等。紧接着,我就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能力、特长素质等将班级学生划分成了一个个小组,要求各小组同学共同解答并进一步研究探讨相关知识点。最终,各小组学生不仅在互帮互组中完成了既定练习任务,同时还在思维拓展中切实理解掌握了本课时重点知识内容,为学科能力进一步增强提供了动力。

5、合理分解数学问题

对数学问题进行分解就是将大的数学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直到分解的每个小问题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为止。在这些问题中,会有很多以前没有学过的知识或技能,也就是说,问题中隐含了新的知识点,此时,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问题的欲望,采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任务情境,通过讲解、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定量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避免对问题的恐惧和抗拒,要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下学习,然后在问题分解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教师需要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活动,即为问题驱动教学法。应该认识到各环节都可以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关键是让学生在动态的、生成的、有效的问题中去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会终身学习的一种本领,得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和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激发学生思考,在一生中受用。

参考文献:

[1]黄子龙.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7)304-305.

[2]杨姗姗.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9(06)99-100.

猜你喜欢

应用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