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安排幼儿体育课的运动量对策浅谈

2020-09-10张漪

新教育论坛 2020年2期
关键词:合理安排运动量对策

摘要:体育课是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而在实际开展体育课活动时,教师应怎样合理安排幼儿们的活动量值得我们深思,因为在体育项目中,活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影响体育课程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就合理安排幼儿体育课的运动量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一些相关教师起到警醒作用。

关键词:合理安排;幼儿体育课;运动量;对策

运动量也称之为运动负荷,是指人体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心理、生理负荷量和消耗的热能,决定因素为运动的持续时间、强度、动作、项目等。如果运动量小,则刺激不到幼儿们的身体机能,体育的核心作用“强身健体”得不到发挥;运动量过大,超出了幼儿们的心理、生理负荷,则会损坏幼儿的身体素质,不利身心健康。由此可知,体育课的运动量安排是否合理,对幼儿的身体素质和教学质量有着重大意义,于此,科学、合理安排体育运动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遵循幼儿的生理特点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其中规定幼儿园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平均心率大致为130-160b/min,运动的密度为30%-60%,而我国幼儿们的最佳体育运动强度的平均心率应不得低于130b/min和高于170b/min,尽可能地保持在140-170之间。(运动强度为练习时力量的使用程度,运动密度为运动练习时间与课时时间的比例)

(一)根据幼儿的生理机能

教师安排幼儿体育课的运动量需根据幼儿的生理机能变化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由于一个人体在进行运动时,他的生理活动能力会呈现一种规律性,先从低的能力开始并逐渐上升;从而达至最高水平;此能力水平会保持一段时间;运动疲劳出现;从而逐渐下降的规律性过程。而幼儿们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较弱,因此,幼儿体育课中的运动量安排也应是由小逐步增大,动作难度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是最符合幼儿生理机能活动的[1]。

(二)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们由于年龄的大小和身体成熟情况,造成他们在运动期间有一定的认同差异性。运动能力也会受基因和天分的影响,从而幼儿们的运动能力就会存在部分较强、部分较弱的情形,还有一些孩子不爱运动或体育动作不协调、不持久等。因此,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幼儿身体上的保护,从孩子们的面部表情和出汗情况大致能了解到他们的活动负荷程度,从而因人而异的设计运动难度和动作要领,避免不合理的运动量造成其身体伤害,对于时间安排也可就中、小、大班区别对待。比如小班的运动时间为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

(三)调节运动密度与强度

在幼儿的体育课活动中,建议运动项目强度过大,其运动密度尽可能的减少,同理,运动强度过小,其运动密度适当增加。例如,孩子们在跑步和跳远项目练习时,他们的运动强度较大,教师就可减少他们的练习时间或缩短距离;在联系乒乓球时。其中的运动强度较小,教师可适当增加联系的时间。

二、合理安排各运动项目

所谓合理安排各运动项目,是指教师对于整节体育课的各个运动项目的顺序安排、时间分配及运动科目进行科学安排,体育课大致可分为准备环节、运动环节和结束环节。

(一)准备环节

在进行体育课时,其准备环节教师应带领幼儿们进行一些运动量不大体育活动,使幼儿的身体和器官有所适应和准备,从古至今,大人们对小孩子常言:吃完饭后不可跑动,否则会消化不良,会肚子疼,以此来教导孩子健康饮食,和这道理是类似的。其中避免孩子们进行一些成人化的强烈热身运动,比如长跑、跳远等,以免初始运动强度过大导致体力过早透支,影响后续的运行练习。建议进行4分钟左右的小跑、健美操游戏性的走炮练习等,比如“直线飞、燕子飞、大象走等”,也可进行轻器械类草活动,如花操、绳操等这些运动量适当的热身运动。如果后面混沌环节安排的是一些动作类的项目,也带领幼儿们进行关节保护练习动作,如膝关节、脚关节、手关节和腰等的部分[2]。

(二)运动环节

运动环节是体育课活动的核心,其中活动时间也较长,在此期间教师一定要合理的制定活动内容。

1.注意季节气候。体育课主要是在操场上进行,而季节的变化对运动量是有较大影响的。例如,在秋冬时,气温较低,幼儿的运动量可以适当的提高;而处于夏季时,气温较高,运动量过大容易使幼儿们中暑和疲劳,所以需要减少适当的运动量,同时这季节的体育课,教育要尽可能的减少在太阳底下进行运动项目。

2.合理安排教材。在新授课的情况下,教师对一些动作技能和体育项目的讲解时间会较多,从而幼儿的练习时间就相对少了,运动量也会小,如果采取强度的运动项目,结束后,他们的心率也很难达到平稳。所以新授课内容的运动量下时,比如过小桥的平衡练习等,教师就可以选择运动量适中的内容进行复习。

3.游戏活动形式。将游戏融入到体育课进行体育教学是最基本的手段。所以,教师的游戏环节情境必须要创设的生动、有趣,比如加入一些玩具或毛绒娃娃,既能增加体育活动的趣味性,还能为幼儿提供安全。例如,在進行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活动时,加入老鹰和小鸡的玩偶,从中还能锻炼幼儿的闪躲能力。

(三)结束环节

结束环节是指体育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为了避免幼儿之后身体酸痛和不适,教师要带领幼儿们进行肌肉放松,尽可能的消除他们的疲劳和酸痛,让幼儿们的心率降低,使其身体的运动状态恢复为安静的状态。同时此期间,要避免幼儿们进行一些激烈运动,可以选择播放轻盈的音乐,或安静的小游戏,或齐步等活动,让幼儿们的心率保持在85b/min左右[3]。

三、判断幼儿运动量方法

幼儿体育课教育通常为集体活动,其中有体育游戏、体育项目、自由练习与探索练习等环节,因此,教师要灵活的把握各个环节的时间和顺序转换,并且要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做到宏观调控,方法也要多样化,让幼儿有个健康身体。

(一)观察法。

观察法来判断幼儿们的运动量是最为简单的方式,由于幼儿的年龄下,他们在游戏或体育项目中乐此不彼,对于自身运动量是否合理,和身体有无不适,他们一般不会主动表示出来,而教师通过观察孩子们的出汗量、面色、呼吸、情绪和动作的变化等,从而做出正确判断,随时调节运动量。

(二)测量法

测量法是教师用现代化脉搏器或者搭脉的方式来了解孩子们的脉搏,一般幼儿们的脉搏是1100-125b/min,在体育运动时的平均脉搏在130-175b/min,以此来测量幼儿的体育运动量是否合理。

结语:

总之,在幼儿体育课的教学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合理安排幼儿的运动量,让幼儿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能有效锻炼身体,避免给幼儿带来身体上的伤害,其中需要我们教师的仔细观察和引导,从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入手,不断摸索科学方法,为合理安排运动量提高依据,从而促进幼儿的体育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佚名. 如何合理安排幼儿体育课的运动量[J]. 青少年体育, 2019, 70(2):105-106.

[2]崔财艳, 贾普君. 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同行, 2016(11).

[3]鲍育楠. 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 新课程(上), 2017(7).

作者简介:张漪(1978一),女,汉,上海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幼儿教师,主要从事3—6岁学前教育、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合理安排运动量对策
大树的日常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运动量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自行车运动有氧与无氧训练探讨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