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0-09-10唐亮
唐亮
摘要: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低年段数学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文章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包括利用演示功能,丰富课堂互动性;创设情境,营造自主探究课堂;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多媒体课件有着生动具象、动态便捷等优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灵活运用这一技术,创设趣味化的课堂情境,为学生营造欢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建立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在更加轻松的状态下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小学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基础阶段,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进而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利用演示功能,丰富课堂互动性
小学数学课堂的互动性体现在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小学低年级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能力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在课堂中营造生动具体的数学内容,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体验并掌握数学知识。
在二年级下学期“平移与旋转”课堂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钝角、直角的图形认知,而通过学习平移与旋转,可以为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知识奠定基础。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播放功能,播放校园文化节中学生的课间操视频,在此过程中进行讲解:“大家看文化节中同学们的精彩表演,她们时而手拉手向右跳动,时而又向左、向前、向后跳动,时而围在一起转圈,这个舞蹈中便隐藏着本堂课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我们继续观察。”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说看到舞蹈中同学的运动方向是一致的,教师以学生的讨论引出课堂内容,指出舞蹈中学生的前后左右运动为直线运动,即平移;转圈的运动为旋转。通过直观的视频演示丰富了课堂的视听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或手势进行旋转、平移运动,以自由交流或小组互动的形式来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运动,最后交流成果。小组1:抽屉在抽拉过程中产生平移运动;小组2:时钟指针时刻进行着旋转运动;小组3:车在行进时方向盘进行旋转运动。通过课堂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使学生掌握绘制简单图形平移、旋转运动的技巧。
二、创设情境,营造自主探究课堂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动态的课堂情境,将原本枯燥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动态的资料,并利用信息技术放大局部内容,方便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并学会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习一年级下学期“找规律”时,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在情境学习中了解数字、图形的规律排列技巧,从而掌握“数与代数”知识的学习技巧,教师可依托信息技术营造动态的课堂情境。如学校即将举办儿童节活动,学生与教师纷纷为装扮教室而忙碌,教师以此为引子打开多媒体课件并提问:“同学们认真看这张图片中的彩色旗子,有什么发现?”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红色、蓝色,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红色与蓝色旗子的排列规律,学生回答是按照1个红色、1个蓝色的方式依次排列的,由此培养学生基础的规律排列认知。教师继续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室内依次摆放了蓝色、粉色相间的气球,询问学生气球摆放的规律,学生回答是按照2个蓝色气球、1个粉色气球这一顺序依次摆放的。然后基于此进行发现数字规律的练习,如6912212427,讨论并思考上述数字是以什么规律排列的,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利用其优势来打造趣味横生的数学课堂,从而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课堂中积极思考、掌握数学知识。而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好奇心与求知欲都相当旺盛,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教师应结合现实生活,为学生设计有趣的课件,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一年级下学期“统计与概率”课堂复习中,为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播放最近大火的动画片《咱们裸熊》中的三只小熊与朋友一起踢足球的画面,通过多媒体课件来暂停、放大三只小熊进球的画面。童趣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观察分析的兴趣,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内容来统计三只小熊的进球次数。在分析过程中,有学生举手指出问题,“播放太快无法找到所有的进球画面”“一个人不能完全记录三只小熊的进球次数”。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或合作统计数据,学生在讨论后认为用“正”字来记录进球次数最有效率,可以以三人一组的形式来统计数据。完成数据统计之后,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统计图的制作形式与技巧,以小组形式讨论选择哪类统计方式。教师在教授学生统计图相关知识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分类归纳。整堂课结束后,教师不仅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了童趣十足、联系生活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强化了数据统计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优势在于能够将数学知识化繁为简,面向学生动态呈现并讲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来讲解教学重点,以更新颖、更生动的形式帮助学生吸收并理解数学知识,在拓展学生数学抽象思维、强化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同时,制造兴奋点来调动其直观想象,便于学生理解記忆。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开发运用,存在诸多有利因素,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很有帮助。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课堂,不仅从多个层次丰富了教学形式与内容,在拓展学生想象力和强化逻辑思维方面也有着辅助效应,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立足实际,融入信息技术与相关网络素材。小学数学教师应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积极应对两者融合带来的挑战,设计出贴合学情的优质教学方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丹.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影响及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36-137.
[2]王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8(13):151-152.
[3]丁云霞.论如何将信息技术融于小学数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26):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