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幼儿成长档案的方法和策略》

2020-09-10范春燕

新教育论坛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方法策略

范春燕

摘要: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园现有的纸质版幼儿成长档案难以承载它应有的作用,必须站在新的高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家庭教育资源,共同构建幼儿成长档案,提高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与指导能力,家园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我园开展了《基于促进师幼共同成长——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幼儿成长档案的研究》课题研究。此课题从2016年9月至2019年7月,历经三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關键词:幼儿成长档案;信息技术;方法;策略

一、幼儿成长档案的定义

幼儿成长档案是幼儿自己从事各种活动的成果记录,其内容包括教师及家长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幼儿的作品、照片、日记,以及家长和教师及幼儿自我评价等各种反馈信息。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目的,在于记载幼儿的成长过程,并将它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它是家长、教师了解和掌握幼儿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认识幼儿教育、建立家园共育的有效手段。它有一下特点:

1.展现幼儿真实的学习与成长过程及结果。

2.能够明显的体现出幼儿的进步。

3.展现幼儿个人的最佳能力与独特的特质。

4.为幼儿发展评价提供过程性资料。

5.反映教师的学习与教师活动及教学绩效。

二、纸质幼儿成长档案在的弊端

1.档案内容单一,不能全面地评价幼儿。

2.幼儿园对成长档案的管理不规范,加大教师的工作量。

3.不适应信息技术时代发展趋势等问题制约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的指导作用甚微。

三、构建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的意义

1.理论意义

(1)《纲要》指出:“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2.实践意义

(1)教师方面。转变教师观念,促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幼儿成长档案的探索,总结出构建幼儿成长档案的经验。在构建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学会了解每个孩子在不同领域的不同发展水平,学会分析幼儿,以个案为载体,深入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努力使自已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提升专业素养。

(2)幼儿方面。幼儿的童年是不可复制无法重现的,构建幼儿成长档案为幼儿的童年留住了有历史性成长意义的记忆,增添了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幼儿在教师与家长共同构建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得到了真正的关注,并因教师根据幼儿个性行为发展反思调整自身教育教学策略的同时促进了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构建幼儿成长档案的策略

1.内容构建策略

(1)明确幼儿成长档案的框架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幼儿成长档案的框架目录不明确,教师都是漫无目的或随意的观察,收集海量的信息也无从筛选。所以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我们确定了幼儿成长档案的内容框架为:幼儿基本信息、综合发展评价表、观察记录、活动展示、作品集、趣闻轶事。经过半年多的研究,发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收集的材料却比较散乱多,缺乏系统性。2018年3月6日的前期汇报,参考专家建议后改为:幼儿基本信息、综合发展评价表、五大领域活动记录与分析、作品集、趣闻轶事。教师在这一年里观察收集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每个框架之间的联系性依然不强。2019年1月3日的中期汇报,参考专家建议后最终确定为:幼儿基本信息、综合发展评价表、幼儿一日活动记录与分析、家园共育。这样,教师们懂得了在组织开展一日活动的同时,有目的收集材料,并把幼儿典型发展的事例串联起来呈现其成长的历程,由家长之前杂乱无章的配合收集材料到明确“家园共育”(幼儿园内外有特殊意义的亲子活动及在园外发生的典型事例)这块内容由家长和幼儿收集并制作,有效提高了构建的效率。

(2)清晰定位幼儿电子成长档案收集的内容

经过三年的研究和归整,幼儿电子成长档案收集的内容为:幼儿在一日活动(生活活动、自主游戏活动、学习活动、体育活动)兴趣态度、已有经验的记录与分析等等;幼儿的实物作品,如幼儿的绘画作品、各种构建拼插积木、纸工、泥工、科学观察记录实物等,教师可有选择地进行拍摄,并做分析记录然后归入每个幼儿的档案;其他记录幼儿发展的材料,如幼儿的讲述、背诵、同伴交谈以及对问题的回答等由教师或家长记录或录音或拍摄;幼儿的歌唱、跳舞等表演制作成音像作品。

2.途径构建策略

(1)收集途径。一是有计划的收集,事先制定收集计划,确定该主题课程中需要收集的内容,然后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收集。二是随机的收集,教师或家长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发现幼儿的一些具有意义的“典型行为”,及时给予记录并收集,如幼儿冷不丁冒出来的童稚趣语等。

(2)记录方法。一是观察记录,由教师、家长对幼儿日常活动的各种表现进行观察,发现幼儿的“典型行为”,随时抓拍记录分析。二是询问记录,教师或家长在了解幼儿的相关知识、兴趣、态度等信息时,采取向幼儿询问,成人做记录的方式。

3.采用渐进式参与策略,提高构建效率。

(1)制作过程的渐进式:教师与家长构建幼儿电子成长档案的过程是从收集材料→材料筛选→材料加工处理就是由易到难的渐进式的过程。

(2)培训引领的渐进式:由个别擅长信息技术的教师掌握某种信息技术后再培训引领课题组成员、实验班教师甚至全园教师。

(3)家长参与的渐进式:首先通过宣传和召开实验班家长会,向家长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进展,促进家长对课题的了解,激发家长配合老师制作幼儿成长档案的动力,接着实验班教师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委会进行制作,再由家委会带动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制作,家长在整个过程中由配合者转变为参与者,又由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构建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大大提高了构建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海军.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与管理中的重要意义[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3):73-74.

[2]秦艳.聚焦式幼儿成长档案的园本化、网络化研究[J]. 2015(2):48-50.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方法策略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