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有所悟
2020-09-10林逾静
林逾静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有过很多很多的地方,我们来过又离去;有过很多很多的事情,我们经历又忘记;有過很多很多的朋友,我们相识又分开……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
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思路导引】
这道题开放性很强,主要是引导学生针对以往有价值的人或事进行回顾与感悟。“未曾有过的那份感悟,岁月把它轻轻送来”中的“未曾”两字,是整道题的核心,它意味着我们应着力展示一个过程:来过(经历、相识)—离去(忘记、分开)—(产生前所未有的)感悟。
具体选写哪种(哪些)“感悟”呢?当然是要精选自身感触最深的加以切入。这里仅提供几种参考:一、岁月告诉“我”一条人生的诀窍——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二、回首往昔,“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呱呱坠地,便开始储蓄真情。我们所储蓄的,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是一笔超越时空的财富,无论离得多远、隔得多久,都可随意支取和享用它们。有了这笔储蓄,无论在物质上多贫困,精神上都是富有的;而不懂或丢失储蓄,无异于泯灭了本性与良心。三、时间的列车匀速地向前行进,载着“我”经历了一个个春夏秋冬,直到今天“我”才领悟:人的一生中总会失去许多,但同时也会拥有许多。拥有许多,固然令人欣喜;而面对失去的事实,同样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充满亮丽的光彩,努力活出精彩的人生。
参考拟题:岁月的沉淀。
【名家示范】
打麦场
周蓬桦
直到今天,我对观察星空的感受,还停留在那个遥远的童年夏夜。它让我在成年后每一次对星空的观察,都变得潦草而不认真,仿佛是在观看一件复制品。
在村子以东不到两华里,有一个宽敞的打麦场,每年的麦收时节,那里是最热闹的地方。那时,我大约只有六七岁,穿着一件蓝道道的海军背心。爷爷把我领到场院里,摸一下我的头,说:自己玩耍去,爷爷要和大伙一道干活儿。爷爷负责扬场,肩上扛着一只大大的木锨——木锨是专门扬麦子用的,它的形状和铁锨一模一样,只是没有铁锨的利刃。爷爷说完,矮瘦的身影融入人群,我看到他把脱离了麦穗的麦粒朝风口一下下地扬起,麦糠顺风飞走,光洁的地面上留下金色的麦粒。爷爷劳作的身影骤然高大,我看到他的全身很快落满了麦糠。
几盏马灯高高地照耀着打麦场,宽大的打麦场上,三口铡刀格外耀眼,切割麦草的声音响彻四野。那是给麦子脱粒的一个必然程序——我看到几位包着头巾的年轻少妇把成捆的麦子喂向铡刀,锋利的铡刀由男人执掌,男人用力把身子一弯,只听咔嚓一声,麦穗连同麦秆的中间部位被齐唰唰地切下,再由专人负责分类:麦茬丢到一边,麦穗拿到场院中央进行脱粒。
三头健壮的黄牛拉动着外表光滑的石磙,把麦穗一 一压碎,长长的麦秸草用木杈一 一垛起在场院边上,我和伙伴们爬上去,仰面朝天,四肢放肆地展开,然后神情专注地凝视浩渺的星空。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那正是我一生中最初的也是最纯粹的一次仰望。
我清晰地记得,我手里拿着一只在路边随手摘下的甜瓜,嘴角旁流溢着一弯液汁和几粒幼小的瓜籽。耳边始终响着一种嗡嗡的声音,不知是蚊虫的声音还是闷热的蝉声,反正我的耳膜像灌进了流水一样模糊不清。但我心里却是那样寂静,那样安详。星星在我头顶闪烁,像一只只低垂的果实,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得到。那一刻我想起了远在城里的母亲,她怀中的乳香味还在我的鼻孔间萦绕。当时,我的母亲还是个很年轻的少妇,她带着哥哥和姐姐在鲁西北的一个小城教书。他们和父亲生活在一起,我猜不透他们的生活。我至少有整整一年没有见到她了。而在那一刻她突然出现在天幕上,她美丽的脸庞和眼睛温柔地注视着我。我忍不住咧嘴叫了她一声,她还没来得及答应就消失了。
我把脸一扭,流出了眼泪。
这时,打麦场上突然有人尖叫起来,是个女人的声音。接着是一片骚动,人们停下了手中的忙碌,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从麦垛上一骨碌滚下来,像一条鱼一样朝人堆里面挤,挤到中心时已是满头大汗,立即看到一个骇人的场面:一个负责往铡刀里续麦秆的少妇,哆嗦着一只血淋淋的手,大睁的眼睛里充满了惊恐。原来她一不小心,在劳动过程中把一只手伸得太靠里面了,于是一排手指被铡刀连同麦秆整齐地切了下来。受伤的是左手。
我听到有人嚷叫:“快,找找那几个指头,看看能不能接上……”
几天过后,那个少妇脖子上挂了个白色的绷带,左手被严严实实地包扎了,她的胸前,一个大大的白布裹缠的球形格外醒目,像个肿胀的大白馒头一样。当时的医疗条件很差,从此,她就全凭一只右手劳动了,给猪拔草、往田野里插地瓜苗、她躬身收割庄稼的样子显得吃力。令我略感惊讶的是,她和往常一样,与大家一道说说笑笑地做活,脸上依然展露出灿烂的笑容。听说她曾对人诉说庆幸:多亏了受伤的是一只左手。如果是右手,会耽误做活呀。
遥远的打麦场像一部黑白电影,上演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幕。在那个夏夜,我领略到星空的眩目和迷人,耳边响着一片嘈杂声,还有麦垛四周起伏的风声、虫鸣;以及草虫里某一只被人随手丢弃的瓜果腐烂的气息。多年之后,它们形成了我对远逝乡村的刻骨怀念,一种关照,一种对人类命运的同情与悲悯。我在俄国作家蒲宁的名篇《安东诺夫卡苹果》中读到这样的文字:“每当阳光明媚的早上,顺着村子按辔徐行的时候,你止不住要想,人生的乐趣莫过于割麦,脱粒,在打麦场的麦垛上睡觉。”
我承认在那一刻,我的内心与蒲宁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品读】
散文《打麦场》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幅远逝的乡村生活图景,宁静素朴,隽永纯粹,令人回味,让人感动——这里有坚实的大地,纯净的星空,还有一群胸怀与大地、星空一样宽广的人们。他们坚忍、质朴,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不幸,作者用其一生去回味与感怀。
文笔粗犷中透着细腻。粗犷是那土地和星空的本色,细腻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浩渺的星空,飞扬的麦场以及人们火一般的热情是粗犷的;母亲的微笑,少妇致残后的诉说庆幸,麦垛四周的风声与瓜果腐烂的气息则是细腻的。作家纵横开阖,自由挥洒,字里行间融入了深刻的哲思和浓郁的情味。
【学生仿作1】
匆匆,太匆匆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中学 壮雪倩
第一次来到这里,是为了听潮。
蜿蜒于版图上最长的江河,将在这里流入海洋。或许是惊异于从未见过的无垠、广阔和最深沉的忧郁,还是个孩子的我,已学会了沉默。蒙昧不清的天是灰色的,裹挟泥沙的水是灰色的,刚浇铸好的混凝土是灰色的,连远处的船也在迷茫中透露出灰色。水石相搏,其声亦清亦厚重,亦宏大亦悠远,如同在倾诉世间最大的不幸,如同用沉默抵抗世间最大的不公。此时一个站在侧旁的小小的人儿,心,被潮润的空气浸透,不断下沉;灵,被自由的江风引领,不断上升。可入深海采珠,可上九天揽月,可与群鱼共舞,可同众仙把酒……这天下可以无处不是自我,而自我却被包裹在一具小小的躯壳之内。
第二次来到这里,是为了观日。
当大地仍在沉睡时,我却站在这里等待,等待一缕霞光。当人群开始欢呼时,我却开始沉默。或许住在这里的人家每天都是日出而作,或许这一日的黎明与那千千万万个黎明并没有不同之处,或许我们这些顶风而来、抵寒而至的人们也将很快散入芸芸众生,遍寻不着……我们无法等到下一个千年,甚至是下一个百年,所以我们需要一点见证,比如新一天的日出。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非智者,但这片水却收集起我许多的感悟。而如今的我,却如一枚钟摆,机械地来回摆动,决不逾规越矩。再无听潮、观日的心境,自然也久未临水而叹。我只是一个过客,曾经到来却又匆匆离开。水,它曾教我要学会放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它曾教我要执著,要获得一点曾经活着的见证。而这一切,又是在千百日之后的今夜,复又回味起当时的细节,细细品味其妙处时,方有一丝体味。或许,我连个过客也算不得。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时光太匆匆,人儿也太匆匆。顾不得想,便要随着人潮前行;顾不得悟,便要跟着人事顺从。今日,我忽生感悟:这匆匆的岁月,如同那愈藏愈醇的美酒,隔了时空,将缕缕的香味儿送来,唤醒我沉睡的嗅觉,感知来自江水的气息,感知流逝与留下,感知失去与收获。
【评语】哲人有言:“我思故我在。”这种“思”,源于对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份特有的敏感。本文作者通过描写亲身经历的一次听潮、一次观日,于低吟沉默中尽抒胸臆,颇似苏子当年月夜泛舟赤壁、感喟人生的情形。然后,作者的思绪一再涌动,并由孔圣人、李后主的感叹生发开来,引出现代人全新的人生思索,不失为一份独特的感悟。
全篇行文流畅,用语老到,体现出扎实的文字功底。
【学生仿作2】
“离”之歌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中学 张诣文
或是朝阳下芳草萋萋的栈道,或是月下杨柳依依的湖畔,“离”是诗歌永恒的主题。
起初心中对“离”的定义,仅仅是分隔两地,甚至有些喜爱这种带几分凄美的情绪。只有当亲身经历并回头品悟后,才会懂得,真正不可逾越的并非空间上的距离。
一
第一次体味“离”是离乡——搬离那个古朴简单的江南小镇。当然,一路上没有浅草不舍地缠绕马蹄,也没有杨柳挽留般地摆舞,有的只是水泥公路上汽车马达的轰响,还有路旁飞快后退的杉树林。高耸的杉树生得整齐,让人想起仪仗队。它们漠然地迎来送往,怎么看都少了些人情味。
起初,总会禁不住回想起小镇泥山那可供跑上跑下的野趣,仿佛又听到熟悉的流水声,又看到比我高一点点的邻居弟弟幫我把小自行车搬过古老的石拱桥。
渐渐地,我回老家的次数少了,小镇在心里也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
偶尔回去,总是惊异于小镇的变化。它以一种陌生的姿态迎接我的归来,用崭新的街道、商厦与我划清界限。我并不愿承认这种疏远,直至有一次,在老街的新巷中迷了路。
再一次踏上回乡的路——回家吗?不,我只是做客。尽管双脚那么真切地偎依着小镇的土地,我还是感受到了那么坚实的一段距离。
二
毕业的旋律也是一首离歌。尽管当年并未觉得有多伤感,但它还是不可抗拒地响起,响起。进入初中,多数人仍在同一个城市,有的甚至只隔着几道墙壁,原以为有一种感情可以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可是后来……又是“后来”!
老同学见面,竟然没有了往日肆无忌惮的玩笑。坐在一起许久,因为找不到共同话题,只能尴尬地笑一笑。我与你,你与他,各自重新拥有自己的圈子,似乎有一道无形的界限,让我们的交集不知不觉中缩小再缩小,乃至为空。
如果说“离”仅是空间上的变远,那么每时每刻我们都经历着离别。每天与那么多路人擦肩而过,这样的“离”,隐约得不能在我们心上留下任何痕迹。真正的“离”,其实是心灵的疏远……“离”,总是带着些惋惜的情绪到来,然后让时间将刻骨铭心洗成浅浅的、若有若无的疤痕。
此去经年……
【评 语】对于“离”,我们通常体会到的是一丝忧伤、一点寂寞、一缕思念,因大同小异,所以称不上真正的“悟”。张诣文同学撷取的虽然仍属普通的、常见的生活场景,但因用心、用情较深,所以确实悟出了人生真味。时光流转刻入人心的沧桑、同窗久别后那份似近实远的感觉,都是拷问心灵之后获得的真真切切的“离”之悟。
语言朴实而有韵味,对细节的把握与刻画比较准确,显得语约而旨深。